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管理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4489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送中心管理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配送中心管理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配送中心管理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配送中心管理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配送中心管理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送中心管理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送中心管理教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项目2:配送中心管理,任务一 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 任务二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任务三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 任务四 配送中心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管理,2,任务一 配送中心的系统规划,一、配送中心的筹建,研究配送中心选址中的约束条件,明确配送中心的定位,研究配送中心选址中所需数据,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筹建配送中心的基本程序,3,一、配送中心的筹建,(一)明确配送中心的定位 1、功能定位 储存配送中心要求建立较大规模的仓库和设施;流通型配送中心应配备适应货物高速流转的设施;加工型配送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加工设施;专业配送中心,针对特定商品配备处理设施。,4,一、配送中心的筹建,2、商品定位 3

2、、区域定位 (二)配送中心的选址 1、配送中心的选址的条件 配送中心选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址时必须尽量满足这些因素的要求。,5,(1)必要条件 具有较好的顾客分布网络,适宜的辐射范围,根据市场预测,今后510年物流量不断增加,距物流源点较近,并与货运需求相协调。 (2)运输条件 同综合运输网相协调,便于组织各种形式的运输。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码头、机场、汽车货运站等运输据点,能够方便地利用运输企业及社会闲置运输资源。 (3)配送服务条件 能够及时通知客户货物到达时间,配送频率,订、发货周期,配送距离及范围适宜。 (4)用地条件 能够利用现有土地,设施、设备,同时具有将来扩建、技术改

3、造的条件,在用地投资等许可范围内,尽量不涉及或少涉及搬迁工作。,6,(5)法规及规划条件 符合当地城建、环保、规划等法规。特别是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省、市的物流规划等。 (6)管理与信息条件 距总部的距离较近,通讯及信息传递方便、快捷、故障处理及时,子项目之间能够形成信息网络。 (7)流通功能条件 (8)其他 职工聘用便利,上下班交通方便。 有良好的水文地质条件。 在地址区域内不限制冷冻、保温、防公害及危险品处理设备及设施。,7,一、配送中心的筹建,2、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1)单一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重心法;数值分析法 (2)多元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 运输规划法,8,(三)预测与分析配送中心选

4、址中所需数据 1、作业量 配送中心作业量主要有以下各项: 工厂至配送中心的运输量; 配送给顾客的配送数量; 配送中心的库存量; 不同配送路线的作业量。 这些数量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等有各种各样的波动,必须研究选址时应采用什么样水平的数据。另外除对现状数据进行分析外,必须设定设施运营后的预测数值。,9,2、费用 同配送中心选址相关连的费用有以下几项: 工厂至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费; 将货物配送给顾客的配送费; 设施及用地所需费用及其相关的人事费、业务费等。 关于和作业量及运距不相同,所需费用也不同,所以需按吨公里的成本进行分析,对于有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部分,最好是用变动费用和固

5、定费用之和进行成本分析。 3、其他 准备一份标有客户位置,现有设施的配置及工厂的位置等相关资料的地图,根据地图整理出各候选地的配送路线、配送距离等数据。另外,必备车辆、作业人员、装卸搬运方式、装卸搬运设备费用等也应同成本分析结合起来设定。 (四)研究配送中心选址中的约束条件 研究判断选址的障碍条件,10,二、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 (一)配送中心的宏观布局 1、辅射型(如右图1) 配送中心位于众多用户之中,商 品由配送中心向四周配送,形成辐射状。 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适应以下条件: (1)配送中心附近是用户相对集中的经济 区域; (2)配送中心靠近主要运输干线,利用 干线运输将货物运达配送中心,然后

