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04719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题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平市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综合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原子能级越高原子的能量越大,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动能也越大B. 用动能为12.3eV的电子射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C. 用光子能量为12.3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D. 用光子能量为1.75eV的可见光照

2、射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时,氢原子不能发生电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能级越高原子的能量越大,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越大,根据 可知动能越小,选项A错误;因12.3eV大于n=1和n=2之间的能级差10.2eV,则用动能为12.3eV的电子射向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原子有可能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B正确;因12.3eV不等于n=1和n=2之间的能级差,则用光子能量为12.3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光子不能被氢原子吸收,则氢原子不能跃迁到n=2的能级,选项C错误;用光子能量为1.75eV的可见光照射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时,氢原子能发生电离,选项D错误.

3、2.研究表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上产生了周期性的潮汐现象,潮汐力耗散地球的自转能量,降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考虑其它的变化,则多年以后A. 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减小B. 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变长C. 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减小D. 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将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小,但是不影响近地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周期,选项AB错误;地球自转的速度减小,则自转的周期变大,同步卫星的周期变大,根据可得可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变大;由可知地球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将减小,选项C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A、B两端接入电压为u=

4、220sin(100t)V的交变电流。原线圈匝数n=1100,副线圈匝数n1=60匝,副线圈匝数n2=50匝,C、D之间接入电容器,E、F之间接入内阻为10电动机M,它们都能正常工作。则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 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0.2Wb/sC. 该电容器的耐压值为12VD. 该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10W【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u=220sin(100t)V可得2f=100,解得f=50Hz,故A错误;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相等,根据可得,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故B正确;该电容器的耐压值为最大值,即为,故C错误;电动机两端电压:,若EF之间接阻值是10的纯

5、电阻,则消耗的功率为10W,因若EF之间接阻值是10的电动机,则电动机输入的功率不等于10W,选项D错误.4.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有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大小为q的离子,从ad边的中点O处以速度v垂直ad边界向右射入磁场区域,并从b点离开磁场。则A. 离子在O、b两处的速度相同B.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C. 若增大磁感应强度B,则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增大D. 若磁感应强度,则该离子将从bc边射出【答案】D【解析】【详解】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离子在O、b两处的速度大小相同,但是方向不同,选项A错误;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半径满足:,解得

6、,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的正弦值为,即=53,运动的时间,选项B错误;若增大磁感应强度B,由 则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减小,粒子将从ab边射出,此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对应的圆心角减小,则运动时间减小,选项C错误;若离子从bc边射出,则,即,选项D正确.5.如图所示,倾角为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为了使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可加一平行纸面的匀强电场(未画出),则A. 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B. 若电场强度E=,则电场强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 若电场强度方向从沿斜面向上逐渐转到竖直向上,则电场强度逐渐增大D. 若电场强度方向从沿斜面向上逐渐转到整直向上,则电场

7、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当所加的电场强度最小时,场强方向沿斜面向上,此时:mgsin=qE,解得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选项A错误;若qE=mg,则可能是电场力、重力以及斜面的支持力三力互成120,此时场强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上的方向,选项B错误;由图可知,若电场强度方向从沿斜面向上逐渐转到竖直向上,则电场力逐渐变大,电场强度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D错误.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弧轨道,O为圆心,AO水平。两相同小球a、b分别从圆周上的A、B两点水平抛出,两小球均能到达C点(位于O点正下方),OB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60,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球到达C

8、点的时间之比为:1B. a、b两球到达C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之比为:1C. a、b两球到达C点时重力瞬时功率之比为:1D. a、b两球到达C点的过程中,速度增量之比为2:1【答案】AC【解析】【详解】由图可知,AB两点到C点的竖直高度之比为2:1,由可知,a、b两球到达C点的时间之比为:1,选项A正确;a、b两球到达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可知动能增加量之比为2:1,选项B错误;a、b两球到达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则瞬时功率之比为:1,选项C正确;速度增量,则a、b两球到达C点的过程中,速度增量之比为:1,选项D错误。7.真空中两个异种点电荷Q1、Q2分别固定在x轴上的A、O两点(O为

9、坐标原点),x轴正半轴上的电势随x变化规律如图所示,C为电势的最高点,=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处的场强为零B. Q1、Q2的电量大小之比为9:4C. 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沿x轴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D. 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沿x轴向D点移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C【解析】【详解】因-x图像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则B处的场强不为零,选项A错误;C点是最高点,则C点的场强为零,则由:,解得 Q1:Q2=9:4,选项B正确;从B到C场强逐渐减小,则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沿x轴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C正确;从B

10、到D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则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B点沿x轴向D点移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错误.8.如图所示,质量为M=950g的木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AB一起以v1=6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0.5。当木块运动到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m=50g的子弹,以v0=254m/s的水平向右的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设子弹射中木块的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A. 子弹射中木块后,木块一直做减速运动B. 木块被击中后向右运动,离A的最大距离为4.9mC. 木块被击中后由于木块与皮带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6.5JD. 木块被

11、击中后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过程中,摩擦力对木块的冲量大小为13Ns【答案】BD【解析】【详解】子弹射中木块动量守恒: 解得v=7m/s;子弹射中木块后,木块向右先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到零后反向加速,选项A错误;木块被击中后向右运动,当速度减为零时:,解得离A的最大距离为,选项B正确;木块向右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物块向左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共速时用时间:;此过程中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则木块被击中后由于木块与皮带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选项C错误;木块被击中后到相对传送带静止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摩擦力对木块的冲量大小为,选项D正确.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题第32题

12、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9.(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使用速度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使细线下端悬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可视为小车受到的合力,正确的操作是_A小车的质量M应远小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B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的C不挂砝码和砝码盘,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恰好能匀速下滑D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该组同学在平衡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固定一与运动方向垂直的薄板以增大空气阻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受到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大小间的

13、关系得到小车(含薄板)的v-t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组同学通过分析得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的结论。理由是_。【答案】 (1). BC (2). 变大 (3). v-t图像斜率减小,加速度减小(或合外力)【解析】【详解】(1)为使细线下端悬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可视为小车受到的合力,则要求小车的质量M应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选项A错误;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的,选项B正确;不挂砝码和砝码盘,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恰好能匀速下滑,以平衡摩擦力,选项C正确;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14、,选项D错误.(2)由v-t图像可知斜率减小,则加速度减小,由F-f=ma可得阻力增大,即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变大。理由是加速度减小(或合外力).10.为了将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实验器材如下:A电流表G:满偏电流为300A,内阻约100B干电池E:电动势为3V,内阻未知;C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0,额定电流为1AD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5k,额定电流为0.5AE电阻箱R0:最大值为999.9,额定电流为0.5AF电阻箱R:最大值为9999.9,额定电流为0.5AG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回答以下问题(1) 为尽可能准确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应选用甲图

15、中的_(选填“A”或“B”)电路。(2)根据所选电路完成实物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300A;接着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2,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当R0=200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_A,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为_。(3)现将上述电流表与电阻箱R串联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_k。(4)若用改装后的电压表测量某电路电压,则电压测量值_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1). B (2). 200 (3). 100 (4). 9.9 k (5). 小于【解析】【详解】(1)由“半偏法”测量电流表内阻的原理可知,先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闭合电键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得电流表半偏;读出电阻箱的阻值即为电流表的内阻;其中当闭合电键S2时,认为电路中的总电流不变,这样必须要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电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