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题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526687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路分析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路分析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路分析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路分析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题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空1分或2分)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为 B 电路。(A分布参数 B集总参数)1-5.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方程或线性微积分方程,则这类电路是 A 电路。(A线性 B非线性)2-1.电压的单位是 B ,电流的单位是 A ,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D ,能量的单位是 E 。(A.安培 B.伏特 C.伏安 D.瓦 E.焦耳 F.库仑)2-2.某元件功率为正(),说明该元件_B_功率,则该元件是_D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2-4.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在开关K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 A 。A. 10W ,10W B. 10

2、W ,8W4W4W16W16WKabC. 10W , 16W D. 8W ,10W2-5.电位的单位是 A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 E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C ,电荷的单位是 F ,电流的单位是 B 。(A.伏特(V) B.安培(A) C.伏安(VA) D.瓦(W) E.泛尔(Var) F.库仑(C))2-7.独立电源有 A 和 B 两种。(A.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源)2-8.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A ,在高频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B 。(a.短路 b.开路)2-9.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是指电压、电流 B 一致。A.实际方向 B.参考方向 C.电位降方向 D.大小2-10.两个电容C1=

3、3F,C2=6F串联时,其等效电容值为_D_FA9 B3 C 6 D22-11.某元件功率为负(),说明该元件_A_功率,则该元件是_C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2-12. 图示(a)电路中端电压U为 A ;(b)图中U为 B 。A. 8 V B. -2 V C. 2 V D.4 V13 V 5 V UU+5V-1W3A4A (a) (b) (a) (b)2-13. 已知图b中的US1 = 4 V,IS1 = 2 A 。用图b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a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 。 (A. 6 A B. 2 A C. 2 A) 图a图b2-14. .电 容 器 C 的

4、端 电 压 从 0 升 至 U 时,电 容 器 吸 收 的 电 能 为 A 。(A. B.C. )2-15. 下图所示 电 路 中 A、B 两 点 间 的 等 效 电 阻 与 电 路 中 的 RL 相 等,则 RL 为 C 。 A. 40 W B. 30 WC. 20 W D. 60W 2-16. 在下图所 示 电 路 中,电 源 电 压 U = 6 V。若 使 电 阻 R 上 的 电 压 U1 = 4 V,则 电 阻 R 为 B 。(A. 2 WB. 4 WC. 6 W)2-17.电感L是 BC 元件,流过电感的电流 F ,电感上的电压 E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

5、能跃变 F.不能跃变)2-18.流过电感的电流具有连续性,因此 B ,电感具有记忆 D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2-19.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A ,容量足够大时在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B 。(A.开路 B.短路)2-20.求下图U C ,(A.16V B.4V C.10V),A元件是 A (A.负载 B.电源),该元件是 A (A.消耗 B.产生)功率。2-21. 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D 。 A.1A B.2A C.3A D.4A 22.图示电路中,流过元件A的电流I C ,该元件在电路中 A 功率A. 吸收 B.发出 C.2A D.-2A 2-23.

6、 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为 A 。A. 2W B. 6W C. 8W D.10 Wab12W3W3W2W2W2W15V5W1Ab4W1W2Wa3-1. 图示电路中节点a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B 。A. 8Ua2Ub=2 B. 1.7Ua0.5Ub=2 C. 1.7Ua0.5Ub=2 D. 1.7Ua0.5Ub=23-2. 图示电路中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为 A 。A. 11Im13Im25 B. 11Im13Im25 C. 11Im13Im25 D. 11Im13Im25 5V6V+_+_8W6W3WIm1Im23-3.列网孔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B 才列方程式。 A. 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7、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3-4.列节点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C 才列方程式。 A.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3-5.列网孔方程时,互电阻符号取 A ,而节点分析时,互电导符号 C 。 A.流过互电阻的网孔电流方向相同取,反之取 B.恒取 C.恒取3-6.理想运放在线性运用时,同相端电压与反相端电压,可认为是 C ;而同相端电流与反相端电流,可认为是 A 。 A.等于0 B.等于无穷大 C.相等3-7. 在有 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电路中,可以列出独立KCL 方程和独立KVL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8、 D 。(A. n ;b B. b-n+1;n+1 C. n-1 ;b-1 D. n-1; b-n+1)3-8. 某电路的图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C 。A. 该电路独立的KCL方程为4个B. 该电路独立的KVL方程为2个C. 该电路的图是连通图,它的一个树具有3个树枝,3个余枝D. 利用回路电流法求解该电路,需要列出4个独立回路电流方程 4-1. 下图电路中,Is = 0 时,I = 2 A , 则 当Is= 8 A 时,I 为 C 。(提示:Is = 0 时,该支路断开,由叠加原理考虑) A. 4 A B. 6 A C. 8 A D. 8.4 A4-2. 图示电路中2电阻的吸收功率P等

9、于 B 。 (A.4W B.8W C.0W D.2W )4-3.应用叠加定理求某支路电压、电流是,当某独立电源作用时,其他独立电源,如电压源应 B ,电流源应 A 。(A.开路 B.短路 C.保留)4-4.戴维宁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 B 和内阻 C 连接来表示。(A. 短路电流Isc B. 开路电压Uoc C.串联 D.并联)4-5. 诺顿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 B 和内阻 D 连接来表示。(A.开路电压Uoc B.短路电流Isc C.串联 D.并联)4-6. 求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内阻时: (1)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法,应将电压源 B 处理,将电流源 A 处理;(2)

10、外加电源法, 应将电压源 B 处理,电流源 A 处理;(3)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法,应将电压源 C 处理,电流源 C 处理。(A.开路 B.短路 C.保留)5-1. 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B 倍。(A. B. C.)5-2. 一个交流RC并联电路,已知IR=6mA, IC=8mA,总电流I等于_B_A。A14 B10 C2 D.6 5-3. 一个交流RC串联电路,已知UR=3V,UC=4V,则总电压等于 C V。 A. 7 B. 1 C. 5 D.3 5-4. 一个理想变压器,已知初级电压为220V,初级匝数N1=660,为得到10V的次级电压,则次级匝数N2为 C 匝。 A.50 B.40

11、 C.30 D.205-5. 如下图,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W 的 电 阻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B 。(A.2 sin314t A B.2 sin( 314t+30 ) A C.2 sin( 314t30 ) A)5-6. 表示交流正弦波特征的三要素是 ACE ,求瞬变过程的电压、电流表达式的三要素是 BDF 。(A.快慢(,f,T) B.初始值y(0+) C.大小(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 D.稳态值y() E.相位 F.时间常数())5-7.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Y形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_B_倍。(A 1 B C D )5-8. 已 知 某 正 弦 电 压 的 频 率 f = 50 Hz ,初 相 角j=30,有效值为100 V,则 其 瞬 时 表 达 式 可 为 D 。 A. u = 100 sin( 50t+30 ) V B. u = 141.4 sin( 50pt+30 ) VC. u = 200 sin( 100pt+30 )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