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555675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2高一历史必修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时,赵过推行代田法。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 小农经济B. 自给自足C. 男耕女织D. 精耕细作【答案】D【解析】由材料“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每年轮换在沟和垄上栽种,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可以得出,代田法旨在保持土壤肥力,提高生产效率,属于精耕细作的表现,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的的特点,A不正确;BC与材料所述不符。2.“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土地兼并B.

2、 重农抑商C. 闭关政策D. 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兼并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是古代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下无法克服的一种现象。故选A。B项指的是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发展,与材料无关;C项说的是尽量不与外部世界交往;D项是对材料的重复。考点:土地兼并点评: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兼并往往会造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因此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往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抑制土地兼并,如北魏的均田制等。但是随着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地不断地减少,均田制难以继续,说明封建社会只要土地私有制不发生变化,土地兼并就无法根除。3.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

3、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 休养生息政策B. 限制商人的政策C. 禁止经商的D. 反腐倡廉的政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初商人不能穿丝绸、乘车,吕后时强调商人的子孙不能当官、吏,反映了当时对商人实行“限制商人”的政策。A项休养生息不属于商业政策;C表述绝对化、D明显错误。因此选B考点:古代经济政策点评:古代的经济政策要关注:全面评价“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因素。4.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受外商企业的刺激B. 由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C. 都由政府企

4、业分化出来D.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下,19世纪60、70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A、B、D表述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非由政府企业分化而来,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点评: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主要企业有: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民主资本主义企业具有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等特点。但其产生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

5、国近代化,产生新的阶级力量,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5.曾经考取了晚清的状元,但却选择了实现救国之路的是A. 冯济川B. 陈启源C. 周学熙D. 张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四个选项中只有张謇符合题意。张謇是晚晴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故选D。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代表人物。点评:本题也可以引用名人对张謇的评价材料作为切入点考查: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

6、养活了几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6.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行业不包括A. 面粉业B. 钢铁业C. 纺织业D. 造纸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其中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面粉业、纺织业、造纸业等轻工业部门,而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B钢铁业属于重工业部门,发展缓慢。故选B。考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点评: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临时政府推行鼓励实业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

7、对华经济侵略。7.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A. “实业”往往被发动政权所垄断B. 科技水平严重滞后C.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答案】C【解析】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控制下,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国内的封建势力和自然经济也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故选C。ABD决定于C,故排除。 点睛: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自然经济解体;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不利因素有:

8、列强的侵略;战争不断,政局不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8.张艺谋的电影中最具有历史震撼力的是活着。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场景应该是在20世纪:A. 二十年代末B. 三四十年代C. 五十年代D. 七十年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五十年。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紧接着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在钢铁上要求实现赶超英国的目标,因而在全国范围内

9、大炼钢铁,这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严重失误,故答案选C。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9.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A. 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B. 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C. 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D. 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管理体制方面,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排除A;在影响方面,都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排除B;在分配制度方面,都克服分配上平均主义,排除C;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以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

10、前提,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名师点睛】对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认识:(1)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2)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正式长期进入改革开放

11、转型新时期。10.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那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A. 中山装和旗袍B. 华冠儒服C. 男女礼服D. 列宁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B项是中国的传统服装,C项是西方的服装,D项是苏联的服装。中山装是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西装样式,亲自主持设计一种服装式样;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袍服,鸦片战争后吸收了西装的优点,成为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所以中山装和旗袍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故选A。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服装的变化11

12、.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 定军山B. 歌女红牡丹C. 渔光曲D. 三毛流浪记【答案】B【解析】【详解】符合“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四个条件的是B项。定军山无声,渔光曲、三毛流浪记不是第一,A、C、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12.“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这是歌曲青花瓷里的歌词。请问歌曲里面唱颂的物品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引用的歌曲是周杰伦的青花瓷,歌颂的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手工艺品青花瓷器,这种瓷器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

13、发展到了鼎峰。故选B。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点评:关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还可以考查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13.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 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 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 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D. 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凯恩

14、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思想,故C正确;A、B、D体现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14.人类历史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是A. 迪亚士船队B. 达伽马船队C. 哥伦布船队D. 麦哲伦船队【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船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D项正确;A项最远到达非洲的好望角,排除;B项到达印度,排除;C项到达美洲,排除。点睛:解答此题的两个关键信息点“最早”“环球航行”。15.东盟切实加强政治协商和经济合作新阶段的标志是A. 1967年曼谷会议的召开B. 1976年巴厘岛

15、会议的举行C. 1999年东南亚国家全部加入D.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76年,在巴厘岛举行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盟协调一致宣言,也就是巴厘第一协约,确定了东盟的宗旨和原则,成为东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东盟切实加强政治协商和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故选B。考点:区域经济集团东盟。点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国于年月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年月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16.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B. 余粮征集制是征集农民手中一切粮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