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少年中国说》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532075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少年中国说》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少年中国说》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少年中国说》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少年中国说》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少年中国说》人教(部编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少年中国说(节选) 导学案设计课题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有气势。背诵课文。3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4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2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的朗读音频。(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

2、、设置情境,引入课题(用时:3分钟)1.播放歌曲男儿当自强,组织讨论:我们身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当下应该怎样做?2借“100多年前,梁启超就曾提出少年强则国强”引入课题,板书课题。3讲解“说”: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4交流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1.倾听歌曲,讨论交流感受:少年当自强。2齐读课题。3汇报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交流什么是“说”。4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在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作背景的同时,重点让学生懂得“查找资料”是学习课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0分钟)1.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2指导自读课文,自学生字。3检查生字认

3、读情况。(1)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一泻汪洋鳞爪飞扬百兽震惶奇花初胎地履其黄美哉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看书听音频,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扫清识字障碍。3(1)同桌互相考一考,注意倾听生字的读音。(2)开火车认读,小组交流理解词义。4分自然段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指导“鳞”的读音。2重点引导学生读好第2自然段,读正确的同时,读出节奏和气势。三、品读第1自然段(用时:17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自主理解第1自然段的意思。(1)边读边想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的意思。2

4、探究“少年中国”的含义。3引导学生总结表达上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4引导背诵。1.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2(1)用横线画出关键字词: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2)交流理解“少年”与“中国”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关系。3(1)自主读文,揣摩第1自然段表达的特点。(2)再读一遍,想想自己有什么感受,体会表达的作用。(3)齐读,读出感情。4利用第1自然段表达上的特点,进行背诵。1.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容易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在读中理解这一自然段的意思。2探究“少年中国”的含义时,要教给学生方法抓关键词。四、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指名读。泻

5、潜试胎皇履疆2引导观察字形,探究如何写好生字。3指导学生书写。(1)指导写好带三点水的字。(2)指导难写字“履”。4巡视书写,组织展示评价。1.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2(1)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2)汇报交流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3(1)观察三点水的写法。(2)注意“履”的笔顺规则。4(1)每个字写两个。(2)相互评价书写情况。教师指导书写生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及书写特点。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泻鳞惶胎履哉2回顾第1自然段内容。3指名朗读课文。1.开火车读生字,

6、把字音读正确。2(1)齐声背诵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的意思。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重点要放在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上。二、品析第2自然段(用时:20分钟)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第2自然段的大意。(1)熟读第2自然段,看看能读懂哪句话。(2)结合查找的资料理解难句。(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获,解决疑难。2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探究每句话的象征意义。(1)想想少年中国和所比喻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2)揣摩其中的象征意义(可以借助查找的资料),作好批注。3总结第2自然段读后的总体感受。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1.按照自学提示展开学习。(1)利用查找的资料理解第2自然段。(2)

7、小组合作,先交流自己能够独立理解的句子,然后共同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句子。(3)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汇报学习成果。2探究象征意义:“红日初升”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乳虎啸谷”和“鹰隼试翼”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德的中国少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描写了少年中国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表现了少年无比广阔的前景。3自由总结:(1)多是四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2)少年中国特别美。(

8、3)运用了许多比喻句,写得形象生动。(4)排比句,充满强烈的赞美之情和自豪感。4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气势。1.在学生自学前一定要让学生读好自学提示,掌握方法。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注重巡视,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2由于第2自然段比较难理解,所以课前要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学生探究时如果遇到困难,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三、体会情感,赞美祖国(用时:10分钟)1.引读第3自然段,赞美祖国: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少年。2引导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1.在第2自然段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自豪感。2在朗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体会,表达出自己的赞美之情。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情感上。四、今昔对比,激发情感(用时:7分钟)1.引导交流:梁启超期待的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呢?2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指导背诵全文。3表达训练: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此繁荣富强,你打算怎么做?看视频想做法。1.(1)自由汇报自己所知道的中国今日的辉煌成就。(2)谈谈自己的感受。2尝试背诵全文。3动笔表达后进行展示。这一环节重在情感的激发,应引导学生在交流和表达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