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549388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188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长安-编制课件(1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文学史 方长安 编制,1,第一编 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19171927年),2,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 与五四文学革命,3,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兴起及其历史背景,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二、近代文学的背景 三、外国文学的逐渐引进,4,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开展及其内容 (一)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的文学观念、理论主张 (二)文学革命的创作成绩:鲁迅的小说、胡适的白话诗 (三)外国文艺思潮及作品的译介,5,二、文学革命中的论争 1. 与林纾的论争; 2与学衡派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6,三、文学革命的意义,(一)在文学观念上,否定文以载道等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社会成为

2、共识; (二)在文学内容上,体现民主主义,反帝反封建的主题; (三)在语言形式上,摒除文言文和僵化的传统文学模式,白话文及多样化的现代表现手法成为主导。,7,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和刊物的兴盛,1921年以后,新文学社团及刊物的涌现成为新文学大发展的主要标志。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及新月派、湖畔诗社、浅草沉钟社、语丝社等。,8,第二章 鲁 迅,9,10,11,1931年鲁迅全家与冯雪峰全家合影。,12,鲁迅萧伯纳 蔡元培,13,14,第一节 生平、思想与创作概况,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自改名树人,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采用笔名鲁迅。 1.在故乡少年时代(18811898)。 2. “走异路,逃异地,寻求

3、别样的人们”求学时代 (1)新式教育(18981902):就读于新式学堂,接受“西学”和维新启蒙思想。,15,(2)留学扶桑(19021909):思想初步形成期。弃医从文,启蒙“立人”,介绍东欧及俄国文学,筹备新生杂志,翻译域外小说,撰写各体文章。 文化偏至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摩罗诗力说 :“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16,3.归国后的沉寂期(19091918) (1)还乡任教 19091912 (2)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部迁往北京。 古籍整理与辛亥后的苦闷孤寂,17,4.创作上的喷发与辗转的生活(19181927):参加新文化运动,并开创了中国现

4、代文学的新局面,奠定了小说在现代文学中的核心地位。 (1)参加新文化运动,并任教于高校。 (2)赴厦门 (3)到广州,18,5.在上海:最后的10年(1927-1936) (1)革命文学论争期(19271930):与偏激的革命文学倡导者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捍卫五四文学传统。 (2)30年代(19301936):左联时期,培养和扶植文学新人,纠正过左的文学思潮;用杂文开展文化政治批判;并完成故事新编的创作。,19,创作概况: 1.呐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集鲁迅19181922年的15个短篇。1930再版时不周山被抽出)包括: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

5、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20,2.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收集19241925年的11个短篇。) 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3.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八则,“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 包括:补天(1922)、铸剑奔月(1926)、非攻(1934)、理水、采薇、出关、起死(1935)。,21,4.散文: 散文诗集野草(19241926年,共23篇)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共10篇)。 5.杂文创作: 早期文言写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论文;后来的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等等。 6.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2

6、2,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一、创作由来: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23,24,“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25,“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迫切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却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

7、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以上皆出自呐喊自序,26,二、小说的命名 呐喊: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题彷徨一诗中,写出了当时的苦闷的心情“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但尽管彷徨却未引退或消沉,在扉叶上引用屈原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27,三、表现的深切主题的深刻 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揭示传统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是呐喊、彷徨的主要思想价值,28,1 .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具有反叛、象征意味的“狂人” ; 宗法专制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吃人”的精神 统治。,29,2.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探讨中国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表现下层民众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愚昧落后、麻木冷漠的精神状态; 对启蒙主义的怀疑与反思。,30,3.对变革时期(社会变动和文化转型)几代知识

9、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题 转向知识者自己,开始灵魂的自我拷问与自我清算; 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个体文化人格及其现实生存方式的批判;,31,四、题材上的开创性 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这两大现代文学主要题材。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对待他笔下的人物,苛刻严峻、毫不留情的批判锋芒直指一切人物,而又蕴涵宽广深厚的悲悯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沉厚绵长。,32,五、格式的特别形式的独特 鲁迅博采西方小说艺术之长,以新颖别致的艺术形式和鲜明的现代特色,实现了中国小说 艺术“从古典趋向现代的根本变革。传统小说以章回体为基本构架,小说结构方式则

