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69514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教材(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湖南岳阳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 彭晓波 ,新课程有效教学方法探讨之,和大家共勉:,教育如果它是我们教师的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 教育如果它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真谛在于求真 教育如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2.课堂结构不合理,3.巡视职责不明确,4.课堂收放欠自如,5.差生教育无良方,6.以问代灌违教法,7.情绪波动失常态,8.教辅手段乏实用,9.示范教学缺实效,10. 职责弱化迷方向,1.课前准备显仓促,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及改进策略,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讲学。走上讲台,他先从皮包中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都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做什么。,

2、故事分享:鸡吃米的故事,陶先生接着掏出一把米放到桌子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逼着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鸡吃米呢?他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嘴里塞,大公鸡拼力挣扎,当然还是不肯吃。于是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这时,大公鸡自己就吃起米来。,案例分享:学生记述的一堂语文课,案例1: 上课铃响后,教师缓缓走进教室。随后,一些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从书包里取出课本、练习册及其他学具。一些学生难以抑制兴奋之情,与同学谈论着课间的游戏活动。老师大声喊道:“安静!安静!开始上课了。”但课堂上仍然是一片嘈杂。教师无奈,只好等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后才开始上课。,策

3、略:教师可以提前1分钟左右进教室,这样学生也会相应地提前一点时间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这段时间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情,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上课铃响后,学生就可以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 课前准备还包括备课,备课的重点是如何处理教材,1.课前准备显仓促,教材的处理原则,教材的处理涉及到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 一、“顾后”处理 1疑点适当后置。 2方法及时介绍。 3知识预先渗透。 4不留知识空白。,抛开教材中知识的逻辑体系是行不通的;学生的学习又不能与他们身心发展、认识发展的规律相违背。所以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本着把“体系”和“规律”两者有机结合的思想,

4、二、“瞻前”处理 1释疑性“瞻前”。 2辨析性“瞻前”。 3串联性“瞻前”。 4并网性“瞻前”。,教材的处理原则,总之,“顾后”与“瞻前”是对教材进行处理的两种方法。处理教材时,教者既要能“顾后”,又要能“瞻前”,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遵循学生认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案例2:教师一进教室,就检查昨天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自然,有未完成的,有没带来的。教师于是就此事作了批评。然后,老师开始了上节课作业的评讲反馈,讲评的是答得不理想的题目,而教师无法确切地一一指出是谁错,总是说:“大部份同学这道题答得很不理想。”学生想:大部份学生里有没有我的份?这样,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没

5、有进行新课的学习,错过了最佳时间段,挨批的学生在羞愧、沮丧的情绪中如何愉快地开始新课的学习?这样造成了恶性循环本堂课没上好,作业又完成不了。,策略:一般来说,在课前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讲授新课,而不是检查或讲评作业。而且,讲评作业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特别是那些因做错而挨批的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新课。,2.课堂结构不合理,案例3:一堂初三 新授课,教师讲解完例题,学生进入训练阶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正在紧张的练习,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在10分钟的学生训练时间里,该教师在教室过道里共走了两个来回,偶尔观察一下学生练习情况,主要的时间是站在黑板旁的窗户边看风景,3.巡视

6、职责不明确,案例3:一堂初三 新授课,教师讲解完例题,学生进入训练阶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正在紧张的练习,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在10分钟的学生训练时间里,该教师在教室过道里共走了两个来回,偶尔观察一下学生练习情况,主要的时间是站在黑板旁的窗户边看风景,问题:教师不明确课堂巡视的职责,总认为,学生训练时教师可以随便一些。因此,巡视便显得漫无目的、自由随便。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巡不视、巡而不视、视而不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教师提高学科成绩的法定时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用好每一分钟;课堂外的每一分钟,是学生自主安排的时空,教师无权侵占。,3.巡视职责不明确,名师风范,发现学生训练中的存在问

7、题,适当解答学生训练中的疑问,根据训练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案例4:初三一节 课上,教师出示了一道典型试题,共同分析了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答的问题,请学生寻找解答思路。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点名一学生回答,该生讲了一半被教师叫停;接着回答的一名学生思路刚刚展开,也被教师简单否定。,问题:教师有启发学生思维的意识,开始做得很好,但终因底气不足或思想顾虑,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简单“叫停”“否定”,是因为学生没有回答到教师的“思路”上来,教师一是担心拓展开去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二是无法驾驭,难以收场。,4.课堂收放欠自如,名师风范,让学生思维暴露,其障碍、困惑、误区充分显露,教师因势而导,顺势而教

8、,讲在关键处,练在实质处。,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郑金洲教授 认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案例5:教师正在讲课,学生李四忽然举手报告:“老师,张三在看课外书!”教师停下来走向张三,说:“张三,你怎么上课看课外书?”张三辩解道:“我没有看课外书。”“你的课外书还摆在桌上,难道李四同学还会冤枉你成?”“我只是翻了一下!”“那也不行,这是在上课!”于是,全班学生都不得不看这场

9、师生对台戏。,问题: 随着我市城区教育布局的调整,普通中学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我们学校也有一部分学生是“潜能生”,他们不听讲、不做作业、上课讲小话、看小说、玩手机、睡觉、打架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潜能生”们说:作业多得累死我!不做作业骂死我!考试排名羞死我!课外补习苦死我!老师生气整死我!无处诉说气死我!,5.差生教育无良方,故事分享:裂缝水罐,最近读到一则寓言故事,故事里的寓意让我思虑许久。,其内容大体是这样的:一个印度人住在山坡上,一年四季用两个罐子挑水。其中有一个水罐买来的时候就有一条裂缝,而另一个完好无损。用好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回家,而用有裂缝的水罐回到家时,水就只剩下半罐了

