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65064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100题一、相关术语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企业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2、风险:某一事故发

2、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

3、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煤矿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9、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10、管理标准:是一种标

4、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11、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12、PDCA管理模式: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 二、本质安全风险管理13、传统的安全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被动性、事后性经验性;14、现代的安全管理: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注重全面、系统、超前和过程控制。15、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

5、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生产事故发生。16、危险源根据其属性可分为哪两类,区别是什么:(1)本质型危险源:是由生产条件自身特点决定的,存在于机器设备、设施、自然地质条件、工作场所等中的固有的危险因素。本质型危险源其危险本质是无法改变的,对其控制更多的依赖于技术、工艺水平。(2)非本质型危险源:凡不是本质型危险源的不安全因素都是非本质型危险源。非本质型危险源大多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对其控制需要依靠有效的管理,并且可以避免。17、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涉及所有的系统,包

6、括生产系统、非生产系统,及所有工作任务、生产工艺、紧急与意外情况。18、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事故发生机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相关的技术标准、企业内部信息。19、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和目的:在企业安全事故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员配备条件、机器装备条件、自然地质条件等,综合运用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检查表、问卷调查法、标准对照法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等危险源辨识方法,系统地辨识存在于煤矿上的危险源以及其起因和后果。危险源辨识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危险源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20、危险源动态信息采集方法:

7、填表的方法、监控仪器监控的方法、举报的方法 、其他信息采集方法21、危险源动态信息传递方式: 实时传递、定期(定时)传递 22、风险按照大小和来源分为:(1)按风险的大小可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2)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来自人员的风险;来自机(物)的风险;来自环境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23、风险的特征(1)不确定性。(2)客观性。(3)可测性。(4)损害性。(5)潜在性。24、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1)全方位管理。(2)全过程管理。(3)螺旋上升管理。(4)以预控为核心。(5)双保险、闭环式管理。25、风险预控的方法:风险预控的具体方法很多,可以归

8、纳为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两种方法。(1)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使用可靠性能高的技术装备等技术手段是控制本质型危险源的最重要的方法,(2)管理措施和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是控制本质型危险源、消除非本质型危险源的重要前提。27、人员方面危险源包括:来自人员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4)决策失误; 5)身体状况不佳(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6)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28、机械方面危险源包括:机械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没

9、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等;2)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选型不符合实际需求;3)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安装不符合规定或实际要求;4)机器、设备、装置维护(修)不到位;5)机器、设备、装置、工具安全标识不齐全或不规范;6)机器、设备空间不满足作业条件。29、环境方面危险源包括:环境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矿区及其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域的威胁;2)煤层岩层构造威胁;3)地热威胁;4)煤尘爆炸威胁;5)煤层自燃威胁;6)瓦斯突出威胁;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10)工作地点照明不足; 11)

10、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巷道质量不合格;12)工作面布置、规格尺寸不合理;13)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14)路面质量不合格; 15)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16)道路标示不齐全、不明确;17)警示标杆和导牌不齐全,放置位置不合理。30、管理方面危险源包括:管理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1)组织结构不合理;2)组织机构不完备,机构职责不明晰;3) 本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不合理、不符合实际情况;4) 本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5) 文件、各类记录、操作规程不齐全,管理混乱; 6) 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不符合规定,贯彻不到位; 7) 安全措施、应急预案不完善、不合理; 8) 岗位设置不齐全、不合理; 9

11、) 岗位职责不明确; 10)岗位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11) 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 12) 没有有效的本质安全文化;31、预警等级设置和预警信号选择: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6级,见表。 企业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表预警等级警度预警信号灯颜色级巨警红色级重警橙色级中警黄色级低警草绿色级轻警绿色0级无警白色32、实施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1)领导重视。实施风险管理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各项计划和工作任务才能得到落实。(2)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企业组织的根本,只有他

12、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风险管理得以贯彻落实,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3)责任明确。实施风险管理,需要把风险管理的方针、程序和标准措施的制定、执行、执行效果评估、修订等工作、责任明确到部门和个人,使从领导到基层操作人员,都能了解并负起工作中的责任。33、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区别:危险源辨识不同于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排查的目的是为了整改,消除隐患。而危险源辨识是为了明确所有可能产生或诱发风险的危害因素,辨识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预先控制。34、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有:(1)直接经验分析法,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

13、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2)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树方法。35、危险源的辨识须从几方面考虑:危险源辨识过程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36、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确定事故在一

14、定时间内发生的可能性,即概率的大小;其次要估计一旦事故发生,可能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最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严重程度估计总期望损失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37、什么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危险源增减、辨识、评估:1)生产组织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2)公司方针发生变化;3)公司活动发生变化;4)管理审批、内外审核的要求发生变化;5)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6)发生事故、事件或不符合整改要求;7)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8)作业环境发生变化;9)每年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评估,总结上年度危险源管理的经验,制定下年度危险源管理的措施;10)其他。38、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

15、施制定的目的和内容:通过让员工自己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提炼管理对象,并编写相应的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明白每一项任务应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进而控制和消除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质安全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包括规范人员作业行为的人员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机器设备完好及正常运转的机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保障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的环境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完备性的管理制度方面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39、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原则:1)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生命力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第二是贯彻执行的力度。自下而上的方式保证了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群众基础,便于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自上而下的方式保证了制定的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安全规程。因此,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应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2)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要全面覆盖煤矿的所有管理对象。具体地,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个管理对象,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