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9394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填表说明(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系统【网络版】用户操作手册目 录目 录3注意事项一、 单位用户启用1.通过VPN登录系统2.CA证书登录3.Adobe Reader控件安装2、 事业单位数据采集系统常见问题解答文档三、单位数据采集操作说明1. 单位信息采集2. 在职人员采集3. 退休人员采集4. 在职人员信息修改5. 退休人员信息修改6. 人员信息删除7. 数据上报8. 报表打印9. 日志记录查看10. 报表工具下载注意事项此次信息采集时间点为2014年10月1日零时,2014年10月1日之后调出、辞职、死亡的人员均在此次采集范围;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和在职死亡人员均按在职人员采集

2、,离休人员不在此次采集范围。(可按照已审批的2014年10月1日调标名册上的人员填报)按照上级文件规定,信息采集填报数据要求严格依据个人档案记载录入填报。“信息采集相关表格由单位根据申报材料以及个人档案认真录入填报,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由于此次事业单位信息采集要求时间紧,各单位填报时要严格审查个人档案,有主管部门的单位,主管部门也要认真审档,人社部门将对档案进行抽查。各单位和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审核上报的各种表格然后再签字,本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今后如果一经发现问题将追责。*、为了确保能够正常使用本系统,操作系统必须是win7或者win7以上系统,但是不要做简装的系统。必须使

3、用IE11版本浏览器进行访问操作,不能使用360浏览器或其他版本的浏览器。、 必须安装Adobe Reader x阅读器。、 登陆系统之前必须关掉所有安全卫士和杀毒软件,最好防火墙也关闭;、 登录SSL VPN时,用户名为jgb,密码是jgb-1234,其中的“-”是键盘上排数字0后面的“-”。、 每次登陆都要插入电子钥匙,从网址或快捷方式进网(如果出现暴破问题,可分别使用两个备用用户名进网,备用:用户名jgb1,密码jgb1-1234或用户名jgb2,密码jgb2-1234)。、 电子钥匙使用中,每输错密码1次,会提示还有几次密码重试机会,连续10次输入错误密码,电子钥匙将被锁死,锁死后必须

4、与人社部门(工资福利科)联系并提供以下材料:(1)单位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信用代码证的原件彩色扫描件,并在扫描件上加盖单位公章;(2)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彩色扫描件。、 电子钥匙损坏或丢失再申请时需提供相关材料和费用。、 审核端审核通过后不可取消上报,各单位一定要确认信息准确后再点击上报。、 社保开启银行:镇内的单位统一选择建设银行,农村的单位统一选择农商行。、 为确保参保单位及填报数据的安全性,参保单位需由专管人员填报并管理。、 本软件只针对编制内人员进行采集(在职人员包括2014年9月30日(含)前转正定级人员);2014年10月1日及之后转正定级人员不在此次信息采集范围内。、 本软件均须使用汉

5、字、阿拉伯数字、大写拉丁(英文)字母规范填写。、 所有工资项目单位均为元/月,按年发放工资项目均按除以12个月后的数据录入。、 所有工资指标项目,计算时出现小数点的,均四舍五入后保留两位小数。、 补发工资采集问题。为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凡是补发工资均从补发起始日逐月还原至历年历月。、 关于身份与工资不对应问题。身份与工资均按实际情况填写,工资如不能自动录入可手工录入。、 借调人员数据采集问题,由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填报。、 关于所在单位隶属关系变动问题。隶属关系发生变动的事业单位,以变动后当前的隶属关系为准。、 关于工资关系与编制关系不在同一单位人员的数据采集问题。原则上由编制关系所在部门(

6、单位)负责录入。、 个别人员职务双跨问题。个别单位存在着职务双跨人员,其职务、职级等数据均按其工资待遇发放认定的身份和项目进行采集。、 蓝色字不可以修改,黑色字可以手动录入保存,带*号的为必填项。按顺序录入,一定先录入单位信息。、 视同缴费月数和连续工龄快速计算:视同缴费月数(2014参加工作年)12(10参加工作月);连续工龄视同缴费月数12,保留小数后1位。(另附电子版)。在职人员视同缴费和实际缴费分开,实际缴费不用填。例如,一个从企业调入事业单位人员,他1980年3月在企业参加工作(已缴社保),2003年5月调入事业单位,他的视同缴费月数是从1980年3月到1995年6月(企业缴费从19

7、95年7月开始)一段,从2003年5月到2014年9月一段,两段相加为视同缴费月数。、 人员信息采集完先到编制部门核准盖章,再到财政部门核准盖章,然后,按照时间安排表上安排的时间带电子钥匙、2014年10月1日调标名册、1993年10月1日以来的工资件、2001年以后取得学历并兑现工资待遇(本科定级)的人员需带学历查询证明(学信网查询打印带有二维码的网页)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科审核,合格后由本人签字,最后将纸质版报送给人社部门。如没按规定的时间上报,后果自负。此说明未涉及到的事宜按上级文件和要求执行。参保单位需报送以下材料:1、 批准成立的文件复印件;2、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或组织机

8、构代码证、法人登记证书原件和复印件;3、机构编制管理证原件;4、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认定表(附件1)四份;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保申报汇总表(附件2)三份;6、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参保申报汇总表(附件3)三份;7、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范围认定和信息采集财政审核表(附件4)三份;8、参保单位基本信息采集表(见附件5)二份;9、参保单位工作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见附件6)二份;10、参保单位退休(职)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见附件7)二份;11、参保人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报电子版。 三、单位数据采集操作说明单位用户登陆系统对单位信息、参保人员(在职、退休)信息根据填报口径的要求进行填报。所有参保人员登

