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93659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2004 年1 季度)出版日期: 2004 年05 月编写说明2004 年1 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

2、政策力度过大过猛。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II目 录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形势. 1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1(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1(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2(三)消费需求增长稳健.3(四)市场物价继续上涨.4(五)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5(六)货币信贷增势未减.5(七)经济运行效益比较好,居民收入增长加快.6二、一季度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7(一)投资增长过快,盲目投资和能力扩张势头加剧.7(二)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8(三)通胀压力加大.8(四)信贷调控难度加大.9 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9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将高位回落.9(一)制约投资增长的因素.9(二)促进投资继续高增长的因素.10二、诸多因素将遏制物价上涨.11(一)农副产品价格将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11(二)各项控制物价上涨的行政手段将发挥一定作用.11(三)严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投资品价格回落.11(四)投资热、消费稳,不会出现严重通货膨胀.12(五)我国经济买方市场特征鲜明,不会出现需求推动型的价格轮番上涨12三、2004年2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3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III 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14一、扩张性政策应进一步向中性政策过渡.14二、财政政策应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14三、实行差别化的货币信贷政策

4、,优化信贷结构.14四、统一认识,端正行为,坚决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15图表目录图表 1 2003年与2004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3图表 2 2003-2004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3图表 3 2003-2004年分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3图表 4 20032004年生产和消费物价月涨幅一览表.4图表 5 2004年1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与上半年预测.13本报告图表如未标明资料来源,均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1 2004 年1 季度宏观经济形势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等均呈现较快增长,经济景气依

5、然处于扩张周期的上升阶段。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突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投资过快增长,投资品价格高增长向消费品价格传导进程加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当前形势下,宏观趋势的把握上不应再拘于经济是否“过热”的讨论,而应想办法坚决抑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宏观政策趋向上要从扩大内需转向调节经济平稳运行的方向上来,但同时,应当注意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时机,防止政策力度过大过猛。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工业生产继续高增长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增幅虽然低于上年同期0.1 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高速增

6、长势头。特别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受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产品提价等多因素的影响,多年来持续低迷的第一产业今年出现了加速增长,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高于上年同期一个百分点,是三次产业当中增幅最快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6%,增幅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但依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1318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工业产销衔接水平继续保持稳定,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89%,比上年同期提高0.23 个百分点。一季度工业生产主要有3 个特点:一是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轻

7、工业;二是“三资”和股份制企业的生产高速增长。一季度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股份制企业增长18.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5%;三是电子和冶金等六大行业是带动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一季度电子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2%,拉动工业增长2.2 个百分点;冶金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1.4%,拉动工业增长1.9 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力、化工和电气机械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5%。一季度支撑工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有3 个。一是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二是国内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推动了部分消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2费品及相

8、关产品生产的高速增长;三是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快速增长的带动,据测算,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8.1%,拉动工业增长3.2 个百分点。(二)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超过速增长,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高于1993 年,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 亿元,增长43.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59 亿元,同比增长47.8%,农村投资1740 亿元,增长26.4%。在城镇投资项目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第一产业投资止跌回升,第二、三产业投资增速回落。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

9、资38 亿元,由1-2 月的同比负增长转为增长0.4%;第二产业投资2866 亿元,增长66.6%,增速比1-2 月回落12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4154 亿元,增长37.7%,增速回落3.3 个百分点。多数工业行业投资增速回落。城镇投资中,除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外,其他主要工业行业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342 亿元,增长107.8%,增速回落68.4 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88 亿元,增长92.6%,增速上升52.1 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投资207 亿元,增长91.8%,增速回落60.9 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

10、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47亿元,增长53.1%,增速回落7.6 个百分点。资金来源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前3 个月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继续下降,自筹资金与其他资金占比继续上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国内贷款增长依然很快,占比仅次于自筹资金,但占比比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为了遏止过度投资和金融风险,国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加强土地管理以及央行的“窗口指导”等收紧措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预计这个影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本轮投资过热更多的是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所掀起,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今年1-3 月资金来源中,资金来源的大头是企

11、业自筹资金,国内贷款次之,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最小。一季度自筹资金、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52.6%、22.9%和3%,自筹资金所占比重比去年提高5.1 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所占比重则比去年降低0.6 和2.5 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的新增量来看,自筹资金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其他资金。一季度企业自筹资金增长59.6%,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分别增长57.4%和10.8%。中国行业分析报告-宏观经济.3图表 1 2003 年与2004 年各产业投资增长情况比较单位:%产业 2003 年1-3 月 2003 年 2004 年1-2 月 2004 年1-3 月第一产业 6.66 3.7 -25.1 0.4第二产业 50.6 39.1 78.6 66.6第三产业 23.6 24.2 41 37.7图表 2 2003-2004 年投资资金来源结构变化单位:%国家预算内资金 国内贷款债券 利用外资自筹资金 其他资金月份增速 比重 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比重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2003 年3 月 24.5 4.3 53.1 26.3 21.5 0.2 52.4 5.4 49.3 45.9 39.8 17.92003 年11 月 3.2 5.3 45.3 23.6 -24.9 0.3 28.6 4.8 46.6 48 40.1 18.02004 年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