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qc七大手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6612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qc七大手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简述qc七大手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简述qc七大手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简述qc七大手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简述qc七大手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qc七大手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qc七大手法.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七大手法 根据事实,数据发言 查检表、散布图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特性要因图 有变异性存在,须考虑平均值与变异数 直方图、管制图 数据须根据来源考虑适当分层 层别法 重点管理,对影响较大之23项原因采取措施 柏拉图查检表 一、 何谓查检表:又叫调查表,是一种统计图表。利用这种统计图表可以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原因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粗略地分析。二、查检表的设计要领查检表根据调查项目的不同和所调查质量特性要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格式。三、查检表的种类 、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原因及分布情形。 二、点检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为确认

2、作业、机器、设备及预防措施实施查检。四、數據收集4 - 1.數據的分類.A.依來源分.B.依時間先后分.C.依特性分.4 -2.數據收集的目的.為了把握現狀、解析、管理、調節暨判斷是否合格.五、数据的整理6 - 1.数据整理之方法6 - 2.数据要理的步骤6 - 3.数据整理注意事项层别法一、 何谓层别法: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再进行加工整理的办法,称为层别法。也叫分类法或分组法。二、 层别的要素14M:机 械、材 料、人 员、方 法2环境:地 区、天 气、工作所处之状况3时间:日、期、上班三、 层别的一例层别观念常实现于其它QC手法下表是应用层别观念之查检表处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

3、周五周六甲机台材料AABAAB产量606570586274乙机台材料ABBAAB产量687072706874柏拉图一、 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者VPareto于1897年分析其社会经济结构之结论,以所得大小与拥有所得之关系用一定的方程式表示,称为柏拉法则。二、 柏拉图的定义2 - 1.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2 -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点,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三、 柏拉图的作法3 - 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a. 依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别、场

4、所别、工程别b. 依原因的分类/材料别、机器别、设备别、作业者别。3 - 2.决定收集数据之期间3 - 3.按发生次数顺序,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3 - 4.按分类面目别,统计数据作统计表不良项目不良次数不良率累积不良率影响度%累积影响度A1812.012.037.537.5B138.720.727.164.6C85.326.016.781.3D42.728.78.389.6其 他53.332.010.4100.0合 计4832.0100.0各项不良数 总检查数 不良率% = *各项不良数 总不良数 影响度%= *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之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其累计次数。b.求各项目的数据及累

5、计数的影响度。c.其它项排在最后,其它项若太大时,要检讨是否尚有其它重要要因需提出分列。3 - 5. 引用图表用纸绘出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直线代表不良次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右侧直线代表累计影响度;横轴代表项目。3 - 6. 点上累计不良次数(或累积不良率)及累积影响度,并以折线连结则得柏拉图。累计影响度不良率100%32.032.024.018.012.0 6.0 0% A B C D 其他 项目别 3 - 7.于空白处记入,数据收集的期间、记录者、绘图者及总检查数、总不良数。四、 柏拉图绘制之注意事项4 - 1.横轴之项目别,须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它项列于末项。4 - 2.项目别尽可

6、能归纳成项,必要时再予识别。4 - 3.纵轴之左侧尽可能换算成金额来表示,使其更具意义。4 - 4.柏拉图之柱形图横轴距离要相同。五、 柏拉图之用途5 - 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5 - 2.确认改善效果 5 - 3配合特性要因分析图使用5 - 4决定改善的对策目标 5-5 .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特性要因图一、 何谓特性要因图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间之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故又称石川图。又因其形状似鱼骨,故亦称鱼骨图。其在阐明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亦称因果

7、图。二、 特性要因图的画法步骤: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步骤:准备适当的纸张,绘出特性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自左划上一条粗的斡线(称母线),就是代表制程。步骤:把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每大类划于中骨上,且以 圈起来,并依制程别分类,一般分为人、机械、材料、方法其它。步骤:探讨大原因的原因,再细分中小原因时,应注意必须能揣取对策者为主要条件。步骤:决定影响问题点之原因的顺序以集中思考自由讨论的方式,指出认为影响可能性最大者,并于图中按顺序予以标记。三、 绘图应注意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应用脑力荡术、全员发言。把要因层别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依的方法逐项列出。应按特性别绘制多张的特性要因图原

8、因解析愈细愈好确认原因好重要程度,且须考虑其可行性、价值,并经讨论表决后决定。应将圈出的重要原因整理出来,重新制作另一个特性要因图。记入必要的事项于图旁。品质特性的决定以现场第一线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管理者避免指示经过三阶段的蕴酿 一个完整的特性要因图,必须经过三阶段的蕴酿. 提出原因。 说明原因。 圈选要因。四、特性要因图的特点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就是讨论问题的快捷方式可以显示出水准展现现场问题的因果关系、工作层次五、特性要因图的用法依末端小原因,调查现场实情。应挂于工作场所附近,遇问题随即集合讨论应用引用特性要因图所考虑的原因,进行现状分析,依其影响程度,研拟改策。可就管制图、直方图所显示出

9、来的不稳定状态进行个案查明原因。六、特性要因图的种类追求原因型追求对策型七、特性要因图的思考原则脑力激荡术法散布图一、 何谓散布图 为研究两个变量间之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两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形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二、 散布图的用途确认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可检视制程品质特性,在管制图使用之经济性。可用于检讨制程不同变量的影响因素。可做为设定标准之用。三、 相对应的两组数据间关系的分类原因(要因)与结果(特性)之关系结果(特性)与他结果(特性)之关系结果(特性)与两个原因(要因)间之关系。四、 散布图之作法(例)某制品之烧溶温度及硬度间是否存有关系

10、存在,今收集组数据,试分析之。步骤:收集组以上的相对数据,整理到数样表上。Nox烧溶温度y硬度Nox烧溶温度y硬度Nox烧溶温度y硬度123456789108108908508408508908708608108204756484554595051425311121314151617181920840870830830820820860870830820525351454648555549442122232425262728293081085088088084088083086086084044535457505446525049步骤 :找出数据,之最大值及最小值。步骤 :画出纵轴与横轴(若是

11、判断要因与结 果之关系,则横轴代表要因,纵轴代表结果)并取及之最大值与最小值差为等长度画刻度。步骤 :将各组对数据点在坐标上。横轴与纵轴之数据交会处点上“”。二组数据重复在同一点上时,划上二重圆记号 “”。三组数据重复在同一点上时,划上三重圆记号“”。800 820 840 860 880 890 810 830 850 870 烧溶温度 30时间 = 9/259/296058565452504846444240制品名:SA-50单 位:压延课制图者:林武栗绘制日:10/1硬度 y800 820 840 860 880 890 810 830 850 870 烧溶温度 图:铜之烧溶温度与硬度散布图步骤:记入必要事项数据数,采取时间、目的、制品名、工程名、绘图者、绘制日期要记明。五、 散布图之判读正相关:增大时,也随也增大(完全的正相关、有正相关)非显著性正相关:增大时,也随之增大,但幅度不显著此时宜再考虑其它可能影响的要因。负相关:增大时,反而减少(有负相关 、完全的负相关)非显着性负相关:增大时,反而减少,但幅度不显著。 此时宜再考虑其它可能影响的要因。无相关: 与之间看不出有何相关关系 增大时,并不改变 曲线相关:开始增大时,也随之增大,但达到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