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19933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4.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6套含答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6套期中检测卷(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是 1sB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162 mC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5 dmD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 02(3分)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 B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D地震波都可以被人耳听见3(3分)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说法中最佳的选

2、项是()A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D选用分度值更大的尺进行测量4(3分)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5(3分)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9和 38.6,那么下列两次测温后的数据正确的是()A36.9和 38.6 B37.5和38.6

3、C36.9和 37.5 D37.5和 37.56(3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B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7(3分)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 A、B、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 AC 的中点。小车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C小车 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 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4、小车 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AB 段的平均速度8(3分)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ABCD9(3分)如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乐谱与歌词,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小玲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小玲的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振动幅度逐渐增大C我们听到小玲的歌声,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D小玲的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km/h10(3分)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

5、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1(3分)如图所示,表示光从空气中射向玻璃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是()ABCD12(3分)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 st 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 vt 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 2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 5 s 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13(3分)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

6、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二、填空作图题:本大题共9小题,第1419题每空1分,第20题每小题4分,共31分14(4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图的读数依次是 , , s, cm。15(4分)小敏在表演二胡时,二胡声是通过 传递过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有经验的瓜农可以通过拍拍西瓜听听声音来辨别西瓜的生熟,这是利用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这说明声波能传递 。16(3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 5.32cm、5.34cm、5.

7、335cm、5.35cm、5.53cm,其中错误的是 ,无意义的是 ,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17(5分)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 热量,使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滴或 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18(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她将实验记录填写完整:(1)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发现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时,距音叉远近不同的同学听到音

8、叉发声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19(6分)(1)如图甲所示,小焯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的 (填“虚像”或“实像”)。(2)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速度是描述物体快慢的物理量。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乙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20(2分)

9、如图所示,a、b是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发光点S。21(3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5分,第22题7分,第23题6分,共18分22(5分)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其沸点是 水沸腾时看到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瓶口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形成的。(2)此时小明又想“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于是他移走酒

10、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丙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 。23(7分)如图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2)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A”“B”或“C”)。(3)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是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BC段该物质处于 态,DE段是 过

11、程。24(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1)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2)实验中为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眼睛应在 (选填“A”、“B”、“C”或“D”)位置。(3)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镜中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为验证像的虚实,小明在蜡烛B处放上光屏,眼睛从 (选填“A”、“B”、“C”或“D”)位置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像。(5)经过三次实验,小明记录物与对应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验证

12、更多的实验结论,他应增加的实验测量仪器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题4分,第25题8分,共12分25(4分)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多少秒?26(8分)晓军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晓军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晓军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晓军从家到万达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参考答案1A解析: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A符合实际;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

13、162cm=1.6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远低于0,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C 解析:地震波主要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地震波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地震波是次声波,不能被人耳听见,故D错误。故选C。3.C 解析: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个硬币的厚度;由于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不易直接测量,若直接测量则误差会很大;故A错误;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不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枚硬币的厚度很小,

14、不易直接测量;故B错误;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是最佳方案,采取累积法,总厚度较大,易测长度,误差较小;故C正确;选用分度值更大的尺进行测量会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故D错误.故选:C。4A 解析: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航天员和飞船座舱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飞船座舱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和太空中的云朵(地面上的发射架、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太空中的云朵(地面上的发射架、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选:A。5B 解析: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甩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则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6.9和 38.6,那么两次测温后,他的记录数据是37.5和38.6,故B正确。6C 解析: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A错误;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