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91404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ps现场管理操作手册.doc(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PS新生产技术导论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开放之后,正快速地走向另外一个阶段。以往的生产资源充沛,如劳动力市场充分、工资低廉、土地取得容易,而产品做得出来就卖得出去的生产主导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生产型态多样少量台湾地区目前的工资大幅上升,环保成本增加,土地价格大涨,不但侵蚀了以往的有利条件,而且在国际化自由化的开放政策下,更要应对许多外来的竞争,这些都是我们所面对的内在问题。就全球经济活动方面而言,现在是走向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及高级化,以市场主导型的时代,也就是所谓多样少量的生产型态。所以,制造业也必须改变观念,从原来制造产品的行业转变成制造服务的行业。因此,除了要有具竞争力的价格及品质外,必

2、须以有限的人力、资源,以更短的时间,适时地送达客户或消费者少量多样的产品。这乃是台湾的企业界在21世纪里,要生存下去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改变传统生产型态面对市场需求形态的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形态的应变能力日显不足。因为,以传统的生产形态,要提高品质以及缩短交化时间,和对应多样少量的生产,往往会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为了突破这种困境,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形态,“新生产技术”(NEW PRODUCTION SKILLS)应运而生。NPS是导源于日本的丰田生产方式,或是一般所称的“及时生产”(JUST-IN-TIME)方式。由早期与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者大野耐一一起开发、实施的一群人,将其内涵及应用范

3、围加以改进,而推广应用于汽车业以外的许多不同规模的行业的新型生产方式。一般的中小企业也能适用,而且做得相当成功。NPS不但在日本极为盛行,欧美的大公司也十分认同,大力推广。在台湾地区,以台湾飞利浦公司最早引进,成交颇为显著。NPS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消除隐藏在企业内的各种浪费,以获取更多的利益。NPS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改善成果迅速,而且是多方面的。只要依照NPS的方式进行生产,就能同时达成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良率的降低、库存量的减少、生产制程时间的缩短、节省生产空间、提高机器设备的可动率等等。更可贵的是,它具有成本低花费少的特点。企业持续生存根基企业要能在国际市场上经得起激烈竞争的考验,不论经

4、营何种行业、规模大小,都必须以国际水准来衡量企业经营的绩效及成果。生产活动与企业的营运目标有密切的关联。企业如果不够强壮的话,将无法在世界性的市场中竞争。虽然卓越的研究开发可使新产品时入市场,但仍需依赖卓越的生产活动,才台永远立足于市场。我们可以看看历史的殷鉴。录像机、传真机是美国人发明的,镭射唱盘是荷兰人发明的。但谁是今天这些产品的生产、销售、利润的龙头老大呢?那可是日本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院长梭罗教授在台湾所作的一场演讲中,就说出如下的见解:“欧美企业将三分之二的研究发展经费,花在新产品上面,而将三分之一的钱用在生产过程的改善。日本的做法刚好相反。而我认为欧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以前,

5、发明、开发新产品是企业竞争最重要的武器,但是现在竞赛的重心是在于生产过程的改善。”NPS就是改善生产过程的最佳利器。这是因为NPS的改善,能够同时达成品质、成本、交货期、生产空间、在库量的改善。具体内容心、技、体NPS的具体内容,在往后的篇幅中会逐次详细介绍。概略来说,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心、技、体”。“心“即表示思想观念的改变,NPS的思想与传统的生产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必须先从事意识改革。“技”即表示技法的意思,就是要应用什么样的技法,才能表达出思想。就技法而言,可分成四个招式,第一招是“流线化生产”,第二招是“安定化生产”,第三招是“平稳化生产”,第四招是“超市化生产”。NPS的实现必须逐

