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5533621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9.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资料(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Health education in community,本章结构,1.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念 卫生宣教与健康教育的区别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区别 2.健康教育模式 优先模式 健康信仰模式 3.社区健康教育程序 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4.健康教育的策略 5.健康教育的形式,科学家预言:未来医学是预防医学和自我保健医学的时代。 一位好医生不能仅满足于在临床上治好几百、几千个病人,而更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让千千万万的人少得病、不得病。 洪绍光形容健康教育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威力是:“翻天覆地”、“惊天动地”。,为遏制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等西

2、方国家曾将重点放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上,结果昂贵的代价虽能挽救个别人的生命,却无法免除病人的痛苦和控制不断上升的发病和死亡率。面对沉重的医疗负担,决策者和医务界将重点转向了人群的健康教育,转向了人类完全可以控制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结果取得了惊人的结果。,殷大奎实现六个转变,控制高血压,荷兰、美国等国通过健康教育使慢性病发病率下降3050%;澳大利亚开展健康教育使该国跻身世界上国民健康水平最高的国家行列之中。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与健全健康促进体系是医学模式改变后的最佳选择,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

3、式,以消除危险因素,更好地促进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卫生宣教与健康教育的区别,卫生宣教 健康教育 目的 普及卫生知识 建立健康的行为 方法 单向交流、灌输 双向交流、计划、实施、评价 相关知识 医学、预防 医学、预防、教育学、心 理学 对象 接受(不易测量) 接受、执行、评价效果 护士 传授 计划、指导、传授等,健康促进的涵义,WHO: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生存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美国健康教育学家格林:“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

4、综合体。” 包括了健康教育及能促进行为与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相关政策、法规、组织的综合。,社区健康促进,社区健康促进 是以居民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范围内,培养健康意思,促进建立健康信念,广泛参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社区卫生状况,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健康促进的策略,1986年首届国际健康大会通过的渥太华宣言明确指出,健康促进涉及五个主要活动领域: 创造支持的环境; 加强社区的行动; 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发展个人技能;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异同 (重点),健康教育学习知识 理解信念 改变行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 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和行为干预,制定公共卫生政策,个体

5、行为的能动作用,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多部门合作,工作特点,主要政策,概念,、,、,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教育及促进成功范例 健康澳大利亚,“健康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健康促进工作的目标,其中“控制吸烟”就是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87年,维多利亚政府颁布的烟草法规定:提高烟价,增收烟税。从烟税中提取 5作为“维多利亚健康促进基金会”的基金。这项每年达2200万澳元的经费主要用于促进人民的健康和疾病预防。 事实证明:该州男性吸烟率已从1988年的32下降到1993年25.6;女性吸烟率则由29下降到24.8;且肺癌的死亡率亦呈下降趋势。 这一模式是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健康行动,已为澳大利

6、亚广泛采用。有关评估研究证实:健康促进的成本 - 效益相当高,仅戒烟一项,支出为 1900 万澳元,而效益高达 21000 万澳元。,健康教育及促进成功范例 芬兰的北加里里曙光,芬兰,经济繁荣,国民生活富足,但冠心病年死亡率却高达 800/10万。老师问学生,谁家因冠心病失去了父母?竟有1/3的孩子举起了手。严峻的形势促使政府下决心,聘请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到发病率最高的北加里里地区指导冠心病社区防治。 10年后,男性烟民从50%下降到33%;吃黄油的人从90%下降到20%左右。 之后,奇迹出现了,北加里里男、女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下降了24%、51%。全国范围内死于冠心病者下降了44%;冠心病死亡

7、率下降了49%。 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被称为照亮了心血管病预防之路的北加里里曙光,为许多国家仿效。,健康教育及促进成功范例 中国首钢模式,1969-1971年,对10450名首钢职工进行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为8-12%;年发病率为1.2%;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37.4/10万;死亡率为93/10万;即每年有100-150人发生脑卒中。 20年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饮食限盐(6克以内/人天),戒烟(无烟车间、无烟厂区、无烟家庭、无烟单位),减体重,高血压病人系统管理。 1990年后,首钢职工年发病率降为0.65%;平均血压水平未随生活水平提高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40-50%。 19

8、94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广中国的首钢模式。,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健康相关行为数据,据调查,我国死亡率居前位的 疾病中,有的患病人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所致。 人体内具有抗癌、防癌的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其活性明显受生活方式所影响。癌症80都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所以肿瘤学上有“生活方式癌”之说。,经多年研究最近科学家指出:,生活不规律患消化性溃疡可能性比生活规律的人高倍以上; 如每周很少运动或不参加,则患肝病危险可高二、三倍; 每日吸烟则患消化性溃疡可高倍以上,患心血管疾病可高倍以上; 不吃早餐比坚持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可高倍以上; 每日喝次以上咖啡,则腰痛发生可能性可高倍以上;

