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33849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安全操作培训教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起重机安全知识培训,主讲人:徐*力,2016年12月15日,特种设备分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条,涉及生命安全 危险性较大,起重安全作业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起重机械在减轻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起重机械得到广泛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违规操作,致使其在作业中造成的伤亡事故也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安全操作,减少事故发生,需要操作人员熟知起重设备结构原理,相关的安全操作常识,要清楚那些是易发生的事故,如何采取防范措施,保障生命及财产的安全。,确定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录范围的原则,一、设备的危险性原则,特种

2、设备的目录范围应该是潜在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重大经济损失和较大社会影响的设备。 二、工作的连续性原则,根据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历史和现状,原劳动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颁布有关规定, 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制定特种设备目录应当考虑当今世界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通过颁布专项法律、授权专门机构实施国家强制性专项安全监察、监督的设备。同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及时制定并发布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目录也是按照WTO的规则,建立贸易技术壁垒的需要。 四、社会共识原则。,起重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起重机械是主要工业行业的“骨干”,一、起重作业易发生的事故 二、我公司近年来发

3、生的起重事故 三、我公司车间起重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目录,一、起重作业易发生的事故,1、脱钩 2、钢丝绳发生断裂 3、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 4、吊物坠落 5、发生碰撞 6、触电 7、指挥信号不明或指挥不当 8、吊物下站人或在吊物下工作 9、斜拉工件 10、工件紧固不牢 11、工作前未检查起重机行走范围内障碍 12、起重事故发生的规律,1、脱钩,(1)起重作业人员在吊运作业时,吊物下降过快,造成脱钩; (2)吊运工件时,工件不稳,吊钩在控制摇摆,在摇摆过程中,由于离心力作业,甩出工件,引起脱钩事故; (3)行车因操作不稳,紧急起动、制动,易引起沟通惯性废除; (4)斜拉斜

4、吊,造成吊钩滑脱;,2、钢丝绳发生断裂,(1)使用前未对钢丝绳进行检查,使用有缺陷的钢丝绳; (2)钢丝绳选用型号与重物重量不匹配; (3)吊运时严重超负荷; (4)钢丝绳不合格。,3、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制动器、缓冲器、行程限位器等)是各类起重机不可缺少的,因不及时检查或检修,起不到保护作用,或者违规操作等原因造成一系列事故。,4、吊物坠落,起重机在吊运物品时,重物突然坠落,一般会击中人的头部和腰部,上部肢体,极易将人砸死,事故是惨痛的; 在生产区域,声音嘈杂,地面人员听不到指挥,不能迅速避让。,5、发生碰撞,重物在吊运过程中,因刹车、行车间碰撞等原因,造成重物在空中悠

5、荡,极易撞到设备或其他工件引发事故,撞击力量大,一般后果比较严重。,6、触电,一般是室外作业,汽车吊等设备,对周边作业环境不明,造成吊臂触碰电线或高压线。,7、指挥信号不明或指挥不当,作业现场起重信号不明,易使操作人员错误判断或错误操作,而引起的严重后果。主要是多人指挥或指挥错误。,8、吊物下站人或在吊物下工作,1、在物体起吊后不平衡,将重物放下重新起吊,有部分起重工特别是青年人怕麻烦,图省事,违章站在重物上以求平衡,一旦发生紧急制动或剧烈振动时,站在重物上的人会随之跌落,以及被挤伤; 2、人员在起吊的重物下停留或作业。,9、斜拉工件,斜拉工件能引起较大的事故,与竖直起吊比较,斜拉的钢丝绳的张

6、力会很大,增加危险性,工件会在水平方向产生移动,造成突然摆动造成设备或人员挤伤,引发安全事故;,工件捆扎紧固不牢,极易造成起吊过程中坠落,引发安全事故,10、工件紧固不牢,11、工作前未检查起重机行走范围内障碍,起重机在运行前,要先观察周边的运行环境,看周边是否有作业,影响运行,轨道上是否有障碍物,上下层起重机是否有影响等情况,以防发生碰撞或撞击等事故。,12、起重事故发生的规律,1、生产任务繁重 2、生产现场狭窄混乱 3、作业刚刚开始时 4、临近作业结束下班时 5、工作计划不周详,或临时增添新任务 6、工作中出现差错,重新做时,起重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年龄段分析: 1、18-30岁 精力充沛,

