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5538923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口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二语文考试说明: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中华礼乐的建构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到西周中叶,形成了覆盖政治、宗教、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的礼乐文明。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产生儒家学说的母体。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

2、。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数千年的中华历史表明,儒家思想只有根植于礼乐文明的地基之上才能根深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之情。至于仁和礼的关系,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指出礼乐是以人的真诚情感为基础的。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他同时又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礼为仁的前提。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但儒学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之学,因此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

3、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并非仅仅满足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爱好,而是为了通过揭示礼乐文明的精神,重振礼乐文明的生机。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中华礼乐文明以天为最高神明,其他各种自然与社会要素均被整合到天命和天道信仰之下,这种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天命和天道,是任何文化与信仰都不能否定且必然包括的。同时,儒家崇尚和而不同,反对单方面的强制,这打开了与各种外来文化沟通融合的大门。儒家是中华礼乐文明的主要阐释者和代表学派,但近代以来发生了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儒家推行社会教化的礼乐制度,被长期激进的反传统摧毁;另一方面,儒学以重建道德形而

4、上学作为主要目标,努力提高儒家思想的思辨性,使得传统儒学转变为哲学,在大大提升儒学思辨能力的同时,也使它离礼乐教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远。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儒家义理的哲学化其实是儒学在社会层面被否定和解构之詹的必然选择。而一旦脱离了与生活的联系,丧失了儒学思想借以栖身的礼乐制度,儒家也就从一种以天下体系为特征的文明形态,异变为一种只能满足少数人形而上学思辨兴趣的哲学理论,儒学本身也就丧失了其平治天下的恢宏精神追求,此种追求本来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神魂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建礼乐文明注定是一个漫长艰难的历程。当然,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

5、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摘编自赵法生重建礼乐文明需要什么样的儒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形成于西周中叶的礼乐文明孕育了儒家学派,为儒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B. 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学知行合一的特点,但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C. 孔子创立的儒学,与近代哲学化后的儒学,虽有相似之处,但功能与价值大不相同。D. 儒家的核心思想赋予了中华礼乐文明巨大的包容空间,使它能够涵融各种外来文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先指出礼乐文明的形成过程,然后论述它对儒学和外来文化的“母体”意义。B

6、. 文章三处引用孔子的言论,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C. 文章剖析了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为揭示孔子创立儒学的目的奠定了基础。D. 文章指出近代传统儒学向哲学转化的利弊,并揭示了产生这种转向的社会根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春秋时期没有出现礼崩乐坏的状况,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B. 孔子认为礼乐应根植于人的真情,这表明他对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持反对态度。C. 如果礼乐制度在近代没有被摧毁,那么儒学平治天下的精神追求就不会丧失。D. 让儒学重新融入社会基层,成为百姓日用人伦规范,是礼乐文明得以复兴的关键。【答案】1. B

7、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曲解文意,“礼是仁的实践途径”错误,根据原文在孔子那里,仁与礼互为前提。从心性角度而言,仁是礼的精神前提;从实践工夫而言,礼是仁的实践途径。这从逻辑学上看是悖论可知,可视为逻辑学上悖论的,是仁与礼互为前提,而不是礼是仁的实践途径。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8、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以偏概全,“简洁精当地揭示了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错误,文章三处引用了孔子的言论,在第三段,其中第一处仁者爱人并未揭示仁和礼之间互为前提、相互成就的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项说法绝对,“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学就不会建立起来”说法过于绝对。B项无中生有,周礼中的形式主义弊病错

9、误,从原文没有此种真情,礼乐就会走向形式主义看不出周礼中有形式主义。D项篡改文意,由原文“在此前提下,儒学能否重返乡村与社区,成为百姓日用的人伦规范,将成为礼乐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可知,是“在此前提下”, 即儒家礼乐本身也需要因时通变,向现代转型,是有条件的。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

