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567675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氨气-铵盐课件必修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氨和铵盐 第1课时 氨,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NH3分子的构型,NH3,一、氨的结构,三角锥形,铜陵发生液氨泄露事故,据新安晚报消息: 2007年4月8日早晨,一辆装有22吨液氨的槽罐车,在铜陵市某地发生泄漏, 槽罐喷出的白色气柱有四五米高,发出的“哧哧”声一里开外就能听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周围寒气逼人。附近居民呼吸都感到困难。 事发地点距离长江的直线距离仅500米,很有可能导致长江污染,须及时处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新闻一则,附近居民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 实施自救。,氨气对人的眼、鼻、喉等黏膜有刺激作用,接触时应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

2、状,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无色,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33.5,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利用液氨气化吸收 大量的热,作致冷剂),二、物理性质,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 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按右图安装好装置。 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演示实验 1,氨易溶于水,氨的水溶液呈碱性,讨论一,(1)有何实验现象,此现象说明氨具有哪些性质?,(2)产生喷泉的原因是什么?,(3)若不能形成喷泉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烧瓶装置气密性不

3、好 收集氨气时烧瓶不干燥 收集的氨气不纯或较少,氨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烧瓶内出现喷泉,瓶内溶液呈红色,喷泉实验,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显_ 其主要成分是_,可_电离,是_ 电离方程式是_,1、NH3与水的反应,碱性,(一水合氨),三、化学性质,大部分,少量,NH3H2O,部分,弱电解质,NH3H2O NH4+OH-,NH3 、 H2O、NH3H2O,NH4+、 OH- 和 H+(少量),液氨 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 液氨所含的微粒是NH3,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1)氨水的成份有哪些? (2)氨水与液态氨有何区别?,讨论二,2、氨气与酸的反应

4、,(1)若换成蘸有硝酸的玻璃棒不接触能否反应? 若换成蘸有硫酸的玻璃棒不接触能否反应?,(2)将氨气通入硫酸溶液中能发生反应吗?,思考,演示实验 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NH3+HCl = NH4Cl,(产生白烟),2NH3+H2SO4 = (NH4)2SO4,NH3+HNO3 = NH4NO3,氨与酸发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讨论三,NH3+HCl = NH4Cl,2、氨气与酸的反应,1、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2、氨气具有什么性质?,3,还原性,氨和酸发生反应的过程:,H,氨与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3 +

5、 H+ = NH4+,无色气体,余气吸收,NH3,O2,(1)NH3与氧气的反应:,氨的催化氧化(接触氧化) 工业制硝酸的基础,3、 NH3的还原性:,思考:,结合所学氨气的性质分析,开始所说的氨气泄漏事故应如何处理?,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为了防止泄露的氨气向周围扩散,向槽罐车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与水反应,还原性,本节小结,与酸反应,练习1.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 B、氨水中的NH3 H2O电离出少量OH 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 D、氨本身的碱性弱,B,2.已知NH3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将黑色的CuO还原为红色的Cu和一种稳定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练习2.在右图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产生了喷泉。则水槽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浓硫酸 B.NaHCO3和NaOH溶液 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AD,四、氨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练习1.关于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氨分子的结构呈三角锥形,是非极性分子 B、氨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C、可用排水法收集 D、液氨可作用制冷剂,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