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13016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龙中学2019年上期高2020级半期考试物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5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在研究单摆的运动规律过程中,首先确定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T=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牛顿C. 开普勒D. 惠更斯【答案】D【解析】【详解】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最早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后来惠更斯得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故D正确。2. 关于机械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涉是波所特有的性质,因此任意两列机械波叠加都能发生稳定的干涉。B. 同一列机械波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在简谐波中,质点振动速度等于波的传播速度D. 只有机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答案】

2、B【解析】试题分析:任意的两列波相遇,不一定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只有两列波频率完全相同,才会出现稳定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机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正确;质点的振动速度与波的传播速度无关,故C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当两者间距减小时,接收频率变高,当两者间距增大时,接收频率变低,一切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故D错误;故选B考点:机械波传播【名师点睛】考查机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掌握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理解多普勒效应现象,注意是两者间距变化,而不是只要运动。3.分析下列物理现象:(1)夏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3、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3)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A. 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 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C. 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D. 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答案】A【解析】雷声轰鸣不绝是因为反射产生了回声;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因为声音发生了衍射,绕过了障碍物;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相遇产生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振动减弱;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是因为接收到的频率逐渐增大发生了多普勒效应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

4、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A. 沿x轴负方向,60m/sB. 沿x轴正方向,60m/sC. 沿x轴负方向,30m/sD. 沿x轴正方向,30m/s【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P点的振动方向和波形可判断出,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故选项BD错误;由甲中的波形图可知,波长为24m,再由乙的振动图像可知,周期为0.55s0.15s=0.4s;故波速为v=60m/s,选项A正确。考点:波速的计算,波传播方向的判断。5.一列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图中a、b、c、d四点在此时刻运动方向相同的是( )A.

5、a和bB. a和dC. b和dD. c和d【答案】B【解析】【详解】若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知,a、d质点振动方向向上,b、c质点振动方向向下,同理,若波向左传播,结论相同,故B正确。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O,把振子拉到A点,OA=1 cm,然后释放振子,经过0.2 s 振子第1次到达O点,如果把振子拉到A点,OA=2 cm,则释放振子后,振子第1次到达O点所需的时间为( )A. 0.2 sB. 0.4 sC. 0.1 sD. 0.3 s【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可知其振动周期与振幅无关,则当把振子拉到点时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不变,因此第

6、二次振子从运动到O的时间等于第一次从A运动到O的时间,即为0.2s,故A正确。7.如图所示,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N两点,历时1s,质点通过N点后再经过1s又第2次通过N点,在这2s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A. 3s,6cmB. 4s,6cmC. 4s,9cmD. 2s,8cm【答案】B【解析】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M、N两点画出轨迹图如图所示,质点由M到O,由O到N运动时间相同,均为1s,可见周期为4s,振幅为6cm,B对;8.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图像,头0.1 s内振子的平均速度和每秒通过的路程为( )A. 4 m/s

7、,4 mB. 0.4 m/s,4 cmC. 0.4 m/s,0.4 mD. 4 m/s,0.4 m【答案】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 A=2cm=0.02m,开始在0.1s内振子的路程为:S=2A=0.04m,所以平均速率:,由图可知,振动周期为 T=0.2s,1s为5个周期,所以1s内的路程为:s=54A=540.02=0.4m,故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9. 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遇之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 相遇之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

8、. 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D. 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答案】BCD【解析】两列波相遇时,每一列波引起的振动情况都保持不变,而质点的振动则是两列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A错误,选项B、C正确;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声音振动发出的声波在空间中相互叠加后,并不改变每列波的振幅、频率,所以声波传到人的耳朵后,仍能分辨出不同的人所说的话,故选项D正确思路分析:两列波相遇时,每一列波引起的振动情况都保持不变,而质点的振动则是两列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波的叠加后并不改变每列波的振幅、频率,试题点评:本题考查波的叠加,注意波的叠加后并

9、不改变每列波的振幅、频率,10. 一列简谐横波正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此时刻()A. x=3m处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B. x=6m处质点的速度为零C. x=7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D. x=8m处质点的合外力为零【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简谐横波沿着x轴正方向传播,波形将向右平移,则此时刻x=3m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故A正确x=6m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B错误x=7m处质点位移为正值,由分析得知,加速度为负值,即沿y轴负方向故C正确x=8m处质点位移最大,加速度最大,则合外力最大故D错误故选AC。考点:波的图线【名师点睛】由波的传播方向判断

10、质点的运动方向是基本功,要熟练掌握对于简谐运动,要会根据分析加速度的情况。11.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sin 5t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期4.0 sB. 振幅为20 cmC. 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 传播速度为10 m/s【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质点P的振动方程y=10sin(5t)cm,则=5rad/s,周期为:;故A错误由波的图象得:振幅A=10cm,波长=4m,故波速为故B错误,D正确根据振动方程和振幅图象得知:P点在t=0时振动方向为正y方向,故波向正x方向传播故C正确故选

11、CD考点:波的图线【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掌握振动的一般方程y=Asint,读出和P点的振动方向;12.关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B. 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总跟位移的方向相反C. 越接近平衡位置,加速度越小D. 回复力的方向总跟位移方向相反【答案】ACD【解析】【详解】A、B项:质点回复力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知,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位移方向总是离开平衡位置,而速度方向有时离开平衡位置,有时靠近平衡位置,所以速度的方向可能与位移的方向相反或相同,故A正确,B错误;C、D项:当接近平衡位置时,据F=-kx可知,回复力

12、减小,即加速度的减小,且方向总是跟位移的方向相反,故CD正确。13. 如图所示,A球振动后,通过水平细绳迫使B、C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有A、C振动周期相等B. A的振幅比B小C. C的振幅比B的振幅大D. A、B、C的振动周期相等【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A振动,BC受迫振动,所以BC周期与A一样,所以D正确。C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频率,所以发生共振,所以C振幅最大,C正确。考点:共振、受迫振动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受迫振动、共振的区分,并通过共振条件来解决问题。14. 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在0.2s到0.3s这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A. 沿负方向运动,且速度

13、不断增大B. 沿负方向运动的位移不断增大C. 沿正方向运动,且速度不断增大D. 沿正方向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由简谐运动的图象分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运动方向及速度、加速度的变化当位移增大时,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当位移减小时,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在0.2s到0.3s这段时间内质点沿正方向运动,位移减小,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考点:简谐运动图像问题点评:本题是简谐运动的图象,考查由图象读出基本物理量变化的能力,对于位移、加速度和回复力大小变化情况是一致的,质点的速度方向只要看图像上下一时刻的位置即可。二、填空题(本题包含2小题,共

14、18分)15.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 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1)该摆摆长为_cm,秒表所示读数为_s.(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

15、用k表示)【答案】(1)t/n(2)B(3)42/k【解析】试题分析:(1)单摆的摆长;小表盘表针超过了半刻线,故:t=60s+152s=752s(2)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则摆长的测量量偏大,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错误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振动周期变大,而测得的摆长偏小,则测得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确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测得单摆的周期偏小,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错误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测得周期偏小,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错误故选B(3)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图线的斜率,解得考点: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数据测量的方法和减小读数误差的技巧,掌握单摆的周期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