6、步从第一个招式演练到第四个招式,才能确实达到目标。“体”即表示体验、实践的意思。NPS可以当做新生产的功夫。学习功夫的方法,除了先要有正确的思想(心),以及功夫的招式(技)之外,还必须加以体验,天天练习、磨练、体会,功夫才能学成。NPS的实践就是有赖“自主研究会”的动作模式,来带动整个企业组织的行动改善。所以,第三部分的“体”是整个NPS成功的秘诀所在。仅知道了前面两个部分而不实践,就落入了所谓“知而不行”的空谈。惟有知道之后立即加以行动,才能具体实现出来,这也正是王阳明学说的“知行合一”的观念。建立全体员工共识要从传统的生产型态走向NPS的卓越生产形态,首先要对全公司的所有员工,从董事长、总

7、经理、经理,到现场基层干部,进行教育,使全体员工认识市场形态的演变、新生产技术的思想,达成共识。然后要对NPS有坚强的信念,相信它会带给我们巨大的改善成果。接着,将有信心及信念的员工组成“自主研究会”,选定示范生产线,来证明它的卓越成果。结合示范线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制定全公司的推广计划,确定实施步骤。台湾飞利浦的实例台湾台湾飞利浦公司早在1987年就开始尝试引进NPS的观念。首先由日本顾问到现场作重点的诊断及指导,总结现场生产形态的缺失,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借此说明NPS思想观念并作为建立意识改革的范例。然后于1990年在罗益强总裁及许禄宝副总裁的支持下,派遣专人赴日本实地研习完整的NPS思

8、想及技法及“自主研究会”的运作方法。于1990年4月开始动作较完整的NPS的教育训练手册,并命名为台湾飞利浦生产体系(TAIWAN PHILIPS PRODUCTION SYSTEM),建立全公司的推进总部及各工厂的推进分部,以有系统、有计划地对高阶层经营人员,如总经理、厂长及经理做教育介绍,并由各生产经理担任会长,结合相关部门的二级主管及现场中坚管理干部,组成“自主研究会”,选定改善示范区域,做先导型的改善活动,摸索经验。第一届TPPS的成果发表会及第二届TPPS成果发表会中所发表的许多成功案例,证明确实可以花较少钱而且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升劳动生产率30%以上,节省生产空间50%,降低70%的

9、不良率,交货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5左右,以及降低在制品的存量。这种显著的成果,为全台湾地区的五个飞利浦生产工厂的员工带来更大的信心。目前,台湾飞利溥公司正以“自主研究会”的方式,全面推广NPS,以期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30%的目标,使公司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能勇往直前,名列前茅。意识篇1浪费的认识1.1钱在哪里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获取最大的利润。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就成为经营上最重要的课题。每一个人都知道,将售价减去成本就是利润的来源,所以,要增加利润,就必须提高售价或者降低成本。我们可以将售价、成本及利润用数学的公式表现出来:(A) 售价=成本+利润(B) 利润=售价-成本(

10、C) 成本=售价-利润就数学的意义来就,以上三个式子是完全相同的。但就企业经营的思想来说,却是大不相同。以下举例说明。第(A)式的例子是:生产的成本是100无,利润定为成本的20%,即20元,售价就定为120元。此种思想称为“成本主义”,这种产品大都是属于独占性的商品,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不要随您便,也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这种市场未来将越来越小。第(B)式的例子是:商品的售价是100元,现在的成本是90元,那么利润就是10元。售价若降至95元,但是成本仍在90元,或也降到88无,利润都行跟着降低。利润取决于市场售价的高低,此种思想方式称之为“售价主义”。第(C)式的例子是:公司的目标利润是

11、20无,现在市场的售价是100元,那么目标成本就是80元。如果市场的售价降至90元,但目标利润仍然是20元,因此必须加倍努力将目标成本降到70元。这种以利润为目标来设定目标成本的思想方式,就称之为“利润主义”。新生产方式的思想观念就是以利润主义为推动企业改革的原动力。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下,商品的售价受到市场的供需影响,所以售价的高低不是企业自己决定,这也就是买方市场。因此,要达到目标利润就必须努力达到目标成本。就成本而言,简单地说是由材料、人工、设备与管理成本所构成。材料是由外面买进来的,也有一定的市场行情,同业间买进相同的材料,价格理当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因而,材料的价格也就如商品的售价一样,都

