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96501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长城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合作问题研究报告,北京南洋林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2002年1月 北京,Page1,目 录,前 言 2 第一章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基本情况及趋势 3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主要投资方式研究 12 第三章 长城电工开展国际合作的路径分析 29 第四章 长城电工实施国际合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45 附 件 国际资本市场部分情况介绍 52,Page2,前 言,本报告是南洋林德关于长城电工在国际范围内吸引战略性合作合资伙伴的专门研究成果。 第一章阐述我国近年来吸引外资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及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和中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投资趋势等;第二章针对跨国公司开展国际合

2、作目前常用的方式(跨国并购和跨国战略联盟)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第三章研究国际电工电器行业的基本发展现状,以及国内电工电器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合作情况,并重点分析长城电工开展国际合作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第四章针对长城电工开展国际合作可能遇到的风险及相应的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剖析。 本报告作为南洋林德的咨询意见,仅供长城电工在今后适时进行国际拓展时做比照参考之用。,Page3,第一章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基本情况及趋势,Page4,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基本情况及特点,据统计,自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亚洲十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投资额最大 自1997年以来,欧盟对华实际投资额持续增长并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利

3、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 外商在华投资的地域分布上呈现梯度结构东高西低,明显向东部倾斜 无论是按项目数计算还是按合同投资计算,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都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1979年至2000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Page5,未来外商在华投资仍将呈不断增长趋势,2001年1-7月份外商对华投资情况,在华投资增长率:,108.14%,35.87%,12.55%,15.87%,18.10%,32.32%,13.19%,19.7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合同外资金额,新批设立外资企业,美国,亚洲,欧盟,据国家计委预计,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将达594

4、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直接投资470亿美元,外资项目的规模和技术含量均有所提高 中国入世后,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逐步与国际规范接轨,中国将成为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之一,预计到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将会达到1000亿美元,(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Page6,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基本情况,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从1993年开始,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目前,美国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9家、日本最大20家工业公司中的19家、德国最大10家工业公司中的9家均已在华投资 跨国公司投资不仅规模大,而且综合程度高。它们在中国设立投资性控股公司,统一协调管理其在华投资企业,并最终实

5、现投资管理的系统化。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如此之多的世界级著名跨国公司进入一个国家投资,在世界经济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跨国公司在中国展开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竞争,竞争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加快了中国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进程 经过多年的战略性投资,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安排中的一部分。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营运中心是三个重要的节点。当前,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已经初具规模 一些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但是这些开发中心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往往只进行针对中国市场的适应性开发 由于中国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欠发达,知识密集型服务

6、业落后,更由于没有放开对跨国公司在华从事金融、信息、贸易等服务业投资的限制,中国还难以作为跨国公司的营运管理中心,Page7,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策略,跨国公司十分重视在华投资的长远战略,同时也十分注意进入中国的具体策略。这些具体策略主要包括 进入方式的选择。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跨国公司采取分阶段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用技术或资金换市场”的投资策略,其比较典型的做法有四种 三部曲,即经过在华销售产品和技术转让的过程后再进行直接投资 三级跳,即投资规模由小到大,逐级递升 滚雪球,即一个核心项目带动一批相关项目进入 一步到位,即通过采取收购企业股份的方式直接投资 投资项目的选择。著名跨国公司一般都

7、以核心业务和拳头产品首先进入中国。多数跨国公司在核心业务进入中国后,其他业务或产品继续跟进,形成全部或大部分业务均进入中国的投资局面 投资伙伴选择。随着中国扩大开放和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环境的进一步熟悉,跨国公司有可能更多地以独资企业形式投资。如果建立合资企业,也十分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 投资地点的选择。贴近产品销售市场和靠近原材料供应地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点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地点的又一个考虑因素,Page8,跨国公司纷纷采用本地化投资策略,采取“生产布点、覆盖全国”的方式,或为确保投资成功,采取“建立基地,逐步扩散”的方式进行投资 管理人员本地化。

8、挑选大量本土优秀管理者负责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人才开发本地化。加强与中国各高校的广泛联系与合作,逐渐实现人才开发本地化 零部件生产本地化。为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生产企业后,一般采取本地采购或生产零部件 研究开发本地化。一方面,中国企业和政府要求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不仅投资生产企业,而且投资研究与开发项目,加大技术转移力度;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如果不把一部分研究与开发工作转移到中国,已难以适应与中国企业以及其他跨国公司竞争的需要 营运管理本地化。一方面,项目增加涉及母公司的条条块块,内部协调工作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在华投资日益成为母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