7、接受新事物快,易冲动,好冒险,经验不足,最易出事; 2、31-45岁 精神稳定,有一定的经验,自我控制能力强,不易冲动和冒险,通常较少出现事故; 3、46-60岁 部分机能开始衰退,反应迟钝,手脚较慢,易产生麻痹思想,易出事故。,二、我公司近年来发生的起重作业事故,1、上下层起重机碰撞事故,上下层起重机是我公司发生概率最高的起重机操作事故,每年都在10起以上,以下层车撞上层车居多,主要原因为:(1)操作作业时不看周边环境,作业习惯和意识差,麻痹大意;(2)远程操作;(3)作业完后,上层起重机不取吊具,吊钩不上升到位,制造隐患。,我公司由于厂房结构特点,上下层行车的间距一般都很小,如超大直径盾构

8、车间,上下层车最小间距只有200mm, 这就要求养成好的操作习惯,启动车前,先观察周边情况,看下周边是否有行车,你的行车的作业区域的上层行车吊钩是否升到位(观察到位指示灯),在作业时时刻留意周边情况,及时采取措施。,2、远程操作造成的碰撞事故和人员伤害事故,远程操作起重机,易造成较大的伤害事故,没有近距离检查周边情况,不了解附近人、物的情况,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我公司大多数起重机是遥控操作,给一些人员留下“远程操作起重机的机会”,这些年来,由于远程操作起重机给我造成的“惨痛的教训”,同时有大量的险性案例。,3、同层起重机的碰撞,同层间的起重机碰撞,主要原因的就是两车间接近,仍然不减速,操作

9、行车直接冲过去,我们在两车间一般都装有光电限位,主要就是限制速度,在位置接近时达到减速作用,但如果是在接近位置仍然快速行走,很容易就冲过限位,造成碰撞;根据近年来发生的情况主要原因是:(1)“远程操作”;(2)操作过程中,不抬头看车,只顾与别人聊天; 同层车发生碰撞,一般都会损坏起重机的安全机构,如:安全尺被撞变形,安全限位被撞坏。 在操作过程中不管是接近同层还是不同层起重机,要提前减速慢行。,4、吊钩冲顶,吊钩冲顶事故是比较严重设备事故,造成的伤害比较大,轻的将钢丝绳撞坏,严重的会将 动、定滑轮撞变形,甚至会将钢丝绳撞断,造成吊钩坠落。一般发生的原因是:升钩时不看,快到位了也不减速,多次冲击

10、会造成吊钩上限位结构发生变形,进而造成限位失去作用。 近年来我们公司发生多起冲顶事故,其中最严重一次造成吊钩坠落。所以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接近限位时要慢速(最低挡)操作。,5、钢丝绳脱槽,造成钢丝绳脱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斜拉歪吊”,行车的吊钩的角度一般要保持在15。 脱槽,造成钢丝绳相互挤压,受力会造成钢丝绳散股、断股,甚至是崩断。 有的卷筒槽沿棱边处也将钢丝割断。,6、溜钩造成工件坠落,溜钩:是起重机在吊装作业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故障,表现的现象为在工件吊起后,起重机制动不起作用,抱闸抱不死,工件自行下滑,轻则缓慢下滑,重者快速坠落,造成工件本身,以及下方的人和物受到伤害。,7、钢丝绳(吊具)

11、断裂、变形、断股、磨损,钢丝绳出现变形、断股、磨损的主要原因为: 1、在吊装物品时出现突然起吊和停止,动载荷远大于静载荷,造成瞬间钢丝绳受力增大,易发生钢丝绳断股、崩断事故;特别是在对工件翻身时,对起重机和钢丝绳的冲击力比较大,最易发生崩断事故; 2、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锈蚀、碰伤、划伤、在使用中出现过度挤压、拉伸、弯曲等情况。,为防止事故,在钢丝绳使用前要养成检查的好习惯,杜绝有问题的钢丝使用到生产。在日常作业注意以下要求:,1、严禁新钢丝绳直接进行重载、高速运行作业,必须在钢丝绳低速、中载运行磨合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重载作业,; 2、严禁出现钢丝绳跳槽,会产生挤压、变形、扭结、断股、