10、。因此,那个可怜的有裂缝的水罐总为自己天生的缺陷而感到渐愧。主人就对它说:“不要难过,在我回家的路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难道你没有注意到这些花只长在你的这一边,并没有长在另一个水罐那边吗?这是因为我早知道你有裂缝,在你这边撒下了花种。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从你的裂缝中渗出来的水就浇灌了这些花苗。这山上的小路很多,却没有第二条像我们这样的,有一边开满了鲜花,不是吗?”有裂缝的水罐听了,舒心地笑了。,故事分享:裂缝水罐,适当的来一些“反向偏爱”吧,这会让你的爱更有意义。,故事读到这里,这位农夫的“反向偏爱”就让我们很有感触,他用自己的“偏心”帮助这有裂缝的水罐丢掉自卑,树立起自信、自尊,从而使

11、其生活充满阳光。他的这种“心计”谁能说不是十分高明呢?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聪明人懂得如何教育,愚昧人知道怎样打击。”教育问题学生的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可是我们所面对的那些学习有困难、性格偏执、爱出“风头”的学生,难道不就是一个个有裂缝的“小水罐”吗?他们不像优秀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由于不能充分享受爱的阳光雨露而得了精神“贫血症”。我们每一位教师难道不应该像那位印度人那样来一些“反向偏爱”,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不放弃一个学生吗?,案例5:教师正在讲课,学生李四忽然举手报告:“老师,张三在看课外书!”教师停下来走向张三,说:“张三,你怎么上课看课外书?”张三辩解道:“我没有看课外

12、书。”“你的课外书还摆在桌上,难道李四同学还会冤枉你成?”“我只是翻了一下!”“那也不行,这是在上课!”于是,全班学生都不得不看这场师生对台戏。,策略: (1)非语言策略。对于轻微的违纪行为,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暗示手段,比如:利用眼神、声调暗示学生,走到学生身边稍作停留等。 (2)消退策略。有时学生的问题行为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注意,所以他人的注意,即使是批评,也会强化这种行为。如果学生想通过课堂问题行为引起教师的注意,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视而不见。 (3)转移策略。教师可以让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回答问题,以此转移学生的注意力。,5.差生教育无良方,案例6:一节课,教师讲授神采飞扬,不断向学生发问,据听课

13、者不完全统计,一节45分钟的课,教者共向学生提问60余次。,6.以问代灌违教法,一节政治课,教学内容“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上课后,学生花分钟左右的时间,对页纸的教学内容已经进行了自读) 师:同学们刚刚自读了课文, 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本质是(读书) 师:很好。国家的性质是什么呢? 生:是国家的阶级本质(读书),问题分析: .学生回答问题自我思维量太小,已经充分自读了(实际上是低效自读)教学内容,为什么回答问题时仍然是读书,而没有自我语言的组织,教师对此缺乏意识性,因此也就没有明确的要求。 .课堂教学的有效,主要是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和深度。问题肤浅,缺乏思维度;

14、回答低幼,思维浅表化。都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案例分析:,案例6:一节课,教师讲授神采飞扬,不断向学生发问,据听课者不完全统计,一节45分钟的课,教者共向学生提问60余次。,问题:传统教学“满堂灌”遭到指责后,“满堂问”的现象又随之出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1)没有目的随意提问 (2)问题肤浅没有思考性 (3)学生按照顺序回答 (4)先指名再提问。 不少教师认为,多提问,师生互动,课堂活跃,这不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吗?孰不知,“提问”是很有讲究的,量多,未必质高,未必效果好。,6.以问代灌违教法,名师风范,你骑车爬过斜吗爬坡时我们往往以S形骑上去感到轻松一些,,当你紧捏刹车把时,刹车皮

15、便紧紧地压着钢圈使其静止,,自行车的尾灯并不真正发光,其里面安装着两块互相垂直的反光镜,,名师风范,充分预设,提问有计划; 注重方式,提问有启发; 重视生成,提问有机智。,我们剥夺了学生哪能些权力呢?,第一,思维权。 第二,体验权。 第三,公平权。 第四,质疑权。,大道至简,返朴归真“还权” 给我们的学生吧!,案例7: 课上,某教师正在大发雷霆。 课上,某教师正在辱骂学生:“猪”、“智商低” 课上,某教师上课时教室后面站了一排违纪学生,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辱骂学生、体罚学生、让其他孩子攻击犯错误的学生这类教育行为之所以发生,与一些教师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很有关系。有少数教师在进课堂之前,就有这

16、么一种心理暗示:我今天心情不好,你们谁也不要惹我!一旦有人“铤而走险”,教师马上会把自己的不快转化成对学生的攻击行为。,7.情绪波动失常态,案例7: 课上,某教师正在大发雷霆。 课上,某教师正在辱骂学生:“猪”、“智商低” 课上,某教师上课时教室后面站了一排违纪学生,对策:教师应带着一种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第一,它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每天既可能遇到种种高兴的事,也可能碰上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教师满脸微笑,平易近人,学生就可能把心里话告诉你,让你共享他(她)的快乐,分担他(她)的忧伤,我们的教育也就有了针对性。第二,它可以让教师的教育行为变得理性、科学。,7.情绪波动失常态,课堂不是教师情绪的填埋场,每天给学生一个笑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教师必须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人食五谷,很难象神仙一样天天过得称心如意,抑郁、烦躁、心灰意冷之类的心境在所难免。我们要把快乐带给学生,惟一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