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550329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5年十城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丹东市中考试题数学(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来源:学*科*网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24分)1. (11丹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10000,结果正确的是 ( )A. 3.1104 B. 3.1105 C. 31104 D. 0. 31106 【答案】B2. (11丹东)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了颜色外均相同的小球,其中5个红球,3个黑球,2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球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B来源:Zxxk.Com3. (11丹东)某一时刻,身高1.6m的小明在阳光下的影长是0.4m.同一时刻

2、同一地点,测得某旗杆的影长是5m,则该旗杆的高度是 ( )A. 1.25m B. 10m C. 20m D. 8m【答案】C4. (11丹东)将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5. (11丹东)一个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有一个汉字,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城字”相对的字是 ( ) A. 丹 B. 东 C. 创 D.联【答案】C6. (11丹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A B C D【答案】D7. (11丹东)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3,则另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3 B. 8 C. 9 D. 1【答案】B8.

3、(11丹东)如图,在RtABC中,C=90, BE平分ABC,ED垂直平分AB于D,若AC=9,则AE的值是 ( )A. B. C. 6 D. 4【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11丹东)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10. (11丹东)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_.【答案】0,1或211. (11丹东)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_对.【答案】312. (11丹东)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4,7,.则第个数是_.【答案】13. (11丹东)一组数据:12,13,15,14,16,18,19,14.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答案】7来

4、源:学科网ZXXK14. (11丹东)如图,将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剪掉三分之一,余下部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是_.【答案】15. (11丹东)已知:线段AB=3.5cm,A和B的半径分别是1.5cm和4cm,则A和B的位置关系是_.【答案】相交16. (11丹东)已知: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点P是DE的中点,CP的延长线交AB于点Q,那么_.【答案】1:16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来源:学科网ZXXK17. (11丹东)(本题8分)计算:【答案】解:原式 18. (11丹东)(本题8分)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梯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

5、置如图所示.(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梯形ABCD关于直线AD的轴对称图形AB1C1D;(2)点P是轴上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POC是等腰三角形的动点P的坐标.【答案】(1)如上图所示.(2)(0,6)、(0,5)、(0,5)、(0,)四、(每小题10分,共20分)19. (11丹东)(本题10分)某学校为了解学生每周在饮料方面的花费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制成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补全条形图.(2)本次抽样调查了多少名学生?(3)请求出抽样调查的数据的平均数,并直接写出中位数和人数.(4)扇形统计图中,花费20元的人数所在扇形圆心角度数是多

6、少度?【答案】(1)如图所示(2)100人 (3)14,15,20 (4)10820. (11丹东)(本题10分)数学课堂上,为了学习构成任意三角形三边需要满足的条件.甲组准备3根本条,长度分别是3cm、8cm、13cm;乙组准备3根本条,长度分别是4cm、6cm、12cm.老师先从甲组再从乙组分别随机抽出一根本条,放在一起组成一组.(1)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分析,并列出各组可能.(画树状图或列表及列出可能时不用写单位)(2)现在老师也有一根本条,长度为5cm,与(1)中各组本条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多少?【答案】(1)所有可能为:(3,4)、(3,6)、(3,13)、(8,4)、(8,6)、

7、(8,13)、(13,4)、(13,6)、(13,12)(2) 五、(每小题10分,共20分)21. (11丹东)(本题10分)数学兴趣小组想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某广告牌的高度,已知CD2cm.经测量,得到其它数据如图所示.其中,AB=10cm.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GH的长.(,要求结果精确到0.1m)【答案】解:如上图所示,过D点作DEAH于点E,设 则在中,有 22. (11丹东)(本题10分)已知:如图,在中,以A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1)若,求线段BD的长.(2)若点E为线段BC的中点,连接DE. 求证:DE是O的切线.【答案】(1)连结CD,AC为直径, BC8 AB=10 在中

8、, (1)连结DO,EO. 点E为线段BC的中点,EO是的中位线. EOCD EO是CD的垂直平分线 EC=ED在中, DE是O的切线.六、(每小题10分,共10分)23. (11丹东)(本题10分)某文具店老板第一次用1000元购进一批文具,很快销售完毕;第二次购进时发现每件文具进价比第一次上涨了2.5元.老板用2500元购进了第二批文具,所购进文具的数量是第一次购进数量的2倍,同样很快销售完毕.两批文具的售价均为每件15元.(1)问第二次购进了多少件文具?(2)文具店老板在这两笔生意中共盈利多少元?【答案】(1)设第一次购进件文具,则第二次购进件.依题意有 解得 经检验知是原方程的解,所以

9、 即则第二次购进200件.(2)由(1)知第一次购进文具的进价为 100010010元,第一次购进文具的进价为 10+2.512.5元 文具店老板在这两笔生意中共盈利:(1510)100(1512.5)2001000元24. (11丹东)(本题10分)某食品加工厂需要一批食品包装盒,供应这种包装盒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从包装盒加工厂直接购买,购买所需的费用与包装盒数满足如图1所示的函数关系.方案二:租赁机器自己加工,所需费用(包括租赁机器的费用和生产包装盒的费用)与包装盒满足如图2所示的函数关系.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一中每个包装盒的价格是多少元?(2)方案二中租赁机器的费用是

10、多少元?生产一个包装盒的费用是多少元?(3)请分别求出与的函数关系式.(4)如果你是决策者,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方案更省钱?并说明理由.【答案】(1)5001005(元)(2)20000元 、(3000020000)40002.5元(3)(3)当 则 即当购买包装盒的数量为8000盒时,方案一与方案二所需费用一样.当 则 即当购买包装盒的数量大于8000盒时,方案二更省钱.当 则 即当购买包装盒的数量小于8000盒时,方案一更省钱.来源:学,科,网七、(本题12分)25. (11丹东)(本题12分)已知:正方形ABCD.(1)如图1,点E、点F分别在边AB和AD上,且AE=AF.此时,线段BE、

11、D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直接写出结论.(2)如图2,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当时,连接BE、DF,此时(1)中结论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当时,连接BE、DF,猜想当AE与AD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直线DF垂直平分BE.请直接写出结论.(4)如图4,等腰直角三角形FAE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当时,连接BD、DE、EF、FB得到四边形BDEF,则顺次连接四边形BDEF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结论.【答案】(1)BE=DF且BEDF(2)成立 证明:延长

12、DF交AB于点H,交BE于点G. 在中, 又 BE=DF且BEDF仍成立(3) (4)菱形八、(本题14分)26. (11丹东)(本题14分)已知:二次函数与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点B的横坐标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1)请直接写出点A、点B的坐标.(2)请求出该二次函数表达式及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如图1,在二次函数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2,连接AC、BC,点Q是线段OB上一个动点(点Q不与点O、B重合). 过点Q作QDAC交于BC点D,设Q点坐标(m,0),当面积S最大时,求m的值.【答案】(1)A(2,0)、B(6,0)(2)将A(2,0)、B(6,0)代入 则 则 对称轴为直线 顶点为(3)A、B两点关于对称轴 对称,连结BC交对称轴 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 B(6,0)、C(0,6) 所以过BC两点的直线为:将代入,则 P(2,4)(4)Q(m,0) 0m6 AQ=2+m BQ=6-m QDAC, 当时,的面积最大. 即 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