12、断丝等情况; 3、严禁钢丝绳与其他物品产生摩擦,摩擦发热会造成钢丝绳出现脆断; 4、严禁钢丝绳过载使用,以及受到冲击和震动。(注意:作业过程中速度越低安全系数越高),8、作业过程中吊具断裂,吊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变形等事故,是我公司出现较多的事故类型之一,根据对以往事故情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过载使用吊具,(小马拉大车) 2、使用存在问题的吊具,如使用断股、断丝的钢丝绳,使用被割破的吊带,变形的卸扣等; 3、吊具受到冲击,作业过程出现突然加速和停止,使吊具出现受到动载荷的冲击。,针对以上原因在作业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选用安全系数高的吊具和起重机; 2、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业前对

13、吊具和起重设备进行检查,排除隐患后再进行作业; 3、作业中要低速慢行,避免出现冲击,造成吊具受力成倍增加; 4、加强对起重知识的学习,了解常用吊具的特性,和吊装方式。,9、永磁起吊器 脱磁,永磁起吊器常见的事故是在使用过程中与所吸附的工件脱开,造成工件坠落。根据永磁起吊器特性发生原因主要为 : 1、脱磁,磁性减弱, 2、使用过程中受到冲击,造成工件脱磁坠落; 3、工件表面有杂物,未清扫干净,影响吸附效果; 4、工件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磁性减弱;(工件温度不得超过80) 5、永磁起吊器的销子长时间使用,造成磨损未进行更换; 6、永磁起吊器吸附的手柄未扳到位,使用中手柄未锁死。,三、起重机存在的故障

14、隐患,1、安全装置失效 2、突然断电 3、制动失效 4、短路 5、起重机间的碰撞 6、各结构连接螺栓松动 7、轨道螺栓松动 8、各运动部件润滑不良 9、过载使用,三、起重机存在的故障隐患,1、安全装置失效,起重机的各安全装置主要是:各限位器、超载限制器,和一些附属装置如缓冲器、安全尺、光电限位开关等。 其主要作用是,避免起重机在超载、超限的条件下运行,保障起重机的运行安全。,2、突然断电,起重机在作业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超载、超限使用,触动安全保护装置; 2、供电系统由于电压、电流异常出现跳闸; 3、电气元器件、保险等出现烧坏等。,三、起重机存在的故障

15、隐患,3、制动失效,起重机的制动分为电力制动和机械制动: 电力制动: 主要用在大小车行走 机械制动:主要是用在起升机构 制动失效,就是失去刹车,不能按照控制及时停止。,4、短路,短路分为强电系统短路和弱点系统短路(控制系统) 强电系统一般有保护开关,出现断路就会出现跳闸,如果出现控制系统短路,所发出的控制指令信号就会混乱,失去控制,易造成事故。,5、起重机间的碰撞,6、各结构连接螺栓松动,起重机长时间使用产生的震动,会造成各部件的连接螺栓松动,如不及时检修会造成故障发生,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要定期对各连接部件螺栓检修紧固。,7、轨道螺栓松动,起重机长时间使用产生的震动,会造成轨道压紧螺栓松

16、动,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紧固轨道的压紧螺栓。,8、起重机的运动部件润滑不良,起重机各运动部件由于润滑不良造成各运动部件磨损,进而引发安全事故,主要运动部件为:大小车轮,联轴器等,9、过载使用 起重机过载使用,主要是重量超限使用,冲击载荷等,造成的影响主要是电机过载烧坏,抱闸、钢丝绳、吊钩受损等。,四、起重机安全操作要求,1、遵守“十不吊” 2、起重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十不吊 (1)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 (2)斜牵斜拉不准吊 (3)被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 (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6)埋在地下物不准吊 (7)机械安全装置失灵不准吊 (8)现场光线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10)易燃易爆物品不吊,2、起重机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持证上岗操作。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工作前严格检查吊索具,确保所使用的吊索具符合安全使用标准。严禁超负荷使用吊具。 3、多人操纵要有专人负责指挥,统一信号。如遇操作者看不清指挥手势时,应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