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0581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地理测试(宁大附中第一次模拟考试)一、选择题。距今已有600余年,古木建筑保存完好,为国家4A级景区。回龙场是青木川老街的传统称谓,民国时期曾是繁荣的商业、文化交流场所。下面左图示意青木川镇位置,下右图是回龙场老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发轫期,青木川古镇先民的选址主要考虑A. 河宽水深,便于航运B. 位置优越,便于陆运C. 依山傍水,风景优美D. 冲积平原,地形平坦2. 民国时,回龙场商贸鼎盛的主要原因是A. 国家支持,政策推动B. 民族杂居,交流频繁C. 毗邻三省,经济活跃D. 资源丰富,工业发达3. 当前,回龙场古建筑群的日常维护

2、主要防范A. 洪涝B. 火灾C. 滑坡D. 地震【答案】1. D 2. C 3. B【解析】农业社会,古聚落选址主要考虑地形平坦,便于农耕。青木川镇位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地区,鼎盛的主要原因是毗邻三省,经济活跃。该地古木建筑保存完好,为国家4A级景区,当前,回龙场古建筑群的日常维护主要防范火灾。【1题详解】青木川镇发轫于明中叶,明朝为农业社会,聚落选址主要考虑地形平坦,便于农耕,青木川古镇位于河流沿岸,先民的选址主要考虑冲积平原,地形平坦,D对。古代民间航运用的是小船,河宽水深,不便于航运,A错。沿河布局,便于水运,B错。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不是先民主要考虑因素,C错。【2题详解】回龙场是

3、青木川老街的传统称谓,民国时期曾是繁荣的商业、文化交流场所。从左图中可以看到,青木川镇位于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地区,鼎盛的主要原因是毗邻三省,经济活跃,C对。没有国家支持,政策推动,A错。古代民族矛盾严重,民族杂居,不是繁盛的原因,B错。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少,D错。【3题详解】根据材料,青木川镇距今已有600余年,古木建筑保存完好,为国家4A级景区。从右图看,建筑较为密集,当前,回龙场古建筑群的日常维护主要防范火灾,B对。日常维护不能防范洪涝、滑坡、地震等灾害,A、C、D错。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

4、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 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 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 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C. 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D. 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5. 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 阴坡 缓坡B. 阳坡 陡坡C. 阴坡 陡坡D. 阳坡 缓坡【答案】4. B 5. A【解析】【4题详解】甲图曲线表示的坡度不同,纵轴表示土壤深度,横轴表示土壤水分含量。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减少,A错。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B对。土壤总的储水能力下降,C错。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增加,D错。【5题详解】乙图

5、中实线表示阳坡,虚线表示阴坡。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阴坡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甲图中曲线表示缓坡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所以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阴坡、缓坡,A对。B、C、D错。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 “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上图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A. 甲为气流出口B. 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C. 乙处气温较低D. 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7. 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A. 热力环流B. 峡管效应C. 焚风效应D. 温室效应8. 最有利于

6、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A. 房屋东西朝向, 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B. 房屋东西朝向, 房前河流,屋后山林C. 房屋南北朝向, 房前山林,屋后河流D. 房屋南北朝向, 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答案】6. B 7. A 8. D【解析】【6题详解】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隆起的土堆使乙洞口处气流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甲洞口没有气流抬升,气压较高。所以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 “穿堂风”。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B对。甲为气流进口,A错。乙处受洞内气流影响,气温较高,C错。两个洞口地面气流流速相同,D错。【7题详解】来自洞

7、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图中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对。峡管效应是地形影响,不是热力因素形成,B错。焚风效应是地形影响形成,C错。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不能形成“穿堂风”,D错。【8题详解】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D对。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A、B错。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前后受热产生的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C错【点睛】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乙洞口气压较

8、低。所以,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乙处有来自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气温较高。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前后温差大,气压差大。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湖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为5100米。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推测古河流最可能经过A. 甲地附近B. 乙地附近C. 丙地附近D. 丁地附近10. 推测道口梁所在古湖堤形成时,图示区域A. 湖泊盐度增加快速B. 地壳抬升运动强烈C. 气候总体温暖湿润D. 风力堆积作用显著11. 推测古湖堤钻

9、孔取样的样品A. 砾石磨圆度都很差B. 岩性都坚硬致密C. 都具有层理构造D. 都有淡水生物化石【答案】9. A 10. C 11. C【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古湖堤实测宽度为5100米。推测出有河流经过地区古湖堤相对较宽,根据图例,甲地推测古湖堤与实测古湖堤相距较远,说明最可能有古河流经过,A对。乙、丁地附近相距较近,可能性小,B、D错。丙地无实测古湖堤,可能性小,C错。【10题详解】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说明道口梁所在古湖堤形成时,图示区域湖泊是淡水湖,A错。水域面积大,说明气候总体温暖湿润,降水多,河

