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526967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道德与法治》 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2018年春季统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网络培训讲义精要。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编写思路: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框架设计,以生活为经,以学生的内在发展为纬,以每册相对集中的核心教育主题的方式隐含与教材内容的设计中,各册单元的逻辑安排,由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交织组成。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是“奠基公共意识”。奠基公共意识,聚焦共有和共享。“共有”除传统所有权意义上的公共财物的拥有外,还包括人人都有共同享用的生活时间、空间和事件。这是人的共通性的一种体现。全册围绕这一主题划分了四个单元,分别从节假日、班级、公共场所、家乡四个方面来完成学生公共意识的

2、启蒙。第一单元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我们的节假日”,针对学生刚刚过完上学后的第一个暑假这一事实,和9月份节日相对集中的社会生活现实,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合理安排、积极度过较长时段的假日生活。 本单元共四课,分为假日和节日两部分。前两课讲假日,核心是如何过好闲暇时光,学会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后两课主要讲节日,选择两个我国的重要节日“国庆节”“中秋节”,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生活中节日的不同的风俗与文化含义。本单元建议教学8课时。第 1 课 假期有收获课标解读:愉快、积极的生活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与同学分享自己假期生活的收获。(2) 学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假期生活,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

3、自己长时段闲暇生活的意识;(3) 体会用心过、有计划地过生活所带来的快乐。要点把握:旨在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与同学分享自己假期生活的收获,学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假期生活。教材解析:(一)第一课时2、3页安排为第一课时。本课时的核心问题:用心过,有收获。分三个板块:自然场景、多元角度交流,分享,展示、归纳提升。编写意图: 1.合理安排自己长时段的闲暇生活。2.规律作息,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3.能在成人帮助下制定自己的生活小目标,并努力实现。重点:回望生活,感悟到用心过才能有收获。教学提示:1.在回忆、交流中分享暑假的快乐时光,感受暑假生活的丰富多彩。2.多元展示,关注学生对生活的细

4、心观察和领悟方面的成长。教学建议:假期生活大转盘(二)第二课时4、5页安排为第二课时。本课时的核心问题:有打算,不忙乱。分别从合理安排,时间为序,劳逸结合健康生活,反思自己改进生活四个方面入手。旨在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假期时间,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教学建议:设计情景表演:谁的假期生活方式更好,为什么?他们的假期生活,你认为哪里需要改进,提出你的建议。教学提示:1.合理利用范例,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思考,感悟道理。2.学会过有计划的生活。(三)绘本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大胆融入,善意相处教学提示:小组合作,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理解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体验(图:从兴

5、奋到孤独再到快乐),伙伴间彼此接纳、友好交往,共同成长。第2课 周末巧安排课标解读:愉快、积极的生活教学目标:(1) 知道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明白珍惜时间的意义;(2) 能结合自己生活的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周末,学会与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具有管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3) 分享自己的周末计划,能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也能与家人、老师、同学商量,寻求解决方法。要点把握:旨在让学生学会安排生活中短时段的闲暇时间。教材解析:(一)第一课时:。 6、7页为第一课时。第6页教材为我们编排了故事范例和家校互动的活动记录表。教学建议:分享交流“我的周末收获多”。第7页教材以开放的话题“这样可以吗”导入

6、,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安排。编写意图1.合理安排自己日常短时段的闲暇生活,作息规律2.能够在成人帮助下制定自己的生活目标,并努力实现 重点:结合自己生活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周末生活,作息有规律。教学提示:1. 调查助于反思、改变生活状态;2. 避免作出简单的好与坏的道德判断。(二)第二课时: 8、9页为第二课时。“怎样安排更精彩”引导学生多角度提出建议,选择周末所做的事情,提出提升周末安排质量的具体做法。重点:交流巧妙安排周末的好做法,并尝试制订合理的计划。教学提示:鼓励学生做周末计划,并积极和家长沟通,予以落实。(三)绘本小故事:小宝,不可以教学提示:1.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进

7、行开放性讨论,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哪些是真的不可以,哪些是可以商量的;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学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尝试把不可以变成可以,安排好周末生活。第3课 欢欢喜喜过国庆课标解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教学目标:(1) 知道国庆节是新中国的诞生日,了解新中国诞生的革命人物故事;(2) 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懂得尊重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仪式,并在日常行为上有所体现;(3) 理解人人都在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国家是大家的,劳动者是值得尊敬的,为国家的强盛而自豪。要点把握: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懂得国庆节的含义和由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教材解析:(一)第一

8、课时10、11页为第一课时。“新中国的生日”以拟人化的手法导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进行基本常识法治教育,初步树立国家意识。重点:了解新中国的成立,知道国家标志,初步理解国家标志的神圣性和崇高性,初步建立国家意识。教学提示:1.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观看电影,邀请有战争经历的前辈现场讲述战争及英雄故事等。2.引导学生开展实践调查。资源分享(二)第二课时12、13页为第二课时。核心问题“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强调关键词“庆祝”“共同”。分别从四个内容:共同欢庆、家国情怀、活动形式、身边普通的劳动者来了解国庆节期间各行各业劳动者都做些了

9、什么,作为国庆献礼。(三)绘本小故事:这时应该怎么办教学提示:1.设计几个跟国旗有关的场景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国旗。2.明确国旗和国徽是必须被尊重和爱护的,不可以破坏、践踏。要依法尊重、爱护国旗、国徽。第4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课标解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理解中秋节团圆的文化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2) 积极参与秋天里的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3) 懂得敬老爱老,了解多民族生活,热爱多民族生活;(4) 初步具有观察、探究的兴趣。要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中秋的团圆内涵,亲身体验中秋节独特的气息,感受和

10、了解文化的内涵和多元性。题目点明中秋节的意义:团聚、思念。教材解析:(一)第一课时14、15页为第一课时。核心问题:“我们这样过中秋”,从身边的中秋习俗说起,了解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情结,聚焦中国人的文化味道。编写意图1.反思生活经验,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节日氛围。2.在生活的细节处体会节日的文化与道德意义。3.懂得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节日,同一节日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过法。 重点:理解传统节日的含义,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情。教学提示:1.调查了解自家过中秋节的方式及家人的情感;2.课前收集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课上交流分享。开放性话题:古诗词中的月教学提示:1.以诗词的方式说明赏月思亲是

11、中秋节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情结。2.以“我也来说一句”这个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在朗读和创编、续写儿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中秋文化的理解和情感。提供给孩子们一些资料,让他们有更为直观的感受,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情愫。(二)第二课时16、17页为第二课时。核心问题:“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体现多元文化,知道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传承敬老尊老,继承优良传统;了解少数民族节日,知道多民族国家多样民俗风情、节日特色。重点: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懂得尊老敬老;通过少数民族的节日,初步理解文化的多元性。教学提示:做好课前准备,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多种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分享。绘本小故事:重阳节教学提示:1.通过对话,使学生了解重阳节、敬老节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2.从身边小事做起,表达敬老爱老之意。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做到敬老爱老。尊老敬老过重阳,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落实在行动,形成家风,传承美德。祁县第三小学 温淑娟 20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