9、 经常遭受精神刺激,则患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可高倍,患心血管疾病可高倍; 每天无限度摄取食盐则患心血管疾病可高倍。,不良的生活方式(WHO),1、吸烟 2、饮酒 3、滥用药物 4、体育活动少 5、高热量和多盐 6、轻信巫医 7、社会适应不良 8、破坏生物节律,良好的行为生活模式WHO,1、心胸豁达、情绪乐观 2、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3、生活规律、善用闲暇 4、营养适当、防治肥胖 5、即不吸烟、也不饮酒 6、家庭和睦、适应环境 7、与人为善、自尊自重 8、爱好清洁、注意安全,健康相关行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 2.预警行为 3.保健行为 4.避开环境危害

10、5.戒除不良嗜好,促进健康的行为健康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 2.致病行为模式 3.不良疾病行为 4.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健康行为测评表,健康的“1234”生活方式:,一个中心:健康; 两个基点:小事糊涂一点,对人大度一点; 三大快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四块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1)知信行理论 (2)健康信念模式 (3)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知信行理论 (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 KABP或KAP),知信行是知识、态度、信念和

11、行为的简称。 知信行理论模式见图。 知识信念行为,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之间只存在着因果联系,并不存在三者间的必然性。 必须以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念作为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从而达到行为转变。,案例,例如,吸烟作为个体的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已存在多年,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定式。要改变吸烟行为,使吸烟者戒烟,首先需要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知knowledge)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 (信attitude-belief)这标志着吸烟者已有动力去采取行动。在知识学习、信念

12、形成和态度转变的情况下,吸烟者才有可能最终放弃吸烟(行practice )。,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有:,信息的权威性,权威的信息号召力大说服力强。信息的可靠性和说服力越强,态度转变的可能性越大; 传播的效能,传播的感染力越强越能激发和唤起教育对象的情感,有利于态度的转变; “恐惧”因素,恐惧使人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但需注意恐惧因素若使用不当,有时会引起极端反应或逆反心理; 行为效果和效益,这是很有吸引力的因素,不仅有利于强化自己的行为,同时常能促使信心不足者态度的转变。,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以下几方面因素: 1对疾病威胁的认知 (1)对

13、疾病严重性的认知 (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2对预防性健康行为益处和障碍的认知 3.对自我效能的认知 4.修正因素:指的是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案例,例如,某人从电视和报刊上看到有关锻炼的信息 ,使他想到自己需要锻炼。他还记得上健康教育课时得知体育锻炼对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性,他知道自己比其他人更易得冠心病,因为他有家族史、不良饮食和轻度高血压,他得出结论自己是冠心病的易感者。 基于上述因素,他充分认识到必须十分关注自己的冠心病问题。 他知道如果坚持体育锻炼,将有助于延缓冠心病的发作,一旦发作也会提高自己的生存率, 但是也感到在繁忙的工作中要花费很多时间去锻炼确实不容易,况且还有雨天、活动场所等

14、问题。 所以他现在必须权衡利弊关系,决定是否要锻炼。,修正因素,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对疾病严重性的认知,对行动好处的认知,对行动困难的认知,健康教育模式,格林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 1980年 由林格( Green )等人提出 第一阶段 社会方面的诊断:个人或社区主观界定问题,以生 活质量为基本为考量 第二阶段 流行病学方面的诊断:人口统计状况 第三阶段 行为方面的诊断:健康行为开始的早晚,频率,品 质,消费等 第四及第五阶段 教育方面的诊断:主观因素,促成因素,强化 因素 第六阶段 健康教育管理诊断:评估支持健康教育的资源与条件 第七阶段 健康教育的评价:教育过程,内容,结

15、果的评价,社会环境 社会政策 社会与经济 社会文化 卫生服务系统特征 资源情况 人群生活质量,社会环境 生活质量,健康,社会政策 社会服务,卫生政策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社会诊断,社会政策 社会服务,卫生政策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社会负担加重 生活质量下降,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年 龄 性 别 家 族 史 糖 尿 病 吸 烟 高脂饮食 酗 酒 肥 胖 缺乏锻炼 精神紧张 高 血 压 血压未监测,主要疾病或健康问题 疾病或健康问题主要规律 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 高危人群及特征,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行 为 诊 断,行为因素,吸 烟 缺乏锻炼 血压未监测 高脂饮食,环 境 诊 断,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 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影响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 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 促成因素 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强化因素 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知道吸烟害处产生戒烟愿望,环境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行为因素,戒 烟,控烟环境,戒烟技术支持,单位禁止吸烟 同事反对吸烟,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管理诊断 组织内分析 组织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