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6467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文件.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目的为了全面、充分、有效地识别、评价与更新公司在建筑施工生产活动和相关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必要的重视和有效控制,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公司制定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建筑施工生产活动及相关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及对相关方须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3. 相关文件公司管理手册4. 术语和定义5. 职责5.1公司生产副经理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审批。5.2施工管理部负责制定和贯彻实施本程序,即负责公司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组织工作;负责

2、公司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汇总、登记、更新工作。5.3行政保卫部负责对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汇总、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5.4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辖区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排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将结果报送施工管理部。6. 工作程序工作流程图:公司的施工生产活动及相关服务各部门/单位环境因素识别、排查各部门/单位环境因素评价审批各部门/单位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分析、汇总、评价公司环境因素审批公司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做好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定期的环境因素评价、更新6.1环境因素的识别6.1.1识别的范围:公司所属范围内的施工生产、服务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相关

3、方有关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须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识别工作应覆盖以下全过程:施工准备基础施工结构施工装修施工竣工交验6.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覆盖如下的时态和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识别的内容要考虑以下主要方面:a) 对水体的排放;b) 对大气的排放;c) 噪声的排放;d) 固体废弃物的处置;e) 能源、资源的使用和土地的污染;f) 地方性的环境问题等。6.1.3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a) 调查法b) 问卷法c) 现场观察法d) 排查法6.1.4识别的步骤6.1.4.1实施识别因素工作时,应对公司办公区、项目经理部的现场(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范

4、围内的活动和服务进行分析,将环境方面的因素尽量全面地识别出来。6.1.4.2施工管理部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工作。6.1.4.3行政保卫部负责对机关办公区、生活区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填写环境因素排查表,汇总后形成环境因素汇总表,报施工管理部。6.1.4.4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辖区内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识别时应考虑业主、周边单位、居民等对环保和文明施工的要求,由各单位经理组织行管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总工程师、内审员、环保员、节能员、材料员、机械员、消防保卫员等有关人员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排查,并由环保员负责填写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并将结果报送施工管理部。由节能员负责填写

5、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表,并将结果报行政保卫部。施工管理部对各单位已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登记、汇总、核定,作为环境因素评价的依据。6.2新增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项目在开工一个月后,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具体执行本程序6.1的内容。6.3环境因素的更新施工管理部至少每年一次对环境因素组织全面评审并更新。当出现下述情况时,各单位按照上述工作程序及时更新环境因素。a) 办公区发生变化、施工环境发生变化或新接工程;b) 相关的法律、法规发生变化;c) 相关方提出抱怨或合理化要求;d) 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要求;e) 发现遗漏的环境因素。各单位在一个月内对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6

6、.4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是在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为改进本单位环境绩效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工作。6.4.1评价流程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确定重要环境因素。6.4.2环境因素评价原则6.4.2.1影响范围波及全球、社会强烈关注或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都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6.4.2.2其他情况下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应考虑下列情况(1) 影响范围(a);(2) 影响程度(b);(3) 产生量(c);(4) 发生频次(d);(5) 法规符合性(e);(6) 社区关注程度(f);(7) 资源的消耗(g);(8) 可节约程度(h)。6.4.3评价方法采用是非判断法与综合打

7、分法相结合进行评价。6.4.4评价实施6.4.4.1施工管理部、行政保卫部、物资管理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分别对各单位报送的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和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表中所登记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6.4.4.2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标准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标准应考虑a、b、c、d、e、f、g、h共8各方面:6.4.4.2.1影响范围(a)(1)全球范围 a=5(2)周围社区 a=4(3)场界内 a=3(4)员工10人以下 a=2(5)操作者本人 a=16.4.4.2.2影响程度(b)(1)严重 b=5(2)一般 b=3(3)轻微 b=36.4.4.2.3产生量(c)(1)大 c=5(2)中

8、c=3(3)小 c=16.4.4.2.4发生频次(d)(1)持续发生 d=5(2)间歇发生 d=4(3)夜间发生 d=3(4)白天发生 d=2(5)偶然发生 d=16.4.4.2.5法规符合性(e)(1)超标 e=5(2)接近标准 e=3(3)达标 e=16.4.4.2.6社区关注程度(f)(1)强 f=5(2)一般 f=3(3)弱 f=16.4.4.2.7每万元产值消耗量(g)(1)大 g=5(2)中 g=3(3)小 g=16.4.4.2.8可节约程度(h)(1) 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h=5(2) 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 h=3(3) 较难节约 h=16.4.4.3确认重要环境因素6.4.4.3.

9、1将上述前六项(a-f)之和大于14的环境因素、后两项(g-h)之和大于7的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是非判断法中凡是判断为是的为重要环境因素。6.4.4.3.2由施工管理部建立重要环境因素统计表,经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到体系覆盖的单位和部门。6.4.5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对更新的环境因素应在20天内按程序确定该因素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6.5记录的保存6.5.1施工管理部保存环境因素汇总统计表、环境因素评价表(一)、重要环境因素统计表。6.5.2行政保卫部保存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公司办公区、生活区)、环境因素评价表(二)。6.5.3公司各有关职能部门均保存重要环境因素统计表。6.5.4各项目经理部(分公司)保存本单位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表(水)、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表(电)和本单位的重要环境因素统计表。7. 附件和标准表格附件:(1)公司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标准表格:(1) 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2) 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表(水)(3) 资源、能源消耗统计表(电)(4) 环境因素汇总统计表(5) 环境因素评价表(一)(6) 环境因素评价表(二)(7) 重要环境因素统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