10、流流入的水量大,C对。实测古湖堤宽度大,说明地壳相对稳定,流水堆积作用显著,B错。古湖堤形成,不能体现风力堆积作用 ,D错。【11题详解】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都是沉积岩,可能有化石,但不一定都有化石,D 错。沉积岩都具有层理构造,C对。流水侵蚀影响,砾石磨圆度都很好,A错。沉积岩的岩性不一定坚硬致密,B错。二、综合题。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问题。圣安娜风特指秋冬季扫过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的一种风,它以助长所处地区的林区野火而闻名。但近年来,当地林业部门开始认识到部分野火具有生态效益,因此,他们采用受控的火烧来提高耐火森林生境的质量。所谓受控火烧是专

11、业人员点燃的小规模的山火,火焰较低并且在地表缓慢移动。经过受控火烧,森林冠层火灾发生概率明显降低。下图是洛杉矶地形示意图。(1)简析秋季洛杉矶附近林区野火火势猛烈的自然原因。 (2)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林区野火对耐火植物生长起到的积极作用。 (3)说出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 (4)近年来受控火烧防火行为受到部分人群反对。请你举例说明反对的人群及理由。【答案】(1)该地夏季炎热干燥:秋季林区积累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秋季来自内陆荒漠干燥的圣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背风坡焚风);干热气流又顺峡谷穿行,加大风速(狭管效益),助长了火势。 (2)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

12、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耐火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火烧可以提高表层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3)无风或微风;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4)环境保护者: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大气污染;减少森林资源。(举例参考附近居民或政府官员或消防人员等;受控火烧若意外失控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增加工作负担。)【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该地位于3040N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秋季林区积累大量干燥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从材料可知,秋季来自内陆荒漠干燥的圣安娜风,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升温形成焚风;干热气流又顺峡谷穿行,加大风速,助长了火

13、势。(2)从土壤角度分析,一般考虑土壤的肥力,枯枝落叶燃烧后,释放大量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耐火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烧死土壤或枯枝落叶中的害虫,降低森林虫害风险;火烧可以提高表层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3) 实施受控火烧时应具备的气象条件是无风或微风,火势易控制;空气湿度较大,气温较低,火势不会太大。(4)受控火烧防火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加大气污染;减少森林资源;受控火烧若意外失控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增加工作负担。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陂,古代水利工程。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2014年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是木兰溪局部流域图。木兰陂建

14、设前,木兰溪下游平原是一片冲积荒地,溪海为患,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木兰陂工程枢纽部分为闸坝,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沟渠和海堤。2015年当地政府启动建设宁海闸工程。(1)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与钱陂相比,分析木兰陂选址合理之处。 (2)指出木兰陂对发展当地农业的积极影响。 (3)说出在正常年份木兰陂发挥蓄水拒咸功能的时期,简述理由。 (4)从水文角度,分析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保护作用。【答案】(1)木兰陂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较宽;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溪水对木兰陂的冲刷能力较弱。(2)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改良土壤;增加

15、耕地;发展渔业。(3)时期:枯水期和涨潮期。理由:枯水期,河流流量小。涨潮期,海水上溯,落闸蓄水,防止海水倒灌;引所蓄溪水沿北、南干渠及沟渠灌溉田地,冲淡盐度。(4)宁海闸拦蓄木兰溪来水,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流速变缓,减弱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阻挡海潮上溯,防止海水回灌,避免土地盐碱化。【解析】【详解】(1)读图,与钱陂相比,木兰陂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洪水的破坏力较小。(2)水利工程对农业的影响可从供水、防洪、水产养殖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木兰溪下游平原是一片冲积荒地,溪海为患,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可知,木兰陂建成后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灌溉面积,减少洪涝造成的损失;发展渔业。(3)福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不会出现咸潮;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正常年份木兰陂发挥蓄水拒咸功能的时期为冬季枯水期,引所蓄溪水沿北、南干渠及沟渠灌溉田地,冲淡盐度;涨潮期,涨潮期海水上溯,落闸蓄水,防止海水倒灌。(4)从图中看宁海闸位于木兰陂的下游地区,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影响,阻挡海潮上溯,减少海水对木兰陂的破坏,正确。降低木兰陂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