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5538843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2019届高三高考语文压轴卷试卷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2019年高考语文压轴卷试题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部分一、(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孔子周游列国后,并未推销出自己的主张,又接连听到瑞兽麒麟被杀,得意门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剁成肉酱,他就像一棵老树连遭雪裹雷击,很快奄奄一息,唱起了哀歌:“泰山要倾倒了,栋梁要毁坏了,哲人要辞世了。”(果然/竟然),他不久就去逝了,弟子们举行了葬礼,于是有了眼前的孔子墓。孔子墓座落在孔林入口处西北面一座红垣环绕的院子里。一个直径二三十米的坟堆,高不过五米,前有孔子后代立的两座普通的石碑,碑前用泰山封禅石垒成的供案,大概是墓地唯一的奢侈物。以孔子的熠熠光环和崇高地位

2、,墓显得过于朴素,一时真有些(不可思议/匪夷所思)。但细想来,似又在情理之中。孔子死时其思想并未被统治阶级所接受,他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于是死不轰动,葬不(隆重/庄重)。随着孔子的地位在历朝不断攀升,孔子墓的周边添加了许多包装,如苍桧翠柏侍立的神道、气势宏伟的万古长春坊、端庄肃穆的至圣林坊,尽显高贵与排场。好在古人头脑没有过于发热,孔子墓核心部分基本保持了固有的面貌,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奄奄一息(yn) 红垣(yun) 推销B. 封禅(shn) 供案(gng) 去逝C. 熠熠光环(y) 苍桧(hu) 座落D. 奢侈(ch)

3、 长春坊(fng) 攀升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果然 不可思议 隆重B. 竟然 匪夷所思 庄重C. 果然 匪夷所思 隆重D. 竟然 不可思议 庄重【答案】1. D 2.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及字形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审读题干明确要求,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进行排除,如果遇到不太肯定的读音时,就用它多组词求证。A项,“奄”读音应为“yn”,B项,“供”为多音字,意思是供品或口述案情时读音应为“gng”,意思是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时读音应为“gng”,C项,“座落”应为“坐落”,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

4、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首先从词语的本意理解,然后结合词语的所在语境具体去把握其含义。果然:在这里作连词,表示假设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竟然:表示事情的发生出乎意料之外。孔子唱的衰歌表达的是一种悲观的情绪,如“哲人要辞世”,不久之后就去逝了,所以这里用“果然”。据此可排除BD。不可思议:表示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孔子圣人的光环以及他的崇高地位,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他的墓碑应该是肃穆庄重的,可实际情况却出乎常人的理解,此处应该用“匪夷所思”。故选C。【点睛】对字音字形的备考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去积累,比如

5、看新闻、听广播、读报纸等,毕竟这些场合下的读音和字形都是非常标准的,平时多听多看,对这块知识的积累会有很大帮助。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金庸继承了古典武侠技击小说的写作传统,又在现代阅读氛围中对这一传统进行了空前的思想革命与技法创新,形成了“新派武侠”风格,其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B. 随着城市的深入发展,一些走在前列的城市逐渐意识到以文化为根基的品牌建设对其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发展规划上逐渐着墨于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打造。C. 下地干活,父亲实诚又好逞强,不惜力气不耍刁,刨地,起垄,下种,锄草,在他极有力道的大手下,土地温柔和顺,像揉匀醒好的面团,他的劳作如行云流水一

6、般。D. 任何时候的取名,都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虽然说名字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然而大道至简,看似仅二三字的姓名,其所蕴含的学问,却是深浅高低,各有乾坤天地。【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B项,搭配不当,错在“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打造”,“文化内涵”和“打造”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D项,“乾坤”“天地”,重复累赘。故本题选A项。【点睛】掌握六类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语病的方法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

7、从感性上判断语句是否有毛病)、主干枝叶梳理法(先检查句子主干之间是否有语病,再检查修饰语和中心词、修饰语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有语病)、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结构造一日常用的句子,两相比较,从而判断原句是否有语病)。尤其是对出现标志性词语的句子的检查。1、否定词。多次出现“不”、“没有”之类的否定词,可能出现语病,即句子字面意义可能和要表达的意义正好相反。2、两面词。若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等两面词,该句子可能搭配不当。3、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等。4、介词。极容易出现语病。5、并列词组。常常犯有前后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5

8、、数词。容易造成歧义或与前后词语上矛盾。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出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专集,与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六艺”。B. 桑丘潘沙、拉斯蒂涅、弗罗洛是依次出现在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高老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文学形象。这些名著的作者依次为塞万提斯、巴尔扎克、狄更斯。C.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创作甘苦的自我感叹。红楼梦以“情重愈斟情”的感伤和“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末世感提高了它的艺术容量。D. “青衫不逢湓浦客,红袖漫插曹纲手”这两句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典故,“文起八

