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44838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物流和供应链基础知识,2.1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2.2 物流管理 2.3 第三方物流 2.4 国际物流 2.5 供应链管理,2.1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2.1.1 物流系统的构成和模式 2.1.2 物流系统化 2.1.3 物流系统分析 2.1.4 流通加工 2.1.5 配送 2.1.6 物流信息,2.1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2.1.1 物流系统的构成和模式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环节所组成的,这些环节也称为物流的子系统。 在一定时间、空间里对物流系统所从事的物流事务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

2、其时间和空间的经济效应。,环 境,环 境,输 入,系统转换,输 出,物 流 系 统 模 式,输入: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输入,包括原材料、设备、劳力、能源等。 处理(转化):物流本身的转化过程,即从输入到输出之间所进行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活动中的物流业务活动。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物流业务活动及信息处理及管理工作等。 输出:物流系统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能,对外部环境的输入进行各种处理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产品位置与场所的转移,各种劳务,如合同的履行及其他服务等。 限制或制约: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仓库容量,装卸与

3、运输的能力,政策的变化等。 反馈:物流系统在反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的限制,不能按原计划实现,需要把输出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即使按原计划实现,也要把信息返回,以对工作做出评价。各种物流活动分析报告,各种统计报告数据,典型调查,国内外市场信息与有关动态等。,2.1.2 物流系统化 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的“5S”目标 服务性(service),快捷性(speed),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规模适当化(scale o

4、ptimization),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 物流系统设计要素P、Q、R、S、T、C 商品(products),商品的数量(quantity),商品的流向(route), 服务水平(service),时间(time),物流成本(cost),2.1.3 物流系统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各种替代方案的有关技术经济指标,得出决策者形成正确判断所必需的资料和信息,以便获得最优系统方案。,以整体为目标:以发挥系统总体的最大效益为准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针对不确定情况研究各种方案及可能结果 运用定量方法:以精确可靠的数字、资料为科学决断的依据 凭借价值判断:资料和客观环境不确定时,2.1.4

5、流通加工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生 产,用 户,流通加工,弥补不足,满足需求,衔接更好,2.1.4 流通加工 是生产加工在流通领域中的延伸, 也是流通领域为了更好地服务,在职能方面的扩大。 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 流通加工的目的:方便运输,方便用户,便于综合利用,流通加工的形式 钢板剪切流通加工 水泥流通加工 玻璃流通加工 自行车、助力车流通加工 服装、书籍流通加工 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流通加工 酒类流通加工,2.1.5 配送

6、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特点 “中转”型送货; “二次运输”“终端运输”; “门到门”服务 完全按用户要求,“配”与“送”有机结合,工 厂,用 户,进货,送货,有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无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主要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结点,2.1.6物流信息 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特点: 信息量大、分布广; 动态性强,信息的价值衰减速度快,及时性要求较高; 种类多,系统内部、系统之间及物流系统外相关信息。

7、,2.1.6物流信息,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输出,信息存储,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包装,装卸搬运,储存,运输,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及 废弃物流,管 理 层,控 制 层,作业层,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计划 系统,控制系统,运用系统,业务处理系统,数据库,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层次,2.2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活动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

8、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GB/T18345-2001 物流术语,2.2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内容:对物流活动诸要素进行管理 对物流系统诸要素进行管理 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 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管理 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 物流管理的特点: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以信息为中心; 重效率,更重效果。,2.2 物流管理,2.2.1 物流成本管理 2.2.2 物流服务管理 2.2.3 物流标准化 2.2.4 物流质量管理 2.2.5 物流库存管理,2.2.1 物流成本管理

9、物流成本: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流劳动和劳动的货币表现。 三个组成部分:物理性流通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物流信息传送的费用以及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物流成本计算的新方法物流ABC,定义:物流ABC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ABC即Activity-Based Cost,是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适合于物流领域的计算方法。,按投入要素类别计算 (传统方法) 人工费 场所费 设备费 =物流中心费 材料费 信息费 ,活动基准成本计算(ABC) 入 库 上 架 保 管 各处理量 =各单价 检 验 捆 包 ,物流成本