6、再配 送到各个用户。但要尽可能避免逆干线配 送时不合理的对流运输的产生。,图1 辐射型配送中心,11,2、扇型(如右图2) 商品从配送中心向一个方向配送,形成 扇型。其特点是:商品有一定的流向, 配送中心位于主要运输干线的中途或 终端,配送中心的商品配送方向与干 线运输方向一致或在运输干线侧面。 3、双向辐射型(如下图) 用户集中在配送中心的两侧,商品从配送中心 向两个相反方向配送,形成双向辐射型。配送 中心靠近主要运输干线,配送中心的 商品向运输干线两侧配送。,图2 扇型配送中心,12,二、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二)配送中心的内部布局,图 配送中心内部布局基本型式,13,图 配送中心内部详细

7、布局,14,配送中心各作业单位面积作业量定额,15,配送中心结构示例1,16,配送中心结构示例2,17,二、配送中心的总体规划,(三)配送中心内车流的布置 配送中心的车流量很大,所以配送中心的设计必须包括“车辆行驶线路图”。一般采用“单向行驶、分门出入”的原则。配送中心的主要道路宽度较大,通常为4车道,甚至6车道,最小转弯半径15米。,18,(四)配送中心内部的设施构造 1、建筑物 (1)地面的负荷强度 配送中心建筑物荷载强度是由保管的货物种类、比重、堆垛、高度及使用的机械设备决定的,根据日本的经验,一般地面荷载如下所示: 单层建筑:2.53.0吨/平方米 多层建筑:一层:2.53.0吨/平方

8、米 二层:2.02.5吨/平方米 三层以上:1.52.0吨/平方米,19,(2)天花板高度 配送中心天花板的高度是由堆货高度和货架高度及托盘货物的高度所决定的,一般情况下,单层建筑物的高度:5.57米;在多层建筑中,一层高度:5.56.5米;二层高度:56米;三层以上高度:55.5米。托盘货物的高度一般为1.21.7米,其中1.31.4米的高度为最多。,20,(3)立柱间距 一般情况下,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X方向为6 12米;Y方向为9 12米;对于钢结构:X方向为6 12米;Y方向为9 21米等。 (4)建筑物通道 人行道:0.50.6米; 手推车道:1.0米; 叉车道(直角装载时) 重型平

9、衡叉车:3.54米; 伸长货叉型叉车:2.53米; 侧面货叉型叉车:1.72.0米 巷道堆高机通道: 堆高机直行:1.5米; 堆高机垂直作业:2.54.0米,21,2、卡车停车场 停车场面积 一般情况下,当车辆停止时,车与车之间的间距为0.51.0米。停车面积为:车体实际投影面积1.56倍。 卡车车道宽度 单线车道宽度:3.5米;双线车道宽度:7.0米 卡车回转区宽度: 2吨车:11米;4吨车:13米:5吨车(加长):18米:11吨车:20米;货柜车:33米。 站台高度 2吨车:0.7米:4吨车:0.9米:5吨(加长):1.1米:11吨车:1.3米;货柜车:1.4米。 遮雨棚高度与宽度 遮雨棚

10、距站台高度3米以上;遮雨棚宽度为5米以上。,22,任务二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目标:缩短补货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进货(1订货2接货 验收3分拣4储存),23,理货 和配货 (加工、拣选、包装、 组合或装 配),出货(装 货和送货),24,(一)接受并汇总订单 (二)进货 1、订货 根据订单查看本系统库存有无所需的现货若有现货则进入拣选流程;若无现货或不足,则向供应商订货。,25,2、接货验收 接货后签收,合格则进入分拣程序;不合格,则由供应商自行处理。 3、分拣 验收后,分门别类的分开或放到指定的仓位和场地,或进入加工和拣选程序。 4、储存 (三)理货和配货 1、加

11、工作业 初级加工:把原材料切割或截成一定尺寸的坯件;辅助性加工,如拴标签等;深加工:把蔬菜、水果等食品进行冲洗、切割、包装等作业。加工属于增值性活动。,26,2、拣选作业 思考:拣选和分拣有什么区别? 3、包装作业 4、组合或配装作业 把多家店铺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车辆上,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交通量。 (四)出货或送货 1、装车 批量较大的重商品都放在托盘上用叉车装车;散货或用吊车装车,或用传送设备装车。,27,配送中心一般实行混载(或同载)送货方式,应注意以下要求: (1)先到的送货点的货放在混载货的上面或外面,后到的放在下边或里面。 (2)要做到“轻上重下”,“重不压轻” 2、送货 利用自有车辆

