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71904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修正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2、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集合M=x|2x0,则MN为( )A. (2,2)B. (1,+)C. (1,2)D. (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对数求得集合N,再由集合交集定义可得MN。【详解】因为N=xlog2x0所以N=xx1M=x|2x2所以MN=x|1x0,总有sinx0也即xsinx,故p为真命题.由于两直线平行,故aa12=0,解得a=2或a=1,故q为真命题.故pq为真命题.所以选D.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俯视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 ) A. 13B. 23C

3、. 43D. 2【答案】B【解析】【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三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且三棱锥的高为2,底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2,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三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且三棱锥的高为2,底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2,可求两直角边长为2,所以三棱锥的底面积为1222=1,可得三棱锥的体积为1312=23,故选B.【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

4、”,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对简单组合体三视图问题,先看俯视图确定底面的形状,根据正视图和侧视图,确定组合体的形状.6.如图是计算12+14+16+18+110值的一个程序框圈,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k5B. k5D. k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该循环结构循环了5次;输出S前循环体的n的值为12,k的值为6,进而可得判断框内的不等式。【详解】因为该程序图是计算12+14+16+18+110值的一个程序框圈所以共循环了5次所以输出S前循环体的n的值为12,k的值为6,即判断框内的不等式应为k6或k5 所以选C【点睛】

5、本题考查了程序框图的简单应用,根据结果填写判断框,属于基础题。7.已知点(2,8)在幂函数f(x)=xn图象上,设a=f120.5,b=f20.2,c=flog212,则a、b、的大小关系为( )A. bacB. abcC. cbaD. bca【答案】A【解析】【分析】先求得fx的解析式,判断其单调性,再比较log212、120.5、20.2与0、1的大小可得log212120.520.2,利用单调性可得结果.【详解】因为点2,8在幂函数fx=xn图象上,所以8=2n,解得n=3,函数fx=x3在R上递增,0120.520=1;log212log21=0,所以log212120.520.2,f

6、log212f120.5ac,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解析式与单调性,考查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比较大小问题,属于中档题. 解答比较大小问题,常见思路有两个:一是判断出各个数值所在区间(一般是看三个区间,0,0,1,1,+ );二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直接解答;数值比较多的比大小问题也可以两种方法综合应用.8.要得到函数y=sin2x+12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2x的图象( )A. 向左平移6个单位B. 向右平移6个单位C. 向左平移24个单位D. 向右平移24个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法则,即可求解.【详解】因为y=sin2x+1

7、2=sin2x+24,所以为了得到函数y=sin2x+12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24个单位,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学生对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规律的理解与掌握,能否正确处理先周期变换后相位变换这种情况下图象的平移问题,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深度.9.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的旅游景点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古代圣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经五千言。景区内有一处景点建筑,是按古典著作连山易中记载的金、木、水、火、土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如图所示,现从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中任取两种,则取出的两种物质恰好是相克关系的概率为( )A. 23B.

8、 12C. 15D. 2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组合数,求得出所有相克情况,即可求得任取两种取出的两种物质恰好是相克关系的概率。【详解】从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中任取两种,基本事件数量为C52=10 取出两种物质恰好相克的基本事件数量为C51=5则取出两种物质恰好是相克关系的概率为C51C52=510=12所以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求法,古典概型概率的相关求解,属于基础题。10.已知抛物线y2=4的准线过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焦点,且与双曲线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且AOB的面积为3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32B. 4C. 3D. 2【答案】D【解

9、析】试题分析:抛物线y2=4x的准线方程为x=1,所以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焦点(1,0),从而b2=1a2,把x=1代入x2a2y2b2=1得y=1a2a,所以AOB的面积为SAOB=12|AB|c=1212(1a2)a=32,解得a=12,所以离心率e=ca=2,故选D.考点:抛物线的方程、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正确运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首先根据抛物线方程求出准线方程即得双曲线的焦点坐标,求出的值,由双曲线标准方程求得弦|AB|的长,表示出AOB的面积,从而求得a值,最后由离心率的定

10、义求出其值.11.一布袋中装有n个小球,甲,乙两个同学轮流且不放回的抓球,每次最少抓一个球,最多抓三个球,规定:由乙先抓,且谁抓到最后一个球谁赢,那么以下推断中正确的是( )A. 若n=9,则乙有必赢的策略B. 若n=7,则甲有必赢的策略C. 若n=6,则甲有必赢的策略D. 若n=4,则乙有必赢的策略【答案】A【解析】【分析】乙若想必胜,则最后一次抓取前必须有13个球,根据试验法可得解。【详解】若n=9,则乙有必赢的策略。(1)若乙抓1球,甲抓1球时,乙再抓3球,此时剩余4个球,无论甲抓13的哪种情况,乙都能保证抓最后一球。(2)若乙抓1球,甲抓2球时,乙再抓2球,此时剩余4个球,无论甲抓13

11、的哪种情况,乙都能保证抓最后一球。(3)若乙抓1球,甲抓3球时,乙再抓1球,此时剩余4个球,无论甲抓13的哪种情况,乙都能保证抓最后一球。所以若n=9,则乙有必赢的策略所以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合情推理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12.已知函数f(x)=ex,x0(x1)2,x0,又函数g(x)=f2(x)+tf(x)+1(tR)有4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2,2)D. (2,4)【答案】A【解析】【分析】设fx=m,则gx=h(m)=m2+tm+1tR,画出函数y=fx的图象,由图可知要使函数gx=f2x+tfx+1tR有4个不同的零点,则函数

12、y=h(m)有两个零点:一个零点0m11,利用数形结合列不等式可得结果.【详解】设fx=m, 则gx=h(m)=m2+tm+1tR,画出函数y=fx的图象,如图,由图可知,当0m1时,y=fx,y=m的图象有1个交点,fx=m有1个根;所以要使函数gx=f2x+tfx+1tR有4个不同的零点,则函数h(m)有两个零点:一个零点0m11,因为因为h0=10,抛物线开口向上,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由函数y=h(m)的图象可得h10,即1+t+10,解得t-2,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故选A.【点睛】函数的性质问题以及函数零点问题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考生需要对初高中阶段学习的十几种初等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对称性非常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