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56954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伤仲永 鲁教版 (14)(共21张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0),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预习导读:相关背景知识,题解,本文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它表达了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作者对仲永之伤表现在哪里?,走进伤仲永,听读课文,读准下列字的字音:,隶,扳,环谒,邑,称,泯然,l,pn,y,y,chn,mn,焉,yn,还家,hun,得为众人,wi,而已耶,y,zhng,仲永,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

2、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余闻之也/久。,合理停顿,1.“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稍稍宾客其父”,名词活用为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5.“父利其然也”,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小组合作, 通译课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附近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

3、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

4、此有才智,没有得到后天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第一阶段:幼年作诗,才华与天赋非凡。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 第三阶段: 成年之后,才能泯灭。,协作 探究,1、仲永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找出原句。,“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 的形式。,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

5、,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从仲永的个人情况看是“父利其然也, 扳仲 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一个天才儿童就此陨落,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成才的关键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加上勤奋学习,可成栋梁;反之,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不好,如勤奋学习,也能成才。,本文借事寓理,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前两段叙事,末段议论。 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

6、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画龙点睛,突出中心。,小结,作 业,1、熟读课文,注意停顿; 2、翻译句子,注意加横线的词。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请同学们以“由方仲永的悲剧所想到的” 为题,即席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3、拓展延伸,A.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我确有些“伤”感。仲 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最后却“泯然众人”。像仲永那种神童,如果从小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杰出才子,国家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B.天才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成就呢?我觉得错在他父亲贪财短视。在仲永小时候,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寻求利益,而不让他学习,耽误了他受教育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也告诉我们,作父母的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应该着重于眼前的利益。,示例,C.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勤奋的。”我们现在学习条件好,老师和家长又那么重视我们的学习,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勤奋学习啊。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 年”,同学们,让我们抓紧时间,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吧,千万莫要“老大徒伤悲”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