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95545803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摄影艺术形式美的视角研究 院(系、部)名 称 : 教育学院 专 业 名 称: 教育技术学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2015年3月10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摄影的发展。我们把摄影分为传统胶片式摄影和数码摄影。数码摄影与传统胶片式摄影有各自的优缺点,它们不可能相互取代。数码时代摄影的特征、数码时代对人类文明的冲击、摄影师应具备的自律性以及摄影人的专业精神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发展和发扬。关键词:数字时代;传统摄影;数码摄影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时代发展使得数码摄影的诞生成为必然,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2、。了解摄影艺术的发展,明白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优缺点,使我们能更好的进行摄影创作。有人说数码摄影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传统摄影被淘汰。数码摄影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传统的暗房被电子“暗房”所替代,这一变革使得摄影的输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摄影的创意手法的运用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摄影艺术的表现语言得到了极大满足,摄影艺术的创作手法也得到了极大拓展。但是传统摄影所具有的优点,是不能被取代的。一、传统摄影的发展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摄影技术支撑的照相机、负片、正片及其辅助器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摄影术本身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和变化。拿记录媒介来说,从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到卡罗的

3、碘化银纸摄影法,从湿版、干板摄影法再到后来广泛运用的银盐胶片,从传统胶片又发展到今天的CCD或CMOS感光器件及数字存储器。照相机也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结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特别是近些年来,曾经作为高档摄影器的数码照相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走下神坛,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中。数码摄影成为现代化家庭的标志。曾有人预言,21世纪,数码摄影将取代工艺复杂的传统胶片成像摄影。但传统胶片成像摄影与数码摄影在现代社会中各有自己的空间,有各自的优缺点,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将保持共存的局面。一百多年前,摄影术产生,有人曾断言,摄影将取代绘画。经过一百多年的事实说明,摄影最大的特点

4、和优点就是能准确记录历史事实的瞬间。传统摄影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人们记录生活、记录历史、表达摄影家个人情感的方式。它具有可复制性和稳定性。一张存放数的负片,只要影像没有消失,复制就成为可能。而经过显影和定影技术后的负片和正片,具有存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稳定性。传统摄影的成熟性还包含摄影暗房技术的成熟。通过暗房技术,摄影家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特殊效果的图片,充分保障了它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二、数码摄影的发展与优势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电子技术、照相技术、通讯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数码相机的出现,让每个懂与不懂摄影的人都可以轻松地摆弄相机,轻而易举地入门。高端的数

5、码单反可以拍,程式化的DC可以拍;手机可以拍,摄像DV也可以拍。在每次的即拍即现中,甚至可以不用设置光圈、快门、焦距,一切均有器材设备自动预设、生成、存储,整个过程被称为“傻瓜式”操作。数码相机在传统相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解决了传统相机不能解决的难题,如色温、感光度、影像即时再现等。数码摄影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直观性。摄影者拍摄图片的质量,马上可以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屏直观地看到,并及时加以处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众化的数码照相机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更加方便家庭外出旅游携带,这也给数码照相机的普及创造了条件。数码摄影的另一个优点在于成本低廉。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图片,通过彩色打印机印

6、制相片。胶片摄影需要购买胶卷、冲晒相片。从拍摄到看到成像效果,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难以拍出好的照片,摄影师此时的作用举足轻重。数码相机可以把图像储存为电子信息,可以观看LCD即时了解拍摄的效果。和传统相机相比,码的确神奇无比:立拍立显,可删可改,加工便捷,经济方便。Photoshop的功能更不必说,可根据需要在后期添加任何效果。胶片摄影时代,购胶卷、冲洗、放大等等都需要许多的花费,一个胶卷得数着拍,错失了很多历史的影像。现在数码相机使用电子文档记录,后期都可以在电脑上完成,摄影者一次投入后就可以海量拍摄。数码摄影与胶片摄影还有一点不同,即数码本身对光线要求不高,越是

7、弱光,越是没有光线,越能体现它的优势。很多年前,摄影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曝光、显影都需要丰富的经验。今天,现代科技帮助了我们,摄影的技术因素大大减少,自动化的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让我们拍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照片。一些原来的胶片暗房技术高手,现在他们已无用武之地。多年来,摄影一直被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标准所评估和左右,当技术和器材的屏障被打破后,摄影的表现才算回归到了摄影本身更加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三、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优缺点虽然数码时代的到来使人人拥有照相机成为可能,人人都能够作为一个画面的记录者、影像的记录者。但正如有了笔不一定能够成为书法家或者作家一样,有了照相机,不一定就能够成为摄影家。无论是

