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0459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质检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家庄二中2019届高三模拟质检一文综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浙江富阳造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初以桑根、藤皮和楮皮造纸。作为皮纸主要原料之一的桑以富阳最好。古书记载有“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的说法。2017年 7月,环保部停止审批“进口废纸批文”。 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浙江等多个省市进行环保督察。 9月后,纸价上涨一波连着一波,涨价频率明显加快。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最初富阳造纸发展的主要优势是A. 原料B. 市场C. 交通D. 技术2. “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的原因是A. 品质优良B. 交通便捷C.

2、 价格低廉D. 市场广阔3. 2017年 9月后我国纸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是环保成本增加 部分纸企关停国外成品纸热销 造纸原料缺乏A. B. C. D. 【答案】1. A 2. A 3. B【解析】【分析】考查工业区位因素。【1题详解】题目问的是最初富阳造纸发展的主要优势,即为什么古老的造纸工艺在浙江富阳兴起,因为这种纸的主要材料为桑,且题目中说了富阳的桑是最好的,原料丰富,所以选A。 最初的发展和市场、交通以及技术无关,BCD错误。【2题详解】第二题,富阳一张纸,行销十八省,主要突出的重点在于富阳的纸受很多地方的欢迎,市场接受度高,所以选品质优良。正确答案选A。交通便利可以是几个省的,而十八个省

3、的交通在古代很难全都方便,和价格低廉以及市场广阔无关,BCD错误。【3题详解】2017年9月,我国纸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有材料可知环保督察组进行了环保督察,并且停止审批进口废纸的批文,因此可以看出环保的成本增加,并且一小部分造纸的相关企业由于环保的原因被关停并转,看不出国外成品纸产品热销,也是因为造纸原料的缺乏,物以稀为贵,纸价上涨,正确答案选B。【点睛】第二题易错选B,要学会抓住重点和逻辑。第三题可以用排除法。山西老陈醋有3000余年的历史,现有醋企500多家。太原年日照时数为2360小时2796小时,是全国高照率地区。太原“宁化府”老陈醋以当地优质红高粱为主要原料,经独特工艺酿制而成,口感酸

4、、香、甜、绵、鲜,市场占有率高,有“天下第一醋”的美誉。下图为“太原及周边地区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分析太原成为高照率地区的原因是()A. 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海拔较高B. 纬度高,白昼时间长C. 位于谷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D. 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5. 分析太原“宁化府”老陈醋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因是()优质原料酿造 品牌历史悠久 山西喜食陈醋 酿造工艺独特A. B. C. D. 【答案】4. C 5. D【解析】【分析】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以及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4题详解】主要是位于河谷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并且区域内降水少,晴天多,是温带季风气候,不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同时纬

5、度较高,夏季时白昼的时间长,位于第二阶阶梯海拔较高,但是空气并不稀薄,不能高照率,正确答案选C ,A B D错误。【5题详解】以优质的红高粱,为原料,酿造,酿造,工艺独特产品质量高品牌历史悠久,认可度高,同时位于省会城市市场辐射能力强,并且距离东部人口密集区近,消费市场广阔。正确答案选D. 注意它问的是“宁化府”陈醋这个牌子,而不是单纯的说醋的市场占有率高,陕西人有食醋的传统不能入选。【点睛】第一题可以结合太原的天气特征来说明其成为高照地区的原因。第二题,可以从产品的质量品牌的认知,市场,辐射能力以及消费市场等方面说明陈醋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因。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

6、1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A. 地B. 地C. 地D. 地7. 图示区域()A. 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0米B. 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 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D. 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8. 此季节图示地区()A. 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B. 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

7、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较小D. 河流携带泥沙较少【答案】6. B 7. A 8. D【解析】【分析】考察等值线的变化规律。【6题详解】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处位于山脊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量好等特点,因此正确答案选B。处位于阴坡,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地海拔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为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所以此处不适合三叶草的生长。A C D错误。【7题详解】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判断规律,可以知道,地位于山谷,电视台位于旁边的山脊上,透视性不好,因此夜晚看不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读图可知地高

