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3476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讲义(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根本任务,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教学目的: 要求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最初探索中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正反两方面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着重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刻认识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认识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2、社会主义本质

2、论断的形成、特点和意义以及相互间的辨证关系。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第一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探索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 第二,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消灭商品货币。 第三,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 第四,

3、过渡时期的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一)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探索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域发展极不平衡的东方大国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有些不甚了了。” “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毛泽东 1956年,(一)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探索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1961年8月23日,在庐山工作会议第一天,毛泽东在中央

4、和各区负责人的会议上说:现在遭到了挫折和失败,碰了钉子,但还碰得不够,还要碰。再搞两三年看看能不能搞出一套来。对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不甚了了。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边建设边学习。搞社会主义,才有社会主义经验。“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探索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我国建国初期,由于缺乏经验,中国共产党照抄苏联模式,在恢复国民经济、保证重点建设和保障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五”期间,正是运用这种体制,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但苏联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国内出现许多新情况,尤其是苏联长期实行的高度

5、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领导与管理体制面临巨大挑战,社会主义建设比例失调的问题日益突出。,(一)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探索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在1955年底,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第一、科学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对待苏联经验有所学有所不学,有分析有批判地学。 第二、打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有自己的创造。 第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苏联经验为鉴:,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进入社会主义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探索实现马列主义

6、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2、1956年9月,党的八大路线的提出 3、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讲话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论述了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后来召开的中共八大确定了指导思想,作了理论准备。,(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的基本内容: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

7、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毛泽东称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二)中共“八大”前

8、后初步探索的成果,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2、1956年9月,党的八大路线的提出,讲话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是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独创性发展的又一突出例证。,(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3、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1957年2月

9、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3、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讲话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的矛盾. 特点: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阐明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两类矛盾的内容、性质、解决方法 。,3、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3、19

10、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及中共八大文献,集中体现了初步探索的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二)中共“八大”前后初步探索的成果,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表现和原因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1、规律的继续探索,(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表现和原因,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直至发展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正确看待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表现和原因,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直至发展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指导思想上 “左”的偏差表现在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阶级斗争化; 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造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1

12、955年,我国GNP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 1960年,我国GNP与日本相当,而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1、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直至发展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表现和原因,(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表现和原因,2、正确看待探索过程中的曲折和失误,由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些比较清楚,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我们党过去又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

13、所以,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遭受挫折的教训。,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一)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表现和原因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继续探索,(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继续探索,1、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继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 2、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3、我们党许多领导同志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

14、作用;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提出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不变质的思想;提出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提出“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战略构想;提出我国永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等。,(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继续探索,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是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 周恩来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

15、 朱德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等。 邓子恢提出了在农业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二)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继续探索,取得巨大成就,犯过严重错误,遭受重大挫折.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如何看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探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第二节,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 基本理论问题是,

1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 从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入手,不断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 (2)通过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原则的把握,逐渐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1)从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入手,不断对“什么不是社会主义”进行思考。 先后指出了十个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经验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1、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2)通过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原则的把握,逐渐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一)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