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88465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户楼板全轻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御景天水A组团(A-1栋A-2栋)施工单位重庆达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分部分项名称A-1栋分户楼板交底人(技术负责人)交底部位A-1栋分户楼板保温地坪交底日期1.工程介绍本工程为“御景天水”项目A 组A-1、A-2号楼,A1、A2#楼楼面为全轻混凝土保温楼面,全轻混凝土保温楼面施工厚度为45mm,容重等级为11501250,强度为LC15。分户楼板全轻砼保温范围按建筑节能施工图。(见附图)2.编制依据1)建筑节能专篇设计图纸说明;2)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1-2012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8)

2、4)现行建筑节能及建筑工程验收标准。5)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6) 建筑节能施工验收规范(GB50411-2007)7)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69-20073. 施工准备(1) 人员施工组织人员及工作任务见表3-1。表3-1各工种人员配备和工作任务序号工 种人 数工 作 任 务1项目总指挥1组织指挥、调度、工序安排2技术负责1监督管理,复核验收3质安负责1质量监督,安全管理4设备维修专人1保证设备正常运作5施工队长2组织施工6施工人员12基层清理,将施工材料加入搅拌机,运输成品全轻混凝土,将全轻混凝土摊铺、抹平、收光、刻纹

3、(2) 设备1)垂直运输机械或提升机、水平运输手推车等。2)常用抹灰工具及专用检测工具、放线工具、水桶、剪子、滚刷、铁锹、扫帚、手锤、壁纸刀、脱线板、方尺、靠尺、塞尺、探针、钢尺等。(3) 施工面处理1)基层凿毛采用楼面专用“凿毛机”将凝结在楼地面上的混凝土、砂浆清理松动,然后采用人工将楼层打扫干净。抓毛不能刮伤抹灰墙面,墙根等机械死角,应采用人工剔凿的方式进行清理。2)灰饼:根据墙面结构1m控制线,并结合整体面层设计厚度,确定好同一楼层建筑楼面从1m控制线向下的统一高度,并确保面层厚度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3)浸水:施工前一天应对基层进行喷水,使基层充分吸水饱和,降低全轻混凝土开裂的现象。4

4、)界面层:施工前采用界面剂对基层进行处理,以保证保温层同基层的粘结。(4) 材料1)全轻混凝土:全轻混凝土采用自拌方式,严格按配合比、各种材料过磅入罐后进行搅拌。2)产品性质:全轻混凝土是一种新型保温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隔热保温、防火、隔音、减震等特性;3)材料入场时应有检测报告,备案证明,原材料(陶粒等)检测报告,产品使用说明等。4)配合比材料名称干粉料粗骨料水每m用料(Kg)350600220质量比11.710.634.施工进度计划配合其它工序的进度进行施工,外墙保温基层完成后进入地坪保温层施工,保温层每台班每天完成600-800m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根据各栋号完成情况依次穿插浇筑其

5、它楼栋全轻混凝土。由总包单位安排好穿插施工计划;5、 性能指标密度等级导热系数(w/(m*k)比热容(w/(Kg*k)蓄热系数(W/(*K)试验方法12000.311.055.31GB/T10294其它指标 密度等级项目指标80090010001100干表观密度变化范围(kg/m3)760850860950960105010511150抗压强度标准值(MPa)7.510.01520导热系数(w/mk)0.200.230.260.28蓄热系数(w/m2k)3.483.964.444.83吸水率(48h)20%软化系数0.75收缩值(mm/m)(28d)0.36燃烧性能A级放射性检验内照射指数IR

6、a1.0外照射指数Ir1.06 施工工艺流程 图A 施工工艺流程6.1 在一般混凝土基面上浇筑全轻混凝土,应先用混凝土凿毛机进行抓毛,阴阳角和渣子清理干净,不能有异物杂质,然后用高压水泵冲洗地面,充分发水不少于24小时。并拉线打耙做标高,控制一套房的平面高度相差不超5mm。6.2 在基层上涂刷一层界面砂浆,保证均匀,然后浇筑全轻混凝土。6.3全轻混凝土上下运输采用手推车进行(每推车约为60L全轻混凝土),通常借助垂直升降机进行楼层间的运输。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6.3.3的规定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检查数量表面平整度 52M靠尺房内按自然间全数检查公共部分按层数全

7、数检查6.4采用推车将混凝土运送至作业面。全轻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m。当倾落高度超过1.5m时,应加串筒、斜槽或溜管等辅助工具。6.5浇筑成型后,宜采取拍板、刮板、辊子或振动抹子等工具,及时将浮在表面的轻集料颗粒压入混凝土内,使砂浆返上,再作抹面。6.6在初凝前采用碾子进行碾压提浆收面。6.7全轻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应防止雨水冲淋、撞击、振动、损坏,应避免人员直接在其上面行走及严禁堆积物品。6.8全轻混凝土浇筑成型后24h后应进行养护,湿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措施。7. 质量控制与验收7.1 质量控制7.1.1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优良的