9、记完成并检查无误后,将采集数据进行上报操作。完成上报后,单位按我省经办规程的要求,携带相关纸质材料,到人社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的数据由人社部门确认启用,完成参保登记工作。1. 单位信息采集单位在首次登入系统后,需根据系统提示完善单位信息。在登录的主界面点击【单位信息采集】,进入单位信息采集页面。按要求输入单位信息,红色星号标识的为必填项, 完成信息填报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单位信息,保存成功后会提示 “单位信息保存成功”,点击【确定】,完成单位信息采集工作单位信息采集填完之后若修改,直接在单位采集模块进行修改,然后点保存。1、单位类型:选择事业单位。单位级别按编办确定的进行选择。、财政负

10、担比例:0-100%。、改革时点是否参加城职保:全额、差额单位选择“否”。4、社会保障卡开户银行:镇内的单位统一选择建设银行,农村的单位统一选择农商行。5、编制人数:经编制管理部门核定批准的编制数。截止到2014年9月新录用的事业编制人员见习期未满的,编制部门给确定编制的时间如果是9月30日前,就需要采集,如果不是就不采集。6、退休人数:退休前为在编工作人员,经组织或人事部门批准纳入退休管理的人员人数。7、单位地址:需填写到具体的街路门牌号、楼栋号。8、申办人所属部门:填写本单位内设的具体经办部门(如党政办公室、人事科、政治处等)。9、所属行业: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

11、单位需要填写,下拉式菜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其他5个选项,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四类之外的行业均填其他。10、事业单位改革分类: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按编办确定的进行选择公益一类、公益二类或生产经营类(三类)。2. 在职人员采集在职人员采集需首先在【系统功能】页面,点击【在职人员采集】按钮后进入在职人员采集页面:按信息项名称输入在职人员信息项,标识*的为必填项。上半部分主要是:“个人信息”、“当前人事信息”和“其他信息”,录入人员的基本信息和改革前后职务岗位和人员单位参保时间;下半部分主要是:“工资信息”,录入人员的改革前后工资信息。其中, “改革后职务或岗位”是根据“编制类型”选择的不同,

12、进行筛选的。注:1、“姓名”:只可填入中文、英文、数字和字符“”的组合,其中,若只填入数字,不可保存;若填中文、英文、和数字的任意组合,可以保存,但若非只填中文,则给出提示。若人事档案信息与身份证不同,原则上以身份证为准,但相关身份认定材料要在档案中有显示,这样保证了档案与身份证上的姓名保持一致;2、“证件号码”按照国家统一18位身份证的格式填写;证件有效期:为身份证上“有效期限”的截止日期(年月),若长期有效不点选该项即可;3、“档案出生年月”不能大于当前时间,不能大于2014年10月;4、“参加工作年月”不能早于“档案出生年月”,参加工作年龄不在16岁到40岁时,给出提示;5、“户口所在地

13、址”、“通讯地址”必须含有汉字;通讯地址需填写到家庭住址具体的街路门牌号、楼栋号、房间号。不能填写单位地址。6、“手机号码”按照通用手机号格式输入;电话号码:固定电话需要填写区号。7、“联系电子邮箱”尽量都要填写个人邮箱,按照正规邮箱地址填写,至少3个字符+XXX.com,实在没有邮箱的人员统一填“无”,一般情况下不能为“空”;8、“是否劳模”默认为“否”,若选择“是”,则“授予劳动模范时间”和“授予劳动模范级别”必填(审核时带证书);国家级及相当于国家级、国家部委和省级及相关于国家部委和省级、省部级及相当于省部级3个选项,分别对应原退休费加发15%、10%、5%三种类型;9、“授予劳动模范时

14、间”大于2014年10月或早于“参加工作年月”,则给出提示;10、“视同缴费月数”指改革前(2014年9月30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属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范围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工龄,不足1个月的部分按1个月计算。在职人员的视同缴费月数是从参加工作时间起计算到2014年9月30日(如:2006年7月参加工作,视同缴费月数为99),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如工龄间断),要除去特殊情况的时间段;大于“参加工作年月”到2014年10月的月份差,系统则给出提示;11、“保密人员标识”默认为“否”,若选择“是”,则在“在职人员采集信息修改”模块中可以查询到添加的人员并修改(我市事业单

15、位无此类人员,不需要填写“是”);12、“改革前职务岗位”与“改革后职务或岗位”均为:选择事业管理,则岗位级别(如科员为9)和岗位档次必填;选择事业专技,则岗位级别(如助理级为11)、岗位薪级和是否提高10%(教护龄)必填;选择事业工勤(如初级工为5),则岗位级别和岗位薪级必填; 13、“改革前信息”中,“工资应发合计”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工作性津贴”、“生活性津贴”、“绩效工资水平”、“国家统一津贴”、“改革性津贴”和“其他津贴补贴或奖金”之和,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根据“改革前职务或岗位”选择的不同,显示不同的工资项,“改革后信息”与“改革前信息”填写方式一致;是否标准工资:可选择是、否(如无特殊情况均填“是”)。14、 关于“年终一次性奖金”问题。事业单位无年终一次性奖金(不需填写),事业单位的“年终绩效奖金”,需按月平均后,合并计算到绩效工资水平之中,并在“绩效工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