12、不是企业自己可以决定的,而是受到买方市场影响的。如此一来,要降低成本,就必须从企业内部所能掌握到的部分,如人工、设备及管理成本作业改善的对象。简言之,企业要赚取更多的钱,就必须将人工、设备及管理上的浪费彻底地消除掉。1.2真的不浪费了吗消除浪费并不是新的思想,甚至可说是老生常谈,每一个人几乎从小就接受了要节俭、不要浪费,许多人一听,总是觉得没什么新鲜感,当做耳边风。然而在NPS(新生产技术)里,对浪费的认识,就与以往大有不同。也就是说,在传统的思想里,认为不是浪费的地方,在NPS的思想里却被认为是浪费。这是最大的差别。什么是NPS所认定的浪费呢?它的意义又是如何呢?请看下面的两个图。看看左边的

13、这条牛,一直在绕着贺圈走动,但是不能产生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只是在活动筋骨而已。这种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就是浪费。在工厂里常常可看到搬运、寻找、取放、翻转等等的动作,作业人员们个个汗流浃背,看起来像是很卖力地在做事,但是冷静地想一想,做这些动作是必要的吗?会赚钱吗?答案是不会的。所以,凡是不会赚钱的动作就是浪费。然后,再看另一幅图。同样的年,孔明一直在走动着,但每走完一圈子就能磨出一些面粉来,把麦子变成面粉,从面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固而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是有附加的动作。生产过程的目的就是要将购入的原材料经过人工、设备的投入,而使得物品的价值能更为提高。对浪费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之后,再回头

14、看看我们自己的工作现场,一定可以发现每一个作业人员的人业,也可以分为有浪费存在的动作以及会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现场管理优良的公司,它的作业里无效的浪费动作所占的比例就较少。反之,则相反。NPS改善的出发点就是要能在现场中分辩出两种不同动作的所在,然后努力将浪费的动作逐步地消除掉而转变马会赚钱的动作。1.3劳动改善胜过劳动强化现场作业员的工作中,包含了不会赚钱的浪费动作以及会赚钱的动作。改善的重点就是要增加会赚钱的动作的分量。然而,一般增加的方法,都是采用所谓“劳动强化”的做法。此种做法没有将现场工作中的浪费动作排除掉,而只是增加额外的动作,或者只是一味地要求作业员上班的八个小时内,做出更多的产

15、品,很容易招致作业员的抵触情绪:认为已经很卖力地在工作了,还要增加这么多的工作,简直是没有人性,虐待劳工嘛!此时,管理者就得要费尽心思与作业员沟通。最后如不是资方退让,增加津贴,就是劳资双方造成长久的对立。这种现象,如果经常发生的话,那么公司早晚会亏本关门。从NPS的眼光来看,大部分的工厂里,若以最优秀的作业员来说,作业员上班的八个小时中,其产生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大约只有一个小时,其余的七个小时可以说都在做浪费的动作。而普通的作业员其工作内容或许仅有百分之一左右,才是赚钱的动作,要使公司能够赚钱就必须以“劳动改善”的做法代替“劳动强化”的做法,才能剔除浪费。“劳动强化”与“劳动改善”是全然不相

16、同的东西,劳动强化没有将作业员的浪费动作排除,仅是增加作业员的工作量。浪费仍然存在。产量增加有限。与劳动强化相对的就是劳动改善。劳动改善的做法首先要从排除作业员工作中的浪费动作开始:通过现场观察,了解作业的整个过程、分辨出动作的差别,然后彻底地将浪费的动作排除掉。比方说,从23米的放置场所,取一张铜片到冲床去做冲压的工作。往返之间作业员走6米的路。假如,在工厂里走1米必须花费1秒,走6米那就表示浪费了6秒钟的时间。这走路6秒种如果能够排除掉,作业员就可以减少走路的体力消耗,感到更舒适,生产量也自然跟着提高。这种自然的改善非常的重要,依照这种方法做下去的话,即增加了劳动密度,同时也增加了有附加价值的动作。NPS改善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赚取更多的利益。以劳动改善的方式所能获取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