8、专门从事摄影工作还是业余爱好,数码摄影技术理论的支撑体系还是沿用传统摄影。分析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成像的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都是通过光学镜头感光成像,只不过传统摄影是通过感光胶片记录图片,而数码摄影是通过CCD传输数字信号存储在存储卡上。传统摄影以其技术的成熟与辅助器材的完善广泛被专门从事新闻、广告、人物、风景、静物等的摄影家们所接受,并被人们普遍运用于记录真实历史事件和摄影艺术创作。它的摄影理论、摄影技术及暗房技术都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体系。一百多年来,摄影家通过艰苦的劳动和研究逐步完善了摄影艺术的方方面面。它的艺术性及保存的稳定性已被广泛地认同。数码摄影以其方便、快捷、直观、成

9、本低到大众喜爱,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数码时代的摄影有许多的优势,但也有一些消极负面的效果在消磨着我们人类的文明:首先,数码摄影在给普通人带来视觉狂欢的同时,也带来了照片的泛滥成灾,我们看到网络上的 “视觉垃圾”比比皆是;其次是数码摄影使影像造假、合成照片的成本投入空前减少,门槛变低,改变事实,无中生有的视觉产品越来越多。然而,传统摄影以其图像的不可预见性也给摄影爱好者和普通家庭带来了麻烦。人们拍摄的照片,必须经过复杂的冲印技术才能感知图片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成本也相应增加,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质量上乘的图片进行印制。数码摄影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从存储卡中

10、下载的图片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处理,而存储卡是可以反复使用的,这就大大节约了成本。但由此也带来了它的弊端。有人曾提出,随着数码摄影的产生,人们由图片记录历史事件的时代将会被数字信号所取代,这也会造成人类社会对传统视觉需求的缺失。而且,数码照相机的迅猛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CCD技术需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电子处理系统及存储系统的进一步成熟稳定也还需时日。此外,以照片样式再现的图像在清晰度、色彩还原性及色彩空间层次感等方面还是处于优势地位。也许有一天以上问题都可以解决,但人们在手工劳动中追求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任何先进技术也无法取代的。四、结语数码摄影已普及到中国的千家万户,数码时代摄影的特征、数码

11、时代对人类文明的冲击、摄影师应具备的自律性以及摄影人的专业精神,摄影作为艺术和文化应该滋养心灵,关注精神家园。而心灵作为精神家园的唯一主人往往眷顾的是人类共同的感受,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继续发展和发扬。参考文献:1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3-172.2雷茂奎.摄影文化与摄影家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179-193.3史林平.构图决定一切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120-125.4王晓军.画意摄影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5-36.5李峰.中国画构图法则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26-29.6康大荃.摄影美

12、学原理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5(1): 101-106.7夏乾丰.论摄影美学的研究对象.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4(23):2481-2488.8张春华.摄影文学研究综述.D山东:济南大学,2003.9夏乾丰.论摄影艺术的形式美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10龙健才.论艺术的形式美及形式美的创造D.湖南:湘南学院,2012.11唐楠.浅析摄影艺术中形式美的构成要素D.广州: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2004.12姚明.谈摄影的形式美及其表现手段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13陈慧琴.试论摄影构图形式美的表现形式D.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200

13、0.14吴丹.西方现代主义摄影艺术对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影响研究D.湖南:武汉纺织大学,2013.15孙童.摄影艺术独特的审美诉求D.山东:山东大学,2013.16王翔宇.摄影艺术的美学视角研究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10.17韩天宇.荒木经惟摄影艺术风格探究D.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2013.18王琪.摄影的表现性艺术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3.19陈李鹏.摄影得以艺名于中土将由此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20高冲.数字摄影的艺术语言特征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0.21秦苗.摄影艺术创作的“陌生化”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22严琳.意境论对中国摄影艺

14、术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12.23邵馨颖.摄影艺术创新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湖南大学,2012.24朱荧荧.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摄影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25彭焱恺.影像的力量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26王国良.摄影艺术的现代美学意蕴与深层解读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27秦冬霞.论摄影艺术在陶瓷装饰设计中的运用D.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28黄瑞琪.中国传统水墨画审美意境影响下的摄影艺术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15.29刘韧.数码时代的摄影艺术语言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30蒋恭逸.一幅摄影艺术作品应具备的元素的研究与探讨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14.31LenaWilliams Carawan. Using photography and art in concept mapping research with adults with dyslexiaJ. Disability & Society,2010,253.32Hilde Van Gelder. A matter of cleaning up: Treating history in the work of Allan Sekula and Jeff WallJ. History of Photography,2007,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