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53827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单元质量评估(3)课时讲练通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100分钟 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旗帜(zh) 步履(l) 默契(q) 希冀(j) B.婆娑(sh) 雏菊(ch) 乾坤(qin) 派遣(qin) C.撰写(zhun) 偌大(nu) 一沓纸(d) 褴褛(ln l) D.铸造(zh) 颓废(tu) 横亘(n) 祷告(do) 【解析】选A。B项,“娑”读su;C项,“偌”读ru;D项,“亘”读n。,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毅然 黯然 赁屋 长歌当哭 B.浸渍 喋血 做揖 绿草如茵 C.解剖 潇洒 恶耗 逆来顺受 D.惨象 创伤 诡计 陨身不恤 【解

2、析】选A。B项,做作;C项,恶噩;D项,陨殒。,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被访专家对三月以来楼市出现的“小阳春”现象持 谨慎态度,对部分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造势卖房的问题微词 颇多。 B北京奥运会之后,王楠、张宁等体育界大腕纷纷退役,因 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中,已染指了几乎所有的冠军奖 杯,其进取动力也就丧失了。 C那位致力于“诗歌以及海子的研究”的同学,提供给我们 的只是视角飘忽不定而又刚愎自用、语言浅薄苍白的一堆不 忍卒读的字符。,D现在凭着坚强的毅力,他演绎了从名不见经传到全国总冠军的完美蜕变,让所有曾经轻视过和担心过他的人都张口结舌,刮目相看。 【解析

3、】选A。微词:隐晦的批评。B.染指:比喻分取非分 的利益,也比喻插手或参与分外的某种事情。应改为“获得”。C.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D.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应该 用“瞠目结舌”。,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的快乐是迈向成功的过程,而不是获得成功的一刹那。这就好比爬山的快乐,是在登山的过程中获得的。_ _因此能得到莫名的喜悦。 A.由于提升了境界,攀越了险阻,不断地开阔了视野,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 B.由于提升了境界,攀越了险阻,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不断地开阔了视野,,C.由于攀越了险阻,提升了境界,不断地

4、征服了山的崇峻,不断地开阔了视野, D.由于攀越了险阻,提升了境界,不断地开阔了视野,不断地征服了山的崇峻, 【解析】选D。按照“登山收获结果”的顺序理解文段,可知本题应选D。,5.(2010华中师大附中高一检测)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11月12日起,广东各地迎来了今冬以来最大的气温降幅。依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模式计算,此次低温寒冷灾害的影响程度为中等,为十年一遇。 B语文教学以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鲜明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本杂志的阅读主体,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C.电视剧蜗居从一般平民的视角,平实而亲切的叙述方式,触及到当代社会最敏感的房价问题,引发

5、了网友关于房子与爱情的讨论。,D2009年,武汉经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实现“V”型反转,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要比下半年低一倍多。 【解析】选A。B项结构混乱,可删去“的阅读主体,”或“面向”;C项搭配不当,介词“从”与其后面“叙述方式”不搭配,可将其改为“以”;D项不合逻辑,“低一倍多”说法错误。,6.(1)第一段中“这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3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1)_ (2)_ 答案:(1)似人非人的世界。 (2)一些人快要忘却“三一八”惨案了,写此文警醒世人。,7.选文中,作者写“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时用了

6、比喻的修辞手法。“大量的木材”与“一小块”分别比喻什么?(4分) 答:“大量的木材”比喻_ “一小块”比喻_ 答案:人类流血战斗付出的巨大代价;人类历史前进的成果。,8.作者引用陶潜的诗句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_ 答案:引用陶潜的诗句呼应了上文“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一句,表现了作者对烈士死难意义的有限度的肯定。,9.通过阅读选文,可知鲁迅对刘和珍等人请愿活动持怎样的 态度?这几段文字透射出作者写此文的用意是什么?(5分) 答:(1)对请愿的态度是:_(2分) (2)作者写此文的用意:_(3分) 答案:(1)不赞成这样的徒手请愿。 (2)一是警戒世人不要忘记请愿学生的死难

