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1916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8/20,1,第五讲,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2019/8/20,2,WHO(谁有资格选择) THEORY(依据什么) WHAT(选择什么) HOW(如何组织),关于课程内容,问题,2019/8/20,3,一、课程内容的选择,2019/8/20,4,1、中小学课程源流,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课程 人文主义课程的衰落 机械技术、自然科学的引进而导致的课程改造 现代人文课程的出现 宗教、道德课程与公民、社会课程 体育 劳作在课程中的新作用与手工课程的确立 艺术学科(音乐、绘画)的复活,2019/8/20,5,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胡适先生的启蒙之书,2019/8/20,6,

2、陕西的由来,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陕”指陕西,中国官方钦定的新华字典这样解释“陕西”我国的一省。至于“秦”,前者释义有二:一为姓,一特指陕西;后者则更干脆:陕西省的别称。“陕”“秦”有何联系呢? 在卷一行政区划与地名部分,一眼便看到了“陕”“秦”二字并置的画面,编者释“陕”曰:“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2019/8/20,7,据历史记载,秦于公元前390年置陕县,公元前225年,魏被秦所灭,陕县归秦,隶属三川郡。西汉时,陕县

3、归弘农郡。北魏于公元487年置陕州,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陕县均属陕州。清在1724年升其为直隶州,1913年废州置县。在胡适、茅盾他们使用该书时,因有“陕州”存焉,所谓“陕”,即指该地,不会让人再做他解。 即使到了现代,陕州也一直存在。因为有“陕州”的存在,人们总是容易辨认陕西的来源的。 1957年三门峡大坝蓄水,陕州城悉数淹没,古陕州被水库城市“三门峡市”所替代,唯一的遗存“陕县”成为该市管辖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因为这一系列变故,陕西之“陕”变得不可捉摸。,2019/8/20,8,2019/8/20,9,2019/8/20,10,2019/8/20,11,2019/8/20,12

4、,法国中小学语文,课文从公元前古希腊荷马的伊利亚特到20 世纪60 年代的作品, 可以说都是名家名篇( 很多都是节选),占到课本选文总量80% 以上; 较大部分是法国作品,也包括一定数量的外国作品。比如法国的夏勃多里昂、拉辛、福楼拜、左拉、巴尔扎克、雨果、缪塞、莫里哀、司汤达、都德、拉封丹等以及古希腊的荷马、欧里庇得斯、英国的笛福、,2019/8/20,13,俄国的托尔斯泰、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斯坦倍克和爱伦坡、智利的聂鲁达等作家的作品都选入了课本。 至于中世纪的英雄史诗、16 世纪的狐狸列那的故事、17 世纪的古典戏剧、18 世纪的启蒙哲学、19 世纪的小说诗歌、20 世纪的新小说等都是教材

5、中不可或缺的经典内容。 法国不仅要求依据经典、标准高质量选文,而且课本的选文数量非常大。如初中二年级的课文达90 篇, 课外读物90 篇。,2019/8/20,14,美国GINN 语言教学大纲语言( 第八册)初中二年级八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交流”,单元提示就围绕生活中交流的需要设计为这个单元学习词的功能,用你的思考把词组成句子, 把句子组成段落和书信。你可以学到怎样制定计划、写作和编辑, 以便帮助你高效清楚地进行交流。 ,2019/8/20,15,并依此为目的编选出相关课文, 如: 交流的功能 使语言起作用 段落的计划 写作和编辑 商业信件和表 商业信件: 陈述某个问题 写商业信件和

6、信封等。 ,2019/8/20,16,第二单元主题是 通知, 单元提示设计为“ 分享信息需要技巧”。在这个单元你将学习收集事实,使用关键词和短语。通过使用复合主语和动词, 你可以加强你的成句能力。通过选择代词和动名词把句子变成段落。当你计划和写作、编辑新闻报导、特写时, 你将会分享信息。你还可以成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2019/8/20,17,其相关课文是记笔记、会谈与写引语、新闻报道和特写、计划、写作和编辑一篇新闻报道、计划、写作和编辑一篇特写、编导新闻广播等; 其他单元主题分别是 表现、报导、创作、劝说、想象、分析等,都依据单元提示配置了相应的课文。,王晓霞:国外及港台地区初中语文教材选