10、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纽约时报1月2日报道,中国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着陆,此前从没有航天器曾在此着陆过。布朗大学的行星科学家詹姆斯黑德说:“这是国际上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的历史性一步,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未知区进行地表探测。”报道称,如果任务成功,就可以回答有关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的基本问题。例如,关于月球的形成和早期演化目前仍然存在一

11、些谜团,而这些谜团反过来又为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了线索。太阳系的早期历史是激烈的,那时,大型天体撞击岩石行星并留下陨石坑,有些陨石坑直径趯过600荚里。但是,能证实这个动荡的过去的大多数证据已经消失,被时间抹掉月球背面保持着其年轻时的原始记录,尤其是古代天体撞击月球表面的次数。珀杜大学的行星科学家霍根博士说:“太阳系早期的历史被锁在月球背面的岩石中。”(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1月3日)材料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嫦娥四号的成功落月,表明我们具备了全月球到达的能力,基本上可以到达月球任何一个地点。在科学任务方面,嫦娥四号将进行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

12、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吴伟仁解释说:“着陆器、巡视器将会考察着陆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我们会得到第一张月球地下的剖面图,还会探测着陆地区的物质成分、月壤组成等。与此同时,还将测出月球背面的准确温度。”此外,在月球背面开展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也备受关注。“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干扰,能够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100KHz1MHz射电天文观测空白,有可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日冕物质拋射和高能电子束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孙泽洲说。(摘编自冯华翩然落月背,再赴广寒约,

13、人民日报2019年1月4日)材料三: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围绕一些主要科学载荷,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对于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的测量在国际上属于首次,这是中国、德国合作的有效载荷,中方首席专家张珅毅研究员介绍,该载荷安装在着陆器上,核心目标是测量月球表面粒子基本辐射情况和危害程度。张珅毅告诉记者:“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因此深空中宇宙粒子时时刻刻会打在月球表面如果航天器在月球上登陆,会受到粒子的损伤和影响。那么载人登月之前,进行辐射环境的测量和辐射风险度的评估,能够为月球的开发和载人登月做好前期准备。”月表中子与辐射

14、剂量探测仪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是进行水资源的信息获取。张珅毅表示这个载荷具有中子测量的功能,因而能够推断行星表面或者内部是否含有氢资源。此外,该载荷还可以对日地间太阳风暴粒子加速和传播机制进行研究,也能测量月球表面的氧化铁含量,分析月球形成和演化过程。红外成像光谱仪红外成像光谱仪载荷副主任设计师徐睿介绍,该载荷由上海技物所研制生产。红外光谱仪是将颜色更加细分之后对每个很窄的带宽颜色进行成像,因而观测的尺度更加微观,可以看到月面0.1米分辨率的月表矿物特征,同时,还能够在红外波段对目标的光谱成分进行有效探测。徐睿告诉记者,紅外光谱仪是唯一一台器上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使用该载荷,利用太阳的被动

15、光源获取太阳光照下的反射光谱,可识别已获取光谱与何种物质匹配。(摘编自刘诗瑶嫦娥袖里揣了哪些宝,科技日报2019年1月4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月球背面保持着其年轻时的原始记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可为整个太阳系的历史提供线索。B. 作为唯一一台可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设备,红外光谱仪可以识别已获取光谱与何种物质匹配。C. 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将完成对月球更加微观的观测,可看到月表矿物特征。D. 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表明了我国已经具备了基本上能够到达月球任何一个地方的能力。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月球背面可以屏蔽电磁干扰,在这里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填补在地球和其他地方无法开展的射电天文观测的空白。B.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登月的任务是测量月球表面粒子基本辐射情况和危害程度,以及进行水资源信息的获取。C. 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能观察到40亿年前宇宙早期爆炸的暗黑地区的无线电波,将在行星际激波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D. 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之所以能推断月球是否有水,就是因为该载荷具有中子测量功能,能够推断是否含有氢资源。6. 请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月球着陆,会对人类的月球探测产生哪些积极的影响。【答案】4. B 5. C 6. 能够对月球进行背面环境探测研究;能够得到月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