7、;二是表达自己 对这种徒手请愿的不赞成态度,因为这样做,除了丢掉性命之 外,意义不大。,10.文章第二段中说:“中国严肃而富于良心的作家心的深层都是压抑的。”联系全文,分析文章这样说的理由。(不超过30字)(4分) 答:_ 答案:因为这些作家关注着祖国和人民(或:忧国忧民),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1.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说:“他像一个把石头从山底推向山顶的人。”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_ 答案:是说路遥带着沉重的负担艰难地跋涉在人生之路上。,12.最后一段中,作者流露出了“愤然”的感情。联系全文,说说这种感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_ 答案:对夺去路遥生命的病魔的痛恨;

8、对才华横溢而英年早逝的路遥的痛惜;对社会亏待作家的不合理现象的痛心。 1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路遥身上表现出了哪些可贵的品质。(6分) 答:_ 答案:乐于助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甘平庸,在逆境中奋斗;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重视尊严和名声。,14这是一篇回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作者为什么用大段的文字写自己在国立翻译馆的办公室内寄宿的生活和在台城游荡观柳的情景?(4分) 答:_ 答案:写寄宿生活是为下文写梁实秋先生的接见和提携作铺垫;写台城游荡观柳不仅反衬了世态炎凉,人不如柳,更为下文写梁实秋先生的庇护起兴作比,同时前后呼应,结构完整。,15.文中说:“我的处境颇像旧戏中的秦琼,我心里琢磨的是怎样

9、卖掉黄骠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5分) 答:_ 答案:作者用了类比手法,意思是自己在穷困潦倒、无依无靠的处境中渴望被人发现或赏识。,16作者对梁实秋先生去台湾一事有一段评论,从中你可以看出季老持怎样的观点?请简要归纳。(5分) 答:_ 答案:(1)信仰是个人的自由,知人论世应实事求是。 (2)不能因与鲁迅有争论就受到全盘否定。 (3)学术文章功在海峡两岸人民。 (4)热爱祖国,定居台湾。(答出三点就可得满分),17.本文在写作上有何主要特色?并探究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6分) 答:_ 答案:朴素。探究要点提示:写平常事,道真挚情,功底深厚,达到文学的最高境界。,三、语言运用(15分) 18.

10、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当,请指出四处并改正。(5分)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告诉您:“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五周年了。让我们弹冠相庆吧。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贵网站从即日起到6月7日止开展以“新世纪中国与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助。对您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答:(1)将_改为_; (2)将_改为_; (3)将_改为_; (4)将_改为_; (5)将_改为_。,【解析】(1)“弹冠相庆”为贬义词,不合语境; (2)“贵”为敬辞,不能用于自身;(3)“要求”语气太 强硬,使用对象不当;(4)“

11、恳请”与后面的“希望”语意 重复;(5)“拙作”是谦称,用于别人的作品不当。 答案:(1)将“弹冠相庆”改为“共同祝贺”;(2)将 “贵网站”改为“本网站”;(3)将“要求”改为“诚 邀”;(4)将“恳请”改为“恳切”;(5)将“拙作”改 为“大作”。,19.请写出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主要历史人物。(5分) (1)韦编三绝_ (2)一鼓作气_ (3)乐不思蜀_ (4)纸上谈兵_ (5)指鹿为马_ 答案:(1)孔子 (2)曹刿 (3)刘禅 (4)赵括 (5)赵高,20.(2010漳州高一检测)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12月10日武汉晚报消息说,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故以后

12、,当地有关部门向外界公布,事故造成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受伤数据后更正为28人)。记者要求公布死亡学生的名单时,当地官员却以“死者名单不能公布。有的死亡学生祖父祖母现在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怕传出去后给老人打击太大”为由拒绝了记者的要求。,材料二:2009年12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吁请政府无情公布踩踏事故死亡名单”的文章,文中希望当地政府部门多考虑遇难孩子祖父母们对公平正义的吁求,“无情地公布死亡名单”!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3分) _,答案:(1)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踩踏事故死亡名单是否公布存在不同看法。 (2)我认为应该公布死亡者名单。我不知道当地有关部门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但以“给老人打击太大”为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事情已经发生,哪一个孩子的祖父祖母不是悬着一颗心呢?只有像中国青年报所说的那样加以公布,才能使没有遭遇不幸孩子的祖父母们放心,而不公布名单只能是无端地增加其他人的担心和痛苦。,四、写作表达(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人都面对着成长,成长是一个人终其一生不断跃进的过程。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我们的人生得以不断觉醒。比如责任意识觉醒,角色意识觉醒,生命意识觉醒,孝敬父母意识觉醒,人生价值意识觉醒,集体意识觉醒,国家意识觉醒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