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593070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任务本学期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七年级上册)。三、具体措施: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

2、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

3、题切入,等等。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四、教学要求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3在传

4、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五、教学进度本学期总课时为54课时,每周3课时。教学内容及参考课时如下: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 我们周围的生物: 1课时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课时第三节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1课时第二章 探索生命的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

5、 2课时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课时第2单元 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课时第二节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课时第三节 细胞分裂与分化: 2课时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第一节 单细胞生物: 1课时第二节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2课时第3单元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植物种子的萌发: 2课时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 2课时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2课时第四节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3课时第五节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2课时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课时第二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2课时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3课时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课时第五节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课时第七章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 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课时第二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2课时第三节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1课时复习:10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