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00201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讲义(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进展与趋势,刘海元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体育处,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学从最初的体育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后,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这与学校体育学的科学研究分不开的,现在有一大批从事学校体育科研的理论工作者,全国有51万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又有专门的学校体育学期刊阵地,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各大学报,北体又准备新刊物运动。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体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有所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触角更深,学术活动较为频繁,学科队伍不断扩充。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 学

2、校体育学科研总体情况与特点,1.1 学校体育学文献量较大幅增加 以 20052007年两年为例,约有7300多篇文献发表。 体育教学4792篇,学校体育宏观研究1353篇,体育课程1024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297篇,课外体育活动179篇,课程标准研究84篇,课余训练50篇,农村学校体育49篇,体育教材研究49篇,阳光体育42篇,体育中考16篇,学校运动会研究8篇。 文献发表总体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涨幅较大。,1.2 以课程教学为主,各领域取得一定进展 围绕中小学课程改革,学校体育依然以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为重点,同时,其它研究领域,如有关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

3、练、体育风险管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体育、农村学校体育与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握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 经过8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验,逐步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把身体练习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全面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2.1 体育课程教学研究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体育课程教学研究仍然是学校体育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表现在体育教师重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教法创新,激发

4、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注重让学生在学习和锻炼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强调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3)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表现在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关心学生体验;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等生动活泼的的教学气氛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广泛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之中。,(4)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体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主动开发健身性、趣味性较强、地方特色突出的教学内容。在体育器材开发方面,也不断地涌现出安全、实用、新颖的自制体育器

5、材。 (5)对多元化的体育学习评价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 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知识技能评价、运动参与评价、学习态度评价、合作精神评价、情意表现评价等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尝试和运用。,(6)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对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理 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促进 了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 如毛振明主编、集全国约30余名中青年学者共同编著的体育教学论;又如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汪晓赞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毛振明等),对构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的研究(郭蔚蔚等) 这些研究成果对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

6、康)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学校体育学科建设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2.2 学生体质健康研究 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再次成为研究热点,表现在:,(1)学生体质健康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一是全国大中小学生各年龄组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二是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三是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四是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原因多方面:学校场地不足、体育锻炼时间与内容安排,学生与家长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所带来的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以及升学压力等问题。,(2)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成果逐渐增加 近年来,这

7、方面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如近20年辽宁省622岁学生体质健康追踪研究(刘志敏等),江苏省中小学生体质状况20年调研结果的研究分析与对策(苏立新等),中小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苏宝明等)” 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对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以及对加强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2.3 课余体育研究,(1)以“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中心,课余体育锻 炼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 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间

8、操课及“2+1”项目的研究与实验(李天星等),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状况不容乐观(唐东辉等) 研究显示: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是激励学生积极锻炼,促进体质健康的有效措施,锻炼方法、手段和内容要结合实际灵活安排。目前,只有约18%的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在一小时以上,需花大力气调动学生积极性,科学安排锻炼时间和学习计划,加强管理,保证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2)课余训练研究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如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刘海元),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项目布局的发展现状探析(彭庆文等),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研究综述(赵德勋等)课余训练的沉重话题:早期专项化、训练成人化(翟兆军)

9、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今后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课余训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促进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1.2.4 体育师资研究 近年来一批相当数量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成果发表: 主要包括: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的调查研究;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适应度的研究;体育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的研究;以及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现状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对了解我国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对有关部门提供相关咨询和对策,对提高体育师资培养、培训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

10、化,促进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2.5 学校体育管理研究 随着学校体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学校体育中伤害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成为学校体育领域的新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有关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正在逐步增多,研究深度也不断加深,如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风险分析(田文露等),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探析(王凯等),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思考(宋宏俊等) 这些成果,对提高学校体育管理人员与体育教师的风险意识、风险处理等,对丰富和发展学校体育学科理论,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1.2.6 学校体育与奥林匹克教育的研究 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学校体育与奥林匹克教育的研究成为

11、学校体育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 主要包括:大、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现状、对策的研究;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开发研究;用奥林匹克理念开展体育教育工作的研究;奥运精神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影响的研究;奥林匹克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对如何抓住“迎奥运”的有得时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营造一个重视青少年体育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1.2.7 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农村学校体育与西部地 区学校体育的研究 随着社会进步,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农村学校体育与西部地区学校体育等研究领域日益受到关注。 如北京

12、打工子弟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王迪迪),对农村地区外来打工人员子女开展体育教学的调查与研究(史建等),改进农村中学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的实验研究(王桂荣等) 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学校体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校体育学科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大量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以“学校体育及其相关内容”为主题学术交流活动,主题涵盖了学校体育学科的各个领域,既有学校体育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和前沿问题,又有学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有综合性的学术交流。这些研讨主题本身就是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推动我

13、国学校体育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3 学校体育学术研讨活动开展频繁,促进了学科 的发展,1.4 学校体育学科被立项国家级课题增多,学 校体 育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全国教育规划立项课题来看,当前,国家层面的导向是关注当前比较急需研究的问题和为以后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引导性的一些重大课题,如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面对新的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应该如何改革和发展;又如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应该如何加强等,都是现今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近几年立项的国家级学校体育学科方面的课题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国家加大了对学校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

14、13/59,20),2 学校体育学科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缺乏对当代学校体育全景式、整体性的深度思索,缺乏纵深的学理性分析,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偏少,应用基础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薄弱。 2.1常规性选题较多,新颖性不够 从20052007年学校体育方面发表的文献来看,研究选题呈现出常规性选题较多,多学科交叉性选题和新理论性选题较少。更多的选题依然分布在体育教学领域,而一些重大的学校体育发展战略,学校体育国际视野,学校体育功能的实质,学校体育与教育改革相适应,体育教学整体观,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一些高层次和有深度的课题则较少。,2.2 研究方法较单一,综合运用方法不足 综观学

15、校体育学科文献,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逻辑比较法、数理统计方法、实验法等。总体呈现出研究方法运用比较单一,综合运用方法,特别是新的一些学科的方法运用更少,方法论上缺乏突破,也反映了学校体育学科研究文献的质量。,2.3 基础理论研究较多,应用、开发性研究较少 多数研究以学校体育思想、理念的改革创新为主,以体育教学相关理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运用为主,以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移植体育教学过程为主。 而一些应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评价、体育课程编制、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法、课外活动项目创编等等研究却较少。属于开发创造性的研究则更少,如体育器材的开发与研制,体育教学软件的开发等

16、,2.4 作者单兵作战较多,合作研究较少 从研究作者群体来看,学校体育学科研究作者单兵作战较多,广泛开展合作研究较少。不少作者可能为了晋升职称,随机选题,独自研读,进行文章的撰写,而能够打破学科壁磊、打破区域限制,广泛进行合作研究则较少。 反映出学校体育学科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或是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课题较少,科研力量比较分散,尚未形成一支有组织的科研队伍。,2.5 对国外理论引介较少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使各国在学校体育领域遇到的问题具有一致性,如体育课程改革问题、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网络冲击学生体育生活问题等等。我们缺乏对国外这方面研究新成果的引介,成果较少。,3 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及研究重点,3.1 以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为中心,将会出现一批重大课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是指导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指南,围绕如何落实中央7号文件,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