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1811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论述(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20008年12月3日,2,第八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经济危机,本章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认识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把握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把握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规律;认识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3,第八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 经济危机,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4,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5,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一、社会

2、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1、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社会资本是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2、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的运动的区别 (教材86页) 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 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 既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6,3.社会总产品(社会总商品资本):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4.社会总商品资本的流通 GW-P-W 生产消费 (GW -P-)WG g 个人消费,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7,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

3、品,8,6.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大理论前提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原理 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C+V+M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原理 (1)社会总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第部类 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第部类,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9,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10,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为什么分析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2、假设条件 两个阶级 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 供求平衡 没有对外贸 没有技术进步 m=100% 商品价格和价值一致且不变 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假定:整个社会在一年内生产的商品总价值为9000亿元。

4、 其中:第部类产品价值为6000,第 部类产品价值为3000, 两大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都是41,m=100%,11,4.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一、第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二,第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2,4.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v+m)= c 上述公式可派生出: (c+v+m)=c +c (c+v+m)= (v+m) +(v+m),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3,一、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 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三、两大部类积累的辨证关系,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

5、4,1、含义: 2、两者关系 (1)前者是后者的出发点 (2)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提高 (3)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经济发展阶段与扩大再生产方式的演变 (1)工业化初期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 (2)工业化中后期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一、外延扩大再生产与内涵扩大再生产,15,1、实现资本积累的条件 货币积累:货币储存到一定的数量 实物积累:要有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教材92页) (v+m) c (c+m-m/x) (v+m/x) (m/x:个人消费, m-m/x:积累)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16, 4

6、000c + 1000v +1000m=6000 1500c + 750v + 750m=3000 5500c+ 1750v+ 1750m =9000,17,第二年初,两大部类社会资本的构成如下: 4400c+1100v=5500 7900 1600c+ 800v=2400 社会总资本由原来的7250增加到7900,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第二年生产出的社会总产品是: 4400c+1100v+1100m=6600 9800 1600c+ 800v+ 800m=3200,18,第三年初,两大部类的资本构成是: 4840c+1210v=6050 8690 1760c+ 880v=2640 假定其他

7、条件不变,扩大再生产继续进行,第三年的社会总产品是: 4840c+1210v+1210m=7260 10780 1760c+ 880v+ 880m=3520 以后各年的扩大再生产依次类推。这就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19,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基本条件 (v+v+m/x)=(c+c) 派生条件 (c+v+m)=(c+c) + (c+c) (c+v+m) =(v +v+m/x) + (v+v+m/x),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20,21,(一)两大部类积累的辨证关系 1、两个部类必须同时具有积累的物质条件 2、两个部类的积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3、两个部类的积累规模互

8、相制约 (二)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教材94页) 前提: 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三、两大部类积累的辨证关系,22,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社会生产的周期性 三、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四、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23,阅读后总结:,1、经济危机的表现: 2、经济危机的实质: 3、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4、经济危机的深刻根源:,24,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经济危机的表现: 2、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3、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的介入 首先

9、,危机的可能性来自商品形态变化本身,来自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时产生的买卖两个阶段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买卖脱节就包含着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 其次,危机的可能性来自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而产生的债务支付连锁关系的破坏。,25,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4、深刻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社会生产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表现 2、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即时而激化、时而缓解。,26,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社会生产

10、的周期性,3、周期的四个阶段 危机阶段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 高涨阶段 4、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条件:固定资本的更新 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再生产摆脱危机提供了物质条件 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条件,27,28,案例,题目: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总结:1.战后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是什么? 2.战后经济危机出现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29,三、二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1、危机频繁,在生产周期缩短; 2、世界经济危机由非同期性转向同期性; 3、危机的严重程度降低,阶段性特征淡化 4、生产过剩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存“滞胀”,30,四、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

11、盾,首先,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其次,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 最后,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31,本章重点难点,(一)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态的统一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 (三)循环和周转的关系 (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和意义 (五)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 (六)社会总资本运动的特点 (七)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所依据的两个理论前提 (八)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九)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周期性,32,本章重点难点,(二)教学难点 1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

12、的核心问题 2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及三大交换关系 3两大部类积累的辨证关系 4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33,本章知识点小结 1、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补偿,在实物上的替换。 2、研究总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 (v+m)= c;派生的两个条件: (c+v+m)=c +c; (c+v+m)= (v+m) +(v+m),34,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v+m) c (c+m-m/x) (v+m/x) 基本条件: (v

13、+v+m/x) = (c+c) 派生的两个条件: (c+v+m)=(c+c) + (c+c) (c+v+m) =(v+v+m/x) + (v+v+m/x) 5、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35,6、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原理。但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发展而孤立发展。 7、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组矛盾。,36,链接资料,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个别资本运行 资本的循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笔记,37,链接资料,一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正在形成 存在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经济学百年回眸 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数学模型 当代资本主义的部分质变及其意义,38,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单个资本 社会资本 两大部类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试解释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