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1422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又是怎么样

2、被改变的?我们将引入5种理论来阐释人的社会化。尽管理论的详细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自我的概念是通过社会相互作用而来的。1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18561939)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她被视作上个世纪内学识最渊博、最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中的某些说法至今仍然很有影响。弗洛伊德对个性的主要看法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儿童长大以后常常不再能清晰地记起他在童年早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后来的个性发展却十分重要。他论证说,有时,可以通过分析梦、失言和长时间地与一位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探寻性的会晤来查明指导着

3、大量人类行为的无意识的动机,这就是他所谓的精神分析法。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的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

4、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

5、之一。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宾我”之间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米德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观点。自我意识的含义是,意识自己时,被意识是自己,意识的也是自己。作为行动主体的人同时又把自身作为对象来意识。比如,军训时大学生遵令而行的行为,便不是思考过程的反应,不含有自我意识。在明显具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人并不只是把他人的指示同行

6、为直接联系起来,而是在接受其指示内容以后,自己对这些指示进行思考、判断,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行动,这时的行动主体是在自己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这种自我意识的控制,也就是自我形成。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米德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imitation stage)、嬉戏阶段(plays stage)和博弈阶段(game stage)。每个阶段的“角色扮演”能力是不同的。相应地,“客我”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也是不同的。在模仿阶段,孩子只能简单地理解和模仿父母的动作,“角色扮演”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自我意识也

7、是非常弱的。到了嬉戏阶段,孩子开始扮演一些特定的、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往往就处在孩子的周围,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父母、兄弟、家里的朋友,等等。“客我”的内涵和外延已经有了较大的扩展。到了博弈阶段,孩子需要和能够扮演的角色的范围更加扩大,开始观察、理解和模仿“一般化他人”的角色。“客我”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整个社会。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从只能扮演有限的、特定的角色到能够扮演普通的“一般化他人”的角色的演进过程。3R.哈维格斯特六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理论做出修正,提出了“八阶段”理论,后来R.哈维格斯特又在1955年提出了六阶段划分理论,他将人一生的社会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

8、段,并具体描述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任务:(1)幼儿期:学习说话、走路、大小便的方法、吃固体食物等,获得生理上的安定,形成有关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与父母、兄弟姐妹及他人建立感情学习区分善恶。(2)儿童期:学习男孩或女孩角色,学习一般动作技能,发展人格的独立性。要发展读、写、算得基础能力,发展道德性及价值判断的健康态度。(3)青年期:学习与同龄男女新的交往,要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结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机体,有准备的选择职业,做结婚和组织家庭的准备,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质的行为。学习作为行为指南的价值与伦理体系。(4)壮年初期:选择配偶。学会与配偶一起生活,教养孩子,管理家庭,就

9、职,担负起市民的责任,寻找合适的社会团体。(5)中年期:建立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维护这种水平帮助十几岁的孩子成为一个能被人信赖的幸福的成人,充实其业余生活,接受并适应中年期生理方面的变化,照顾年老双亲。(6)老年期:适应体力与健康的衰退,适应退休和收入的减少,适应配偶的死亡。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市民社会义务。4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18641929)原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后来成为社会心理学家。和弗洛伊德一样,库利坚持认为自我主要是社会的产物,但他对于自我出现的过程的看法与弗洛伊德的看法大不相同。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学的观点为依据的。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

10、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成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库利还注意到“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性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说柯尔伯格(L.KohLberg)在实际调查各国儿童的道德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建立道德发

11、展学说。他认为,人类对于道德问题的思考,不仅是文化影响的结果,并且和情绪成长,认知技术一样,是随儿童对其外界环境的经验逐渐发展而来的,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前规则阶段。前规则阶段指儿童尚未发展对错观念,它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的儿童服从权威,畏惧惩罚。第二时期的儿童喜欢接受被赞赏的行动。(2)规则阶段。儿童逐渐成长,日渐关心别人的想法,其结果是他们的行为成为他人导向。规则阶段也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三时期和第四时期。第三时期的儿童希望博得父母的欢心与称赞,也逐渐形成对错观念。第四时期的儿童逐渐开始思考规则问题,例如,他开始知道偷窃是不好的。(3)后规则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开

12、始走出家庭,与他人接触,各种观念的差异随之而生。这一阶段的两个时期为第五时期和第六时期。第五时期的儿童开始认识道德冲突问题并以不同的观点来评鉴一般规则和合理规则。第六时期的儿童开始具有强烈的好恶感情,成为自我导向,具有争议、互助、人权、平等、自尊、尊人等普遍原则。(二)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初的一种研究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得到迅速发展。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创造了一系列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使这样一种理念能有效地落到实处,不至于停留在假设阶段。在社会学中,必须将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有机地结合

13、起来,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方法就将该理论与其它微观社会学视角区分开来。生命历程理论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学派关于移民的问题研究。20世纪60年代,经济危机越南战争、学生运动、民权运动等重大社会事件引起西方社会的动荡,个体的生命模式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促使人们去思考社会变迁与个人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生命历程理论因此而迅速得发展起来。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比如,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入学、就业、生育、退休等生命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深受社会结构的影响,而前者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个体的角色扮演。这样,以“生命事件”概念为中介就打通了社会结构与个体社会

14、化过程之间的关系。生命事件发生的轨迹,亦即先后次序,以及生命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是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生命历程理论之所以确定这么一个研究主题,是因为:第一,同样一组生命事件,如果排列顺序不同,对人生的影响也会大不相同。比如,有这样一组生命事件:1)上学;2)丧父;3)就业。如果按1)、3)、2)的顺序排列,就意味着一个人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才遭遇了丧父之痛,丧父这一事件对此人人生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收入能够自立了。相反,如果是按2)、1)、3)、的顺序排列,就意味着一个人还没有开始学业之前就丧失了父亲。早年丧父,显然会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第二,生命事件之间是相互有影响的

15、,这使得研究事件之间的过渡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在上面这个例子中,中学、丧父、就业这三个事件显然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只有在明白了这三个时间之间的过渡关系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对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有以下四个要点:1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对人的生命历程有重大影响。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生命会面临不同的社会景观。时间和空间规定了不同生命所拥有的生活机会、权力和回报。比如,同是中国人,1950年出生的那一代人与1980年出生的那一代人就面临着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场景。前者在正是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的关键时刻,却碰上了“文化大革命

16、”;后者却一生下来就赶上了好时候。而同样是1980年出生的人,出生地点是农村还城市,面临的机会又会有很大的差别。2生命的相关性。任何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换句话说,生命与生命之间是相关的,生命历程与生命历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比如,父亲的生命历程显然会影响到儿子的生命历程。生命的相关性,要求考察不同生命历程之间的互动关系。3生命的时间安排。生命的时间安排,是指一个社会对个体生命历程中特定角色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和后果的期望。一个社会一般会有一个“标准时间表”,指明主要生命事件和社会角色发生的适当时间。“标准时间表”表明了一个社会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期望。生命的时间安排描述的是个体的生命历程与整个社会期待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关于生命历程的时间安排如果符合社会的期待,就会比较顺利,反之则有可能带来麻烦。比如,一个人30岁就“退休”了,就不符合社会对这个年龄的期待。不过,违反社会时间表有时也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