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93302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61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J/T 14-0822012 J 11957-20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12-01-04 发布 2012-03-01 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1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DBJ/T 14-082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957-2011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2012 年 3 月 1

2、日 2012 济南 前 言 本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山东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以及启动山东 省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要求,提高山东省绿色建筑建设技术水平,进 一步推动山东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由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 节能发展促进中心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的 主要内容,经广泛调查研究,并结合山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讨论、 修改, 最后完成山东省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

3、住宅建筑、公共建筑、附录及条文说明。 为进一步完善本标准,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积累资 料、总结经验,及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路 29 号,邮政编码:250031) ,以供修 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节能发展促进中心 参编单位:山东华能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山东昌邑市佳源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 济南特艺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丞华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2 北京索利特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飞熠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李明海 孙洪明 韩亚伟 李 震 王 昭 李 迪 曹永敏

4、 孙晓冰 穆振奎 于淑芳 陈 浩 李渤生 孙庆军 张俊峰 王爱民 李月辉 范静龙 余祖斌 主要审查人员:王有为 马欣伯 吴恩远 王 昶 王春堂 王曙光 李永安 李国忠 李东毅 王金玉 张克峰 张同波 齐海鹰 3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 本 规 定 3 3.1 基本要求 3 3.2 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 3 4 住宅建筑 5 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 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 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6 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7 4.5 室内环境质量 8 4.6 建筑电气 9 4.7 运营管理 9 5 公共建筑 .11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1 5.2 节

5、能与能源利用 .11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2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3 5.5 室内环境质量 14 5.6 建筑电气 15 5.7 运营管理 15 附录 A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不参评的条文 . 17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17 引用标准名录 18 条文说明 19 CONTENTS Chapter 1 General 1 Chapter 2 Term . 2 Chapter 3 Common Requirements . 3 3.1 Basic requirements . 3 3.2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3 Chapter 4 Resid

6、ential buildings . 5 4.1 Land sa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 5 4.2 Energy saving and utilization . 6 4.3 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 6 4.4 Materials saving and materials resources utilization 7 4.5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8 4.6 Building electric . 9 4.7 Operation management 9

7、 Chapter 5 Public buildings . 11 5.1 Land saving and outdoor environment . 11 5.2 Energy saving and utilization . 11 5.3 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 12 5.4 Materials saving and materials resources utilization 13 5.5 Indoor environment quality 14 5.6 Building electric . 15 5.7 Oper

8、ation management 15 Appendix A Unnecessary Clauses for green building design label 1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17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18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 . 19 1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策, 推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规范山东省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新建、 改建、 扩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 办公建筑、商场建

9、筑、旅馆建筑。 1.0.3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 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评价绿色建筑时, 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 自然环境、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 1.0.5 绿色建筑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 地方的法律法 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2 术 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 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 用空间,与自然

10、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城市热岛效应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由于热量聚集而造成的城市气温高于四周郊区气温的现象,称为 城市热岛效应。 2.0.3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dex 热岛强度是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 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4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 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5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 包括再生水、 雨水

11、、 海水、微咸水、空气水等。 2.0.6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 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的水。 当二级处理出水满 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二级处理出水也可称为再生水。 2.0.7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 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8 可再循环利用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产另一种材料, 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2.0.9 绿地率 greening rate 住区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住区用地面积

12、的比率() 。 3 3 基 本 规 定 3.1 基本要求 3.1.1 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 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 3.1.2 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阶段的评价和运行阶段的评价。评价 指标体系分为住宅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和公共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3.1.3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的评价, 应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证后进行,施工图中应有 绿色建筑的专项说明。 3.1.4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运行阶段的评价, 应在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1.5 申请评价方

13、在建设前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 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评价时提交 相应的分析报告。 3.1.6 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对规划、设计、施工与运 行阶段进行过程控制,评价时应提交相关文档。 3.2 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 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建筑电气、 运营管理七类技术指标。 3.2.2 每类技术指标分为控制项和一般项。控制项为绿色建筑的必备 条件,必须全部满足;一般项为可选项,包括 A 类指标和 B 类指标, 其中 A 类指标为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绿

14、色程度高的项目,B 类指标 为难度相对较低的项目。依据一般项满足的总项数及满足 A 类指标的 项数分为三个等级。即一星级“” 、二星级“”和三星级“ ” 。 3.2.3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等级划分按表 3.2.3-1、3.2.3-2 确定。 3.2.4 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评价等级划分按表 3.2.4-1、3.2.4-2 确定。 当本标准中某些条文不适应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 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 调整确定。 3.2.5 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 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过。 4 表表 3.2.3-1 绿色

15、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阶段评价等级划分的评价等级划分的一般项一般项项数要求项数要求(住宅住宅建筑)建筑) 等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 11 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 10 项) 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 (共 12 项) 节材与材料资 源利用 (共 5 项) 室内环境 质量 (共 7 项) 建筑电气 (共 9 项) 运营管理 (共 1 项) A A+B A A+B A A+B A A+B A A+B A A+B A A+B 1 5 1 4 1 6 0 1 0 3 1 4 0 1 2 7 2 5 2 8 1 2 0 4 2 5 0 1 2 8 3 6 3 10 2 3 1 5 3 6 0 1

16、表表 3.2.3-2 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阶段评价等级划分的评价等级划分的一般项一般项项数要求项数要求(公共建筑)(公共建筑) 等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 9 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 16 项) 节水与水资 源利用 (共 13 项) 节材与材料资 源利用 (共 6 项) 室内环境 质量 (共 8 项) 建筑电气 (共 9 项) 运营管理 (共 1 项) A A+B A A+B A A+B A A+B A A+B A A+B A A+B 1 4 1 6 1 6 0 2 0 4 1 4 0 1 2 6 2 9 2 8 1 3 1 5 2 6 0 1 3 7 3 12 3 10 2 4 2 6 3 7 0 1 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不参评的条文详见附录 A。 表表 3.2.4-1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运行阶段运行阶段评价等级划分的评价等级划分的一般项一般项项数要求项数要求(住宅住宅建筑)建筑) 等级 节地与 室外环境 (共 11 项) 节能与 能源利用 (共 10 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