12、或社会车辆,按照固定路线和时间送货,或灵活送货。,28,暂 存,分 拣,进 货,配 货,装 货,送 货,二、特殊作业流程 1、不设储存库 主要从事配货和送货,利用公共仓库来补货。在配送流程中没有储存环节,适用于生鲜食品配送。 其作业流程如下:,29,加 工,储 存,进 货,配 货,分 装,送 货,2、加工型配送中心 储存和加工占主要地位,由于流通加工多为单品种、大批量产品,因此进货量大,分类、分拣作业量较小。一般不设单独拣选、配货等环节而是把加工好的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户头划定的货位,并进行包装、配货。典型的加工型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如下:,30,储 存,分货,送货,接 货,3、分货型配送中心 以中

13、转货物为其主要职能的配送组织。在一般情况下这类配送中心在配货之前都先要按要求把单品种、大批量的货物分类,然后分别配送到用户指定的接货点。其作业流程比较简单。无拣选、配货、配装等环节。如煤炭、水泥、粮食等。其作业流程如下:,31,任务三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一、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 配送中心作为流通型组织,其组织结构可选择职能型、产品型和区域型三种类型。 (一)职能型组织结构 企业按职能划分部门,配送中心基本的职能是营销、储运和财务,还有一些如人事、公共关系和法律事务等辅助性职能。 这种组织结构可以维护高层管理者的权力和威望,更有效地利用人力,但是各专业部门容易形成本位主义,不考虑整体,

14、只忠实于本部门。,32,这种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外部环境比较稳定、采用常规技术的中小型企业,如专业配送中心和特殊配送中心。 (二)产品型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有以下优点: 减少市场风险,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有利于企业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的竞争。,33,其缺点是: 需要较多的全面管理能力的人员; 由于职能部门的重叠增加管理成本; 各产品部门权力较大,可能影响企业的同一指挥。 (三)区域型组织结构 按照区域划分部门,建立区域型组织结构。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地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可减少运输费用和时间。但存在同产品型组织结构一样的缺点。适合于综合配送中心。,34,二、配送中心

15、的岗位设置,配送中心,采 购 部,储 存 部,加 工 部,配 货 部,运 输 部,客 服 部,退 货 部,财 务 部,35,配送中心岗位设置举例,36,任务四 配送中心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管理,一、配送中心的组织管理 (一)信息组织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配送中心的信息流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在不同时段信息流量差别很大,这就要求利用计算机来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又出现了“物联网”这一信息形态。 1、销售管理系统 主要用来进行订单处理,若采用配销模式,还包括客户管理系统、销售分析与预测系统、销售价格管理系统、应收账款及退货处理系统。,37,2、采购管理系统 若采用物流模式,其主要功能是接受进货和验收指令;若是

16、配销模式,还包括供货商管理、采购决策、存货控制、采购价格管理、应付账款管理等系统。 3、仓储管理系统 包括储存管理、进出货管理、机器设备管理、分拣处理、流通加工、出货配送管理、货物追踪管理、运输调度计划等内容。 4、财务管理系统 5、辅助决策系统,38,(二)分拣组织管理 大型配送中心经常进行拆零配送和限时送达,所以一般都配置了自动化分拣系统,该系统包括 1、输入系统 商品由皮带或辊道输送机输入分拣系统 2、分拣信号设定设置 采用激光扫描的办法,对商品条形码进行扫描,以区分商品的配送信息 3、分拣传输设置 包括两部分:传送设置,即把混杂的商品自动分送到设定的分拣道口位置上;分拣配置,即把分拣的商品送入分拣道口,在上部接口处设置动力轨道,把分拣商品“投入”斜道,以暂时储存,等待装车运走。,39,(三)储存管理组织 (四)运输管理组织 运输部门是一个重要的部门,要与其他配送部门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