7、文标准观比较研究,学科教育2004(3),2019/8/20,18,2、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膨胀)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意识形态,2019/8/20,19,3、哲学家、教育家的理论论述,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课程(?) 人文主义课程的衰落 机械技术、自然科学的引进而导致的课程改造(?) 现代人文课程的出现(?) 宗教、道德课程与公民、社会课程(?) 体育(?) 劳作在课程中的新作用与手工课程的确立(?) 艺术学科(音乐、绘画)的复活(?),2019/8/20,20,社会因素,学生因素,知识因素,课程,要

8、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改造主义,实用主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经验自然主义,建构主义,2019/8/20,21,第二次作业,试比较经验自然主义、实用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2019/8/20,22,二、课程内容的组织,2019/8/20,23,二、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内容的选择 (curriculum selection) 课程内容的组织,2019/8/20,24,1、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助材料) 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载体 教科书不等于课程,也不是课程内容的惟一来源。,2019/8/20,25,2、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

9、、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2019/8/20,26,3、课程内容的来源与取向,课 程 目 标,社会发展需求,学习者需求,学科发展,课 程 内 容,2019/8/20,27,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学科知识 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学习者的经验,2019/8/20,28,学科(知识)取向:课程选择,最主要的一种课程选择取向。 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都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19世纪上半叶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表征了自那

10、时以来课程选择的主导倾向。 如何处理科学、艺术、道德的关系? 如何处理技术教育? 可言述知识教育与不可言述知识教育(波兰尼),2019/8/20,29,可言述知识教育与不可言述知识教育,波兰尼 ,个人知识 ,许泽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2019/8/20,30,当代生活经验取向:课程选择,被动适应论(博比特与查特斯) 主动适应论(杜威、社会改造主义) 超越论(后现代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解释学、社会批判论等哲学思潮影响),2019/8/20,31,被动适应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准备 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2019/8/20,32,主动适应论,个人与社会是

11、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 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2019/8/20,33,杜威的儿童观及其课程观,制作的兴趣(最基本) 语言社交的兴趣; 研究与探索的兴趣; 艺术的兴趣。,手工制作类的内容: 如木工、金工、缝纫、烹调、园艺等; 语言社交类的课程内容: 如游戏、俱乐部、表演等; 研究与探索类的课程内容; 如历史研究、自然研究、专业化活动研究等; 艺术类的课程内容,如乐队活动、乡村音乐会等,2019/8/20,34,超越论,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两类主体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群体主体,它和社会的其他群体主体(政治,经

12、济和文化等)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交互主体关系; 学校课程是社会生活经验,主动选择其,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不断建构新的社会生活经验。,2019/8/20,35,学习者的经验取向:课程选择,学习者是课程主体 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 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经验,2019/8/20,36,课程内容的组织,连续性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顺序性每一后继内容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 整合性横向联系,2019/8/20,37,直线式与螺旋式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直线式与螺旋式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2019/8/20,38,直线式

13、与螺旋式,直线式:课程内容按照逻辑直线前进。 适合于理论性较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 螺旋式:学科结构在课程中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螺旋式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学科的基本原理准则和概念以智育上可行的方式尽可能早地教授,并在以后各年级中不断使之拓宽加深,周而复始(布鲁纳,教学过程)。,2019/8/20,39,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从学习理论角度提出 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深度) 。 横向组织以发展心理学从人的成长过程的角度提出 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

14、据,组织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 (综合性、广度),2019/8/20,40,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2019/8/20,41,三、课程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22-350,2019/8/20,42,三、课程实施,涵义 研究价值 基本取向 基本模式 影响因素,2019/8/20,43,2、课程实施的研究价值,了解课程变革的实际 理解课程变革的原因 对课程实施结果做出解释,2019/8/20,44,3、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fidelity orientation ) (计划的课程) 相互调适取向(mutual adaptation orientation ) (修改的课程) 课程创生取向(curriculum enactment orientation ) (创生的课程),2019/8/20,45,4、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2019/8/20,46,5、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富兰(四因素): 课程变革的特征 学区的特征 学校的特征 外部环境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