9、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柳宗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的解答,在平时的备考过程中要加强积累,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针对文化常识有时可根据具体的情节适当地结合文章的语境进行推断。A项,“六艺”不包括论语,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B项,弗罗洛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文学形象,而大卫科波菲尔中出现的文学形象是大卫科波菲尔。D项,“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副对联盛赞的人物是韩愈。故选C。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小寒与物候虽然在冰天雪地里,但先民们发现

10、,小寒时期阳能其实在增加。小寒时期会依次出现以下物候:首先是雁北乡,雁将避热而回,尽向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接着第二候是鹊始巢,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始所向也;三候雉始雊,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先民对大雁这种候鸟观察得十分仔细,大雁的行为也是古人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雁虽然还在南方过冬,但它们已经感知到阴阳的顺逆变化,阳气即将回升,雁群开始自南方往北飞回故乡。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中国南方过冬。冬去春来,它们又飞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在中国文化中,雁是禽中之 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

11、灵物,即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雁有仁心,一队雁阵当 中,总有老弱病残之辈,其他壮年大雁不会弃之不顾。雁有情义,雌雁雄雁相配,从一而 终,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 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 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 “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在古人看来即为礼。雁有智 慧,雁为最难猎获之物,落地歇息之际,群雁中会由孤雁放哨警戒。人们说,犬为地厌、 雁为天厌、鳢为水厌,即指它们机智警觉。雁有信,它是南北迁徙的候鸟。因时节变

12、换而 迁动,从不爽期,至秋而南翔,故称秋天为雁天。中国文化中很早就把雁当作文明的象征,古时有以大雁为礼物的惯例。周代开创的婚 姻礼仪,是礼仪的根本,而婚姻的六礼中,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 段,只有第五个阶段不必用雁,其他几礼都要用雁,即说明在中国人的观察里,“雁”这 种候鸟兼具社会对人们婚姻问题上需求的引义。到了第二候,虽然这时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喜鹊却会冒着严寒开始筑巢,准备 孕育后代。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 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它们的身影,可以说它们是很有人缘的鸟类。喜鹊常 成对或结成大群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

13、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中国人在鹊之 前加上喜字,明证喜鹊在中国人的眼中象征吉祥。民间传说鹊能报喜,故称喜鹊。画鹊兆 喜几乎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大为流行的风俗,齐白石、徐悲鸿等人都画过喜鹊。两只鹊 儿面对面叫“喜相逢”;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下树上 对望叫“欢天喜地”。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又叫“喜上眉梢”。中国人对 喜鹊的观察也非常早,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是成语鹊巢鸠占的源头。第三候中的“雉”是野鸡,在山中的野鸡也察觉到了阳气的滋长,开始鸣叫寻找同 伴。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能看到野鸡,但在古代,“雉”也参与了中国文化的经验和表达。 “雉”

14、善走,不能久飞,羽毛可做装饰品。诗经中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它 由矢和隹两字组成,矢为矢量,长度单位,表示本地方;隹为鸟,雉的本义是留鸟,特指野鸡。古人也因此把雉当作长度单位,长三丈高一丈的城墙为一雉。左传中说:“都城过百雉。”城墙则称为雉堞,谢朓有诗:“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节选自余世存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5.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大雁的习性是南北迁徙,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移,在迁徙的途中,它们表现出在人们看来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因而也被人们称为“天厌”。B. 在中国人的眼中,大雁是文明的象征,在中国传统的婚姻礼仪中,用雁来作为五礼之贽,这使

15、得大雁兼具有人们所需要在婚姻问题上的丰富含义。C. 喜鹊在中国人眼中是吉祥的象征,诗经中的“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和绘画中的画鹊兆喜都表达了人们对喜鹊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D.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雉”既指一种禽鸟,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也作为一种长度单位,如左传中“都城过百雉”。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小寒其实并不寒,因为小寒这个节气其实是阳能在增加,给人耳目一新之感。B. 文章论证大雁是人类判断节气的重要依据,大量引用了名言名句,非常有文化内涵。C. 文章将小寒节气中三种物候做了对比论证来分别表现对先民文化生活的影响有大有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可读性强。D. 文章在论述中采用总分的层次来安排内容,按照大雁、喜鹊、野鸡的顺序,分别论证了小寒时的三种物侯特征,使论述既非常清晰有条理。7. 下列诗句中,符合“小寒时期的阳能其实在增加”的表述的一项是A.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B. 冰簟银床梦不成,雁声远过潇湘去,碧天如水夜云轻,十二楼中月自明。C.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