10、计算的新方法物流ABC,定义:物流ABC是一种新型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ABC即Activity-Based Cost,是活动基准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法),适合于物流领域的计算方法。,总订货量相同,物流服务差距,同样订货量,物流成本有很大差异,物流ABC的运用程序,1、明确导入 ABC的目的及对象 2、调查作业流程和物流中心布局 3、界定作业环节 4、计算 各作业环节的单价 5、确定费用分担比例 6、其他 ABC将传统成本计算中所无法看到的物流中心内部的“实态”用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 。,2.2.2 物流服务管理 定义: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 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11、 特点: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 用。 三个要素: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 (备货保证) 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输送保证) 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品质保证),2.2.2 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特性 1、从属性 根据货主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 2、即时性 伴随销售和消费同时发展的即时服务 3、移动性和分散性 对象为不固定的客户 4、需求波动性 需求在方式上和数量上多变 5、可替代性 一般企业可自营运输、保管,自营物流,2.2.2 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与成本的关系 1、服务水准一定,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改善 2、物流服务水准成本 3、物流成本一定,服务水准追求成本绩效 4

12、、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需要改变,2.2.3 物流标准化管理 定义: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 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术和工作方面 的标准,并按照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 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 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作业标准三类,2.2.3 物流标准化 物流技术标准:物流基础标准和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 物流基础标准: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 ISO 600400mm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运输车船;仓库;包装;传输机具; 站台;集装箱、托盘;

13、货架、储罐;信息,运输包装标准尺寸系列的制定方法 1、确定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由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 如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国际标准以12001000mm为主,也允许1200800mm和12001100mm。 2、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运输包装系列尺寸 以集装基础模数尺寸为基础确定包装系列尺寸,分割后得到的长和宽的尺寸要大于200mm。,运输包装标准尺寸系列的制定方法 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运输包装系列尺寸 例以12001000mm为基础 (1)整数分割 两个边长分别被整数1到6除,计算出各边的尺寸,运输包装标准尺寸系列的制定方法 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运输包装系列尺

14、寸 例以12001000mm为基础 (2)组合 两边长c和d之和为1000mm,2倍c为1200mm,用1到3整数除c和d,得到系列尺寸。,c,c,c,d,d,2.2.4 物流质量管理 定义:依据物流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了满足物流顾客的服务需 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实施计划、组 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 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生产者和用户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基本特点: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整体发展。 具体内容:商品的质量保证及改善,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工作质 量,物流工程质量,2.2.4 物流库存管理 定义:在物流过程中对企业存货的计划、组织、协

15、调和控制。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库存信息管理和决策与分析 目标: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库存费用; 在保证生产和供给的前提下,实现最小库存量; 缩短采购时间; 改善物品的搬运活动; 保证物品的库存安全; 提高仓库的有效使用率。,2.2.4 物流库存管理 库存结构管理 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 库存数量管理 零库存管理,库存结构管理 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成三类(A类为特别重要的库存;B类为一般重要的库存;C类为不重要的库存),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通常按库存物资占总库存资金的比例和占总库存数量的比例这两个指标进行分类。 ABC分类的库存结构,ABC分类的库存管理,“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 原则 压缩物资总库存量,缩减占用资金, 节约管理资源,使库存更为合理。,库存数量管理 储存(储备)定额法是企业常用于对库存数量进行控制的方法。库存上限称为经常储备定额,库存下限为保险储备定额 经常储备定额物资平均日耗量合理储备天数 保险储备定额物资平均日耗量保险天数,时间,经常储备定额(控制上限),保险储备定额(控制下限),储 备 量,零库存管理 在某种物资有充分的社会储备以及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组织的前提下,使该种物资在企业的库存量最小或为零的技术。 实现零库存的方式 1、协作分包方式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