8、度和地高度均是763到764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等于0米。溪流发育在山谷当中流向应从东北流向西南。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方形,正确答案选A ,B C D错误。【8题详解】在图中,山谷处,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的方向,从高值流向低值做出地下水的流向。由此可以知道当地的地下水补给河水,水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小,根据降水量及位于非洲西北部特点,可只该地是地中海气候,河流处于枯水期,为夏季,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当中最大,降水少,夏季日落为西北方向,塔影朝向东南,与溪流方向不一致。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点睛】注意等潜水位线的走向和等高线的走向是相一致的。月牙泉是我国甘肃省敦煌市

9、著名旅游景点,1960 年前,最大水深 9 米,泉水清澈见底。但是之后水位持续下降,1985年平均水深仅0.70.8米。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奇迹,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从附近的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的措施,因某种原因该措施被终止;然后又采取渗灌补水的办法,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补给,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距海遥远,区域降水较少B. 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强C. 过度用水,地下水位下降D. 地势较高,地表径流明显10. 从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措施终止的原因可能是A. 中途损耗量过大B. 不能自流输水C. 党河含沙量过大D. 党河水质较

10、差11. 渗灌补水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 地下径流不易调控B. 地表起伏不平C. 渗灌区域距离过长D. 土壤致密载重【答案】9. C 10. D 11. A【解析】【分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资源的调配问题。【9题详解】月牙泉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考虑人为原因,人类过度饮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正确答案选C。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对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也有影响,但是根本原因在于人为原因不是自然原因,月牙泉水位的下降与海拔较高,并且距离海洋的远近无相关联系。选项AB D错误。【10题详解】利用管道进行补水的措施,最终被终止是因为月牙泉与河流二者的水质不同,水质混合,有可能会干扰自

11、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正确答案选。你用管道进行输水会减少损耗,但是这不是措施终止的原因。更不能自流输水,以及含沙量大,无关系正确答案选D, ABC错误。【11题详解】采用渗灌补水的方法将党河的水引入土地周围进行地下水的回补,水流在地下的流向难以调控,不一定流入月牙泉周围的地下,因此该种效果不明显,正确答案选A。跟地表的起伏以及土壤质地的载重无关。由图中可以看出渗灌的距离较短选项B C D错误。【点睛】该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湿地的萎缩,原因主要考虑人为原因,而非自然原因。第三小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去做。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12、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贵州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材料二:红豆杉常生长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喜荫蔽潮湿,对气候适应力较强,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贵州红豆杉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部,现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等庞大的生态健康产业链。下图为“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3、1)分析贵州省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分析贵州省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指出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 ;多山地地形,气候多样(或垂直地带性显著) ;多高原山地,经济落后,人类活动影响较小。(2)贵州省多高原山地分布,地表起伏大,排水良好;贵州(受夏季风和冬季准静止锋影响)阴雨天气多,山区森林覆盖率高,多荫蔽潮湿环境;喀斯特地貌发育,流水溶蚀作用普遍强烈,土层浅薄贫瘠,适宜种植。(3)大面积的红豆杉林可大量吸收甲醛、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径流

14、,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本题以红豆杉的种植为背景。考查的知识点,有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农业的区位因素,以及植被的生态环境作用。难度一般,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进行作答,紧扣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这两个地理核心素养。【详解】1. 动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环境是相对应的该地区生物种类丰富,说明该地区自然环境相对较复杂,可以从该区域的气候特点,以及地形特点去分析。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适合动植物的生长,同时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的垂直带谱较复杂,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同时人类活动对于该区域的干扰较少。2.本题考查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区域农业发展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

15、、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中 “红豆杉喜荫蔽潮湿处,对气候适应力较强,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结合贵州自然环境,可知贵州省地形破碎,地势崎岖,多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荫蔽潮湿的山谷;流水溶蚀作用普遍强烈,土层浅薄,土壤比较贫瘠,适宜红豆杉的生长;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3.本题考查红豆杉种植的生态环境效益。植被具有的生态环境效益一般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再结合材料中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可知其能净化空气。【点睛】本题考查贵州省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红豆杉常生长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喜荫蔽潮湿,对气候适应力较强,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高,地形破碎,多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荫蔽潮湿的山谷;且土壤溶蚀严重,土壤浅薄贫瘠,适宜红豆杉的生长。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有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