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95569542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9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示范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代商业计划书)(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牧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林牧科技示范园1.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项目建设单位:陕西某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1.1.3项目建设地点:韩城市盘龙乡泡泉村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本报告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陕西某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1.2 项目研究的依据和范围1.2.1研究工作的依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编制过程中,依据以下文件、办法和规定进行编制。(1) 土地使用证(2) 合同书(3) 韩城市花椒管理局编制的我市花椒产业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建议的报告,2001年9月(4)

2、 陕西果树研究所主编陕西果树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5)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联合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7月(6) 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2000年9月(7) 陕西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8) 陕发(1999)19号文: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1.2.2研究工作范围 本报告主要对项目的立项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产品市场预测、建设规模、建设条件、项目选址、项目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项目财务指标评价、敏感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项目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3、主要内容 1.3.1立项背景改革开放20年来,韩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花椒作为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树种和效果显著的生态林树种,得以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迅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继2000年5月韩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 称号之后,2001年花椒产量达1200万公斤,且销售顺畅,价格一路攀升,每公斤优质韩城大红袍花椒达40元上,全市花椒总产值达3亿元。面对西部大开发、山川秀美工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韩城市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花椒作为“五大特色产业”之首来抓。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

4、会效益相结合,退耕还林与广栽花椒相结合,按照“优化布局”的原则,实现区域化种植,扩大栽植面积,在山区和塬区建成15个花椒专业乡、190个花椒专业村,进一步增强花椒规模优势,把花椒产业做大做强。陕西某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这样的背景,决定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开发韩城市泡泉川林牧科技示范园项目,为韩城市再造山川秀美工程、加快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步伐和花椒产业化作出贡献。1.3.2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花椒叶富含香精,不仅是高档食品、化妆品及制皂工业的原料,而且具有驱虫、镇痛、麻醉等药用价值。花椒籽油不仅可制高档的食用油,而且是制漆、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原料之一。花椒的枝杆又是根雕的极好材料。花椒加工的副

5、产品,既是高密度的添充材料,又可作饲料、肥料。所以,大红袍花椒只要不断提高内在质量和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进行必要的包装,必然会畅销国内外。甜杏仁过去一直作为一种高档食品,只在高级宾馆、饭店和高档食品制作中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食品、饮料等杏保健系列产品的不断推出,市场对杏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甜柿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人民历来有喜食柿子的习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但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加,而且要求品种多样化,甜柿具有广大的消费市场。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与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接近,但当年农民肉类消费只达到改革

6、开放初期城市居民消费的平均水平。如果农民肉类消费与收入能保持同步增长,达到市民90年代初的消费水平,目前我国肉类市场需求可增加约1000万吨,仅此一项畜牧业就有近500亿元产值的增长空间。1.3.3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项目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优质花椒、甜柿、仁用杏种植基地和小尾寒羊养殖场。种植基地套种牧草,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可实现:(1) 花椒林200亩 100株/亩 共计2万株 年产量2万公斤(2) 柿子林100亩 80株/亩 共计8000株 年产量40万公斤(3)仁用杏100亩 80株/亩 共计8000株 年产量1.2万公斤(4)小尾寒羊300只 年出栏600只(5)牧草(紫花苜蓿

7、)240亩 年产干草12万公斤(自用) 1.3.4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 该项目选址在陕西省韩城市泡泉村。韩城市地处陕西渭北高原东部,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以花椒等为主的经济林种近年来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已经成为该市特色产业之首,花椒基地规模和经济效益为全国之最。泡泉村位于浅山丘陵沟壑区,属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范围,适宜种植以花椒为主的经济林、以苜蓿为主的优良牧草和以柿树、仁用杏为主的果树。1.3.5项目技术方案该项目是在承包集体荒坡荒地的基础上建设,由于原有土地生态条件恶劣,交通、电力、通讯、饮水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科技示范园之需,亟待改造,因此,可按新建农业开发项目进行分析和规划。

8、根据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品种、品质要求,结合建园地点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水源状况、劳动力状况等具体情况来确定生产品种、生产技术和园区规划等。1.3.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22.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2.1万元 ,占总投资的91.44 %流动资产10.5万元 ,占总投资的 8.56 %(2) 资金筹措本项目共需筹资122.6万元,其资金筹措渠道和规模分别为:企业自筹资金94.6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8万元1.3.7项目财务指标分析 当该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时,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102万元,总成本费用29.8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1.36万元,利润55.84万元。

