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5538987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教学资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安阳地区医院呼吸科,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A型和B 型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特点。 3、了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机理。,概 述,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部分膨胀(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肺弹性减退及肺容量增大的一种疾病。,肺 气 肿,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一)病因 肺气肿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密切关系。 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亦可引起肺气肿。,吸烟者肺 正常人肺,(二)发病机理 慢性支气管炎

2、、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均可引起肺气肿、尤以慢性支气管炎为最多见。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分析肺气肿发病机理: 1.气体滞留肺内 2.肺泡弹性降低,组织结构破坏 总之,肺泡过度充气、持久膨胀、结构破坏、弹性回缩力下降、肺容积增大,导致肺气肿形成。,发病机制,感 染,内 因,(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可能与机体某些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腺体增加,粘膜增厚,分泌粘液,正常支气管,慢性支气管炎,正常肺泡,肺气肿,二.病理和病理生理,(一)肺脏的变化,1.肉眼:肺脏过度膨大,失去弹性,灰白色。,大体解剖 正常 异常,2.镜下:见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形成大泡,血供减少,弹性纤维网破坏。,3.病理分型: 小叶中

3、央型:终末细支气管/一级呼吸性支气管狭窄,导致二级呼吸性支气管呈囊状扩张 全小叶型: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所属终末肺组织扩张 间隔旁型 不规则型,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全小叶型,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正常肺HRCT,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正常肺HRCT,小叶中心性肺气肿 正常肺HRCT,小叶中心型 全小叶型,间隔旁型 肺大泡,三.临床表现,除有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体征外,尚有下列表现: (一)症状 1.早期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常在劳动、上坡、上楼梯时出现气促,以后在平地活动亦感气促,严重时静息状态亦有气促。持久性的气促是肺气肿重要症状。,咳嗽、咳痰等 逐渐加重

4、的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 (紫绀、头痛、 嗜睡、神志恍惚),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 肺顺应性减低、肺组织弹差、 小气道阻力增加。,大气道受累时出现阻塞性通 气功能障碍,肺泡扩大、回 缩障碍,使残气量增加。,肺气肿严重后使肺泡毛细血管受压、大量减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障碍,出现换气功能障碍。,2. 肺气肿病人感染后使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不足,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如出现呼吸衰竭,除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外,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相继出现如:紫绀、神志恍惚、昏迷等。,3.如发展至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于上腹剑突下可见收缩期心尖搏动,此处心音较心尖部明显等右心增大体征。,

5、体位: 上身前倾,两手支撑在椅上的特殊体位。,(二)体征 1.望诊可见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 2.触诊语颤减弱 3.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下降 4.听诊呼吸音减弱,桶状胸,四.实验室与辅助检查,(一)、X线检查 可见肺野透光度增强,膈下降,膈顶平坦,膈及胸廓运动减弱。,X线胸片检查,肺野扩大,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心界缩小。,(二)、肺功能检查: FEV1/FVC70%; FEV1 80%预计值。,(三)、血气分析 呼吸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动脉血氧分压(Pa2)下降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2)增高。在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pH值下降。,五.诊断,(一)原发病(主要是慢性支

6、气管炎)的存在。 (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三)肺气肿体征,诊断并不难。 (四)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理,临床上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为两型: B型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并较早的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等表现,显然B型易形成肺心病预后较A型差。但在临床上还有较多病人难以分型。,1.气肿型(红喘型、PP型):以肺气肿为主要表现,呈喘息貌,炎症表现不明显。 2.支气管炎型(紫肿型、BB型):以支气管炎症为主要表现,肺气肿病变较轻。易反复感染而致呼衰和右心衰,预后差。,(四)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理,临床上分为两型: B型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并较早的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等表现,显然B型易形成肺心

7、病预后较A型差。但在临床上还有较多病人难以分型。,继续进展,肺内毛细血管床减少,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生、硬化,管腔狭小,最终多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系指在无外伤或人为因素情况下,肺组织及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的胸腔积气和肺萎缩。突然加剧的呼吸困难伴胸痛、紫绀、呼吸音或消失)。 抵抗力低下继发感染,合并支气管肺炎。,六.并发症,治疗目的: 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能力。,七.治疗,治疗要点,消除和预防气道感染:应用有效的抗生素。 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应用舒张支气管药物。 控制咳嗽和痰液的生成:应用止咳化痰药 家庭氧疗:每天10-1

8、5小时持续吸氧能延长寿命,改 善生活质量。 呼吸肌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或缩唇呼气,增加膈肌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太极拳、呼吸操、定量行走或登梯练习。 手术治疗:局限性肺气肿或肺大泡可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减容手术、肺移植手术。,【腹式呼吸法】,目的: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方法:腹式呼吸法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初学时,以半卧位容易掌握。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增加呼气潮气量。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腹式呼吸法示意图,【缩唇呼气法】,缩唇呼气法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每分钟78次,每天锻炼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