9、分,在华战略管理任务加重。多数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实行营运管理的本地化,Page9,中国入世后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策略,随着中国入世的成功,跨国公司纷纷在原有对华投资基础上调整在华发展战略 高度重视中国市场,非常看好中国入世前景,争取真正融入中国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一些跨国公司在巩固在华投资的基础上,开始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而实现投资扩张 提高管理级别。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跨国公司还提高在华投资管理部门的级别。一种是把中国总部提高到地区总部的地位,另一种是把中国总部提高到大区总部的地位,还有一种是把中国总部提高到与母公司总部等同地位 调整、整顿(增资、撤资、

10、扭亏为盈)现有投资企业 对于一般制造业的投资放缓,对那些供大于求的产品不再进行投资 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网,加大在中国的采购力度,使中国融入其全球经营网络 加大对基础原材料和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 积极投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开始逐步把中国建成为区域营运管理中心 在华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并把中国作为地区研发中心,Page10,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案例:西门子在华投资情况,1994年10月成立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是跨国公司在华成立比较早的投资性公司 通过不断拓展在中国的业务,西门子逐步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西门子在华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0亿马克(注册资金)。在华企业和各办事处共有员工2700人

11、按照经营业务领域分,西门子在中国建立了59家企业(包括45家合资企业,12家独资企业和2个BOT项目),几乎囊括西门子公司的所有业务领域。这些投资集中于七个核心业务领域,即能源、工业与自动化、信息与通讯、交通、医疗设备、元器件和照明等 西门子公司在华企业多数经营状况良好。全部企业产品的30左右出口。有的公司出口比例很高,例如上海移动电话公司的产品50出口海外 按照1999年中国对于投资性公司的新政策,西门子可以从事下属企业产品的销售代理,可以从事对外出口,也可以从事下属企业所需原材料零部件的进口。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服务还有一些限制。按照现有规定,西门子也不能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Page11

12、,西门子在华企业早已经面临全球竞争。例如,电气(发电、输电)业务已经面对ABB公司和GE公司的竞争,电信业务则面临NOKIA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入世对于西门子的竞争环境没有大的影响 西门子在华已经做了很多投资,目前首要任务是把现有投资企业经营好,暂时没有确立新的投资计划 中国入世后整个关税水平下降,对西门子一些在华企业带来影响。关税大幅度削减,有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可能比在中国国内生产还要便宜。在这种情况下,西门子在华企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面临在中国生产是否经济、是否需要削减一些产品生产的问题 前不久,西门子出售和关停了三家企业。一家是设在成都的光缆企业,并非经营不善(反而是经营业绩良好)

13、,只是因为西门子总部做战略调整,不再从事这项业务,便把这家企业卖掉了。一家是设在福州的制造电脑的企业,西门子也由于业务调整而将其出售。西门子在成都有另一家企业做网络接入设备,由于没有人买只好关停。这些大的调整都是由西门子总部决定,而不是由中国总部决定 一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项目,西门子也有这方面的考虑。目前正在筹备,准备建立一个研究开发项目,Page12,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主要投资方式研究,Page13,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绿地投资(组建三资企业) 绿地投资是指外商独资新建企业,或者与中方企业合资、合作新建企业。这种投资方式由于经历征地、建厂房、安装设备全过程,因此周期较长。在

14、国内关税较高的时期,这种方式可以用资金或技术换取市场,但是由于信息化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更新速度加快,原来这种周期长的特性反而使得绿地投资风险性增大 据统计,截止到2000年跨国公司以绿地投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项目约占总投资项目的86.2 跨国并购 并购是跨国投资的主要形式。2000年全球跨国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80%以上通过并购形式实现,目前并购已成为全球跨国投资中最重要的形式 据统计,中国2000年实际利用的407亿美元跨国公司直接投资中,以并购形式实现的比例很小,而外资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更是微乎其微,Page14,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关于外资并购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外资并购国内

15、上市公司的限制性条件将逐渐放宽,跨国公司投资方式和策略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已有三十多家公司有外资入驻 跨国战略联盟 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国内企业将更多地向国际生产标准靠拢。而国际上流行和通用的标准正是跨国巨头天天使用的规范,因此,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乃至于现代物流企业,都将会把与国际巨头的结盟视为接轨国际规范的重要一步 寻求结盟的目的当然不只是寻找规范,还有对资本实力、管理经验、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的更深层次追求,Page15,美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启示,兼并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产权,并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兼并和收购通称为并购。跨国并购是目前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的重要形式 跨国并购的主要优势 首先,使跨国公司绕过关税壁垒和配额限制,省掉建厂时间,很快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获取所需的资源,一是天然资源和原材料,二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他们所掌握和积累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等资源 另外,有目标企业的各种有利条件作为基础,收购和经营风险较低 跨国并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