10、以情节为主干,在情节的“奇”“异”上做文章,强调情节的完整性,要求有头 有尾,顺理成章。鲁迅小说则完全扬弃了这些传统模式,从狂人日记到离婚所写的每一篇小说的表现格式和结构方式都不同,正如茅盾所言,鲁迅是“创造新形式 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33,第三节 阿Q正传,一、阿Q形象的多重意义 二、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三、艺术上的成就,34,第四节 野草 和朝花夕拾,一.野草 1924到1926年,鲁迅在语丝上连续发表了23首散文诗,1927年,结集出版,并增写题辞一篇,总题名为野草。 写作背景与彷徨相同,这时的鲁迅正处于苦闷、彷徨与求索之中。因此野草反映了鲁迅孤寂的心境

11、与艰难探索精神,交织着“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的矛盾。”,35,野草是时代苦闷与人生苦闷这双重苦闷的结晶,但具有超越时代和个人生活的普遍意义。 鲁迅的野草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凝神,是对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困境的无情揭示。集中体现了鲁迅的一种悲壮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36,二、朝花夕拾 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共十篇。最初在莽原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待到1927年5月编订成书的时候,改题为朝花夕拾。这些散文记述了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一些重要生活片段,回忆故乡可喜可愕的人事景物,带有自传的性质,在鲁迅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37,1. 朝花夕拾以个人的生活经历

12、反映时代的侧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社会变故,伴随着鲁迅少年和青壮年的生活历程得到形象的表现。 2. 朝花夕拾展现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乡镇的风俗画。 3.朝花夕拾精彩地描绘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停滞的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面影 。,38,4、朝花夕拾艺术特征,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作者往往在平淡的叙述中含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是非, 使回忆与感想、 抒情与幽默和谐地结合起来。作品的情感真挚浓郁,既不同于鲁迅小说中的“忧愤深广”,也有别于杂文的恣肆挥洒。真挚浓郁的情感借助生动风趣的文笔表现出来,形成了朝花夕拾独特的艺术风格。,39,第五节 鲁迅杂文,一、鲁迅杂文创作概况 鲁迅一生致力

13、于杂文的创作,是现代杂文的开创者,一共创作了16本杂文集,这些杂文大致以1927年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后期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40,另有一些散篇收在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中。杂文是他直接解剖社会,抨击敌人的 艺术武器,其杂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犀利活泼、不拘格套。无论在思想意蕴还是在文学审美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二、思想及艺术性 鲁迅前期杂文侧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充分体现了以科学、民主为旗帜,彻底反封建文化的“五四”精神。,41,1927-1936年 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

14、锐的时期,鲁迅也从前期的革命民族主义者和进化论思想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因此,鲁迅后期杂文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发展。主要集中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理论斗争性建设。 鲁迅的杂文,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真实记录。艺术地再现了二、三十年代的社会风云变幻和思想潮流,其广度和深度是当时任何一位杂文作家所不能比拟的。,42,鲁迅杂文具有丰富文化意蕴,对中国传统文化、现实社会、政治、思想、人生、人性进行批判和反省、对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进行探索和思考。 鲁迅的杂文充满着具体的智慧,他特别善于从现实人生切近问题出发展开思想,不作抽象悬空的说理。 鲁迅杂文具有斗士风格,富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攻击性。作为思想批判

15、和文化批判、攻击落后传统与时政的武器,是解剖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和现实黑暗的利刃。,43,在文体创造上,鲁迅的杂文是萌芽于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由鲁迅所开创、推动而发展、成熟的一种文体。瞿秋白称之为“文艺性的论文”。形象性、情感性个逻辑性的完美结合,严密而生动的逻辑结构,辛辣而幽默的讽刺。是诗化的政论,是政论化的诗,是思想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和统一。 鲁迅杂文的语言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并注入了强烈的主观情感,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44,第三章 第一个十年的小说,45,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及其小说创作,一、文学研究会成立概况 二、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 1.关于“问题小说”; 2.冰心、庐隐、许地山、王统照的问题小说; 3.关于“乡土小说”;,46,4.乡土小说的两大类:田园小说和悯农小说。 废名和王鲁彦、许钦文、台静农、彭家煌、黎锦明、蹇先艾等。 三、叶绍钧的创作 1.创作概况; 2.短篇小说和长篇倪焕之,47,第二节 创造社及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一、创造社及自叙传小说的兴起 1创造社的成立及概况 2自叙传小说的兴起 3浪漫抒情小说的艺术特点 4创造社其他小说家的创作,48,二、郁达夫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