9、 经计算,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为 45.5 %,投资利润率为24%,投资利税率为33.26%,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7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6.3%,财务净现值为588.418万元。 1.3.8项目总评价(1)项目符合国家和韩城市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属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国家和韩城市鼓励投资项目;(2)项目产品品种优良、技术含量高、消费群体大、市场前景广阔;(3)项目实行企业化运行,多种经营,规模适度,集约化程度高,生产要素配置合理,项目投资估算合理,财务分析科学,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4)项目符合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开发式扶贫政策。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0、因此,该项目可行。第二章 立项背景与发展概况2.1 项目提出 花椒是韩城的历史名优特产,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韩城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味浓郁、麻味适中”而久负盛名,畅销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独联体诸国。2000年5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名优经济林花椒之乡”称号。 目前韩城市已经在南北长达65公里,东西宽20公里,包括15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在内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的浅山沟壑台塬区,建成了纵贯韩塬大地的“百里三千万株花椒基地”。韩城市按照花椒产业发展的思路:围绕一个目标(花椒产业化经营),抓住三个环节(抓基地、抓销售、抓加工),实施五大战略(政策驱动战

11、略、行政推动战略、服务促动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名牌营销战略)。在抓基地规模的同时,加快市场建设、商标注册、质量标准制定、深加工研究步伐。先后投资9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40多亩的西塬、芝阳和柳枝3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辐射力强的花椒专业批发市场。1999年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韩城大红袍花椒”证明商标, 目前已经国家商标局审核通过,进入公告期。2001年投资12万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技术服务合同,研究制定花椒质量标准,为实施花椒名牌战略,搞好标准化营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深加工方面,创办了花椒精厂等10多个龙头企业,开发了一系列优质产品,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泡泉行政村人口400人,下有六

12、个自然村( 梁家山、解岭、前泡、后泡、田洼、东山),耕地面积1100亩,交通条件差,无通讯设施,人均收入仅有750元/年,属典型的贫困地区,由于近二个世纪以来的过度采伐、采樵及过度放牧等人为的不合理经营活动,原生植被几乎破坏殆尽,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致使土壤脊薄,肥力较差。而通过有效的更新改造和管理,不仅可以改变泡泉村现有的林分状况,提高林分质量还能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环境。陕西某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这样的背景,决定承包荒坡荒地,建设泡泉川林牧科技示范园,种植花椒、仁用杏、柿子、苜蓿,舍养山羊,通过改灌木林为经济林。经济林为主,用材林兼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林牧有机结合:以育为主,强化管

13、理,不断提高泡泉村的植被覆盖率,使泡泉川林牧科技示范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建成泡泉村乃至韩城市的生态型、经济型林牧科技示范基地。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西部地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发展山区经济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以农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恶化,二、三产业相对滞后,集约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深加工薄弱,小生产与大市场不适应等诸多原因导致了西部山区农民的贫穷落后。随着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提高产业和产品层次不仅可以使农产品附

14、加值增多,而且能扩大市场需求,因此在我国农产品总量平衡并存在结构性过剩的前提下,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渭北丘陵沟壑区具有天然经济林果的资源优势,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思路中明确了该区重点发展以苹果、花椒为代表的果林和经济林等骨干产品,实行规模经营,形成产业化开发优势。本项目的建设应用高新农业技术,大面积推广优良花椒、仁用杏、甜柿和小尾寒羊品种,有利于渭北丘陵沟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山区经济经济的发展。2.2.2 项目建设符合江泽民主席“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

15、大西北”号召的要求江泽民主席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陕西代表团审议“十五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有计划、分步骤地搞好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和治理水土流失,重视发展特色经济,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形成自己的特色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韩城市响应江泽民主席的号召,已逐步建成纵贯韩塬大地的“百里三千万株花椒基地”,重点抓好在南北长达65公里,东西宽20公里,包括15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在内总面积1300平方公里的浅山沟壑台塬区发展花椒产业的工作,将花椒产业化列为本地区“十五”支柱产业。而且,花椒栽植区与无椒区比较,生长季节风速降低2030,空气相对湿度增加35,土壤含水量增加23,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田小气候,给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生息环境。由此可见,花椒种植既有利于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又是该区政府大力扶持和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优势产业。2.2.3项目建设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花椒产业的发展加快了韩城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01年全市花椒总产量达1200万公斤,产值达3亿元,全市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