8、施工质量,是靠操作人员通过精心、熟练的施工技术做出来的。质量的优劣只有施工操作人员心中最有数,他们最清楚自己的产品质量,当然工人在自检时,由于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有限,不一定能够完全发现问题,所以要求班组长或施工员组织小组内和同工种小组间进行互检,交流经验,小组除了对自己施工的产品进行检查外,还应对上道工序或分项工程进行交接检查,这不但严把了质量关,还明确了质量责任;对施工人员先进行技术交底。(1)工程质量专业检查;在每层施工前,由专业质量检查人员对楼层凿毛处理进行专业检查,对混凝土残渣等确保凿毛符合标准,残渣清理完成。检查标高1米控制线弹射是否完成,完成后做好醒目标记。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清楚认知

9、。施工前一天将地面冲洗干净并确保浇水润湿,施工前涂刷一道水泥浆,且施工部位不能有积水。并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检查验收,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浇筑工序。当每一分项工程或每一层次施工完成后,由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根据验收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并检查原材料质保书、复检资料、施工记录。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必须返工,修补使其达到合格要求,以确保保温工程施工质量;(2)工程检验批划分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规范要求,每楼层地保温建筑面积约500,检验批按每施工一层为一个施工段,验收时查看原始资料和记录内容;检查资料是否完整有效,数据是否准确,施工记录、自检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是否完整、准确。(3)试块留设检验a.按重庆市工

10、程建设标准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1-2012中第6.1.5项规定,全轻混凝土检测抗压强度,按建筑地面工程面积不超过1000平米不少于一组留置,考虑本工程具体情况,每3层为一检验批留置1组试件。b按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1-2012中第6.2.4项规定,全轻混凝土检测干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下时,抽查不少于3组,当建筑面积在20000以上时各抽查不少于6组,考虑本工程具体情况及施工检验批的划分,每3层为一检验批(不足三层时按三层计)留置1组导热系数和干表观密度试

11、件。c.所有试件均按同条件养护至规定条件后送有重庆有资质检测所检测。7.1.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采购必须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7.1.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层和出屋面管口、泛水、雨水口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施工规范的规定。(2)拌合物浇筑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刮平,外观应做到表面基本平整,无严重凹凸不平;平整度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3)全轻混凝土施工验收应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的规定执行。7.2 质量验收全轻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

12、09以及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1-2012中对楼面和地面保温隔热工程的有关规定。(1)全轻混凝土的厚度及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2)全轻混凝土在基层粘接好,无脱层、空鼓干裂等现象。(3) 全轻混凝土保温建筑楼地面工程的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要求规定: a 检验批应按一般规定、质量检验项目验收; b一般规定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8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且最大偏差值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值的50%; c应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d 检验批均应合格; e所有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4)工程验收时

13、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 a全轻混凝土现场抽样检验报告。 b全轻混凝土保温层的施工记录。 c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或变更设计技术文件。d 其他相关文件和记录。8、 技术措施8.1 搅拌措施 应对轻粗骨料的含水率及其堆积密度进行测定,测定原则宜为:1.1 在批量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拌和物前进行测定。1.2在批量生产过程中抽查测定。1.3雨天施工或发现拌和物稠度反常时进行测定。对预湿处理的轻粗骨料,可不测其含水率,但应测定其湿堆积密度。1.4全轻混凝土拌和物中轻骨料组分可采用体积计量,但宜按质量进行校核。轻粗、细骨料和掺和料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3%;水、水泥和外加剂的质量计量允许偏差为2%。1.5全轻混凝土

14、拌和物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8.2 施工过程控制措施2.1 全轻混凝土浇筑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1.5m。当倾落高度大于1.5m时,应加串筒、斜槽或溜管等辅助工具。2.2 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插捣成型。2.3 振捣延续时间应以拌和物捣实和避免轻骨料上浮为原则。振捣时间应根据拌和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确定,宜为1030s。2.4 浇筑成型后,宜采用拍板,刮板,辊子或振动抹子等工具,及时将浮在表层的轻粗骨料颗粒压入混凝土内。若颗粒上浮面积较大,可采用表面振动器复振,使砂浆返上,再作抹面。8.3 全轻混凝土厚度控制措施在浇筑时,使用8钢筋焊接与浇筑高度相同的十字型插杆,发放给浇筑工人,浇筑混凝土时插入板内,随浇随插,以控制现浇砼厚度。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浇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插筋图示:8.2 全轻混凝土平整度观感效果控制措施1、 灰饼的纵横间距按不大于2m控制,斜向间距不大于2.5m控制,确保赶平收面时2.5m长的尺方能放在两个灰饼上面,室内过道两侧均应贴灰饼,阳台、露台应按设计坡度并坡向地漏进行贴灰饼。2、 混凝土布料厚,用2.5m刮杠,依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