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93423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时间利用统计讲义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第一节 劳动时间利用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 社会劳动时间利用统计 第三节 生产工人劳动时间利用统计 第四节 其他工作人员劳动时间研究,第一节 从业人员劳动时间利用统计 一、劳动时间利用统计的意义 劳动者的生产劳动活动过程,表现为劳动时间消耗的过程。企业或基本单位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劳动经济效益的大小,直接或间接取决于劳动时间的利用程度。又进一步影响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二、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段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 工作时间具有以下特点:(1)它是法定的工作时间。劳动者每日或每周工作时间的最长限度由劳动法规定。(2)它是履行

2、劳动义务和计发劳动报酬的时间依据。(3)它是实际工作时间与从事相关活动时间的总和。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2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一般是采用工时和工日。 工日是指一个工人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按现行工作日长度是8小时;工时是指一个工人工作l小时的时间。 制造业生产工人工作时间的核算,多半都采用工时为计量单位,但也不排除用工日进行核算。建筑业生产工人的工作时间一般采用工日为核算的单位。,【法律法规参考】 劳部发1994521号第4条:劳动者工作时间包括准备结束时间、作业时间、劳动者自然需要的中断时间和工艺中断时间。,工作时间包括劳动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

3、实际工作时间、准备时间、结束前整理与交接时间、工间休息时间、人体自然需要时间、女职工哺乳时间、工艺中断时间或依法或依照领导要求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2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标准工作时间 也称标准工作日,是我国现行工时制度的一种形式,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外商投资等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及科研设计、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学校等事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在正常情况下普遍实行的工作时间。包括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和每周工作时间两方面。,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标准工作时间是每日8小

4、时,每周工作6天。 1994年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我国标准工作时间实行每日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工作时间、休息时间、限制加班加点的行政法规。1995年开始实施的劳动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这一工时制度(第36条: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我国标准工作时间是每日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工时制度方面的国际劳工公约 1919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国际劳工公约就是关于工时的

5、,名为(工业)工时公约。规定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8小时的工时制度。 1935年国际劳工大会第47号公约40小时工作周公约。 1962年国际劳工大会吸取已有关于工时的劳工标准的成果并照顾到现实状况的差异,通过第116号建议书缩短工时建议书。之后,通过第153号公约(公路运输)工时与间休公约。规定最长驾驶时间包括加班时间不超过每天9小时,也不超过每周48小时。 1984年国际劳工大会确认批准第14号公约(工业)每周休息公约是关于周休的。适用于工业企业,包括矿山、制造、建筑、运输等各类工业企业。应于每7日期间内享有连续至少24小时的休息时间。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6 中国劳动社

6、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缩短工作时间 指劳动者工作时间少于标准日工作时间和周工作时间。确定工作时间既要坚持平等的劳动权利,又要考虑到劳动过程中劳动力使用量的多少、劳动强度的大小等劳动条件和有特殊情况的劳动者。我国劳动法规规定缩短工作时间主要有4种情况: (1)从事矿山井下、严重有毒有害、特别繁重和特别紧张体力劳动; (2)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每日1次,每次1小时或提前1小时下班) (3)化工行业对有毒有害作业的工人,分别实行“三工一休制”和“定期轮流脱离接触”相结合的制度,即工作3天休息1天,每年再轮流脱离原作业岗位1个月,或采用6小时至7小时工作

7、制。 (4)煤矿井下实行四班每班6小时工作制,纺织行业实行“四班三运转”制度。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8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劳动法在规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同时,第39条还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工作日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劳部发1995187号)第6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具体某一天、某一周等的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等,但其平均日工作时

8、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主要是指: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地质、石油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亦工亦农或由于受能源、原材料供应等条件限制难以均衡生产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它适合的职工。 (电力、新闻出版、银行、林业、烟草等)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12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不定时工作制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劳部发1995187号)第5条:不定时工作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徇或需要机动作业的

9、职工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 一般而言,企业中的下列三类职工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2)企业中的长途运输驾驶、押运等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货运、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3)其他适合的职工。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18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三、工作时间构成指标 (一)日历时间 这是生产工人可供利用的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时间。分别用日历工日和日历

10、工时表示。 日历工日=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报告期日历日数 日历工时=报告期日历工日工作日规定长度,(二)制度公休时间 制度公休时间:是指按法律规定,生产工人应享受的公休日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 我国法定休息日,包括每周六、日和全民的10天节假日,按日历年度为114天左右。 制度公休工日=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报告期制度公休天数 制度公休工时=报告期制度公休工日工作日规定长度,法定节假日 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 (1)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包括:新年(1月13日放假3天)、春节(放假7天)、劳动节(放假3天)、国庆节( 7天)。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和纪念日,包括:妇女节(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

11、14岁以上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13周岁以下少年儿童放假1天)、建军节(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3)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周六、周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但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周六、周日则不补假。 我国传统的农历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放假。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不放假。 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P110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年9月第1版,(三)制度工作时间 制度工作时间:是指按法律规定,生产工人应该工作或上

12、班的时间。它反映出最大可能利用的工作时间,是考核企业或基本单位工人工作时间利用充分与否的基准线。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的规定,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小时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 制度工作工日=报告期工人平均人数报告期规定工作日数 =日历工日制度公休工日 制度工作工时=报告期制度工作工日规定工作日长度 =日历工时制度公休工时,(四)缺勤时间 按规定应工作或上班时间内,职工由于个人原因未上班的时间,即为缺勤时间。缺勤有全日缺勤和非全日缺勤两类。 缺勤工日按生产工人全日缺勤汇总计算,不含非全日缺勤。 缺勤工时既包括了全日缺勤,也包括了非全日缺勤,即: 缺勤工时=缺勤工日

13、规定工作日长度+非全日缺勤工时,缺勤时间 正当理由:病假、产假、探亲假、工伤假、事假、其他(会议、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等。),病假:法定医疗期6个月。医疗期3个月的按从第一次停止工作进行治疗开始的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医疗期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医疗期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医疗期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医疗期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医疗期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产假:(1)全国统一产假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中

14、规定的奖励产假或称奖励生育假。如北京规定晚育则增加30天或不休假的奖励一个月工资。若只生一个子女以后不再生育则再增加3个月产假但减免3年独生子女费。,工时与休息休假权益维护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9,探亲假:探望配偶每年一次,假期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每年一次,假期20天或两年一次,假期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四年一次,假期20天。上述假期包括公休日和法定假日。另外根据需要还补给路程假。,工伤假:工伤医疗期是职工因公负伤或患职业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疗和领取工伤津贴的期限。工伤医疗期按轻伤和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1-24个月,最长不超过36个月。工伤津贴相当于本人受伤前12个月内平均工

15、资收入。,事假:目前国家对企业职工请事假及工资待遇没有作出统一规定。相关事宜按职工所在单位处理事假的规定。,婚假:(1)国有企业由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1-3天婚假。双方不在一地可另给路程假。(2)另外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计划生育条例,晚婚可享受奖励婚假。如北京为7天。,丧假: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由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1-3天丧假。去外地料理丧事可另给路程假。,(五)出勤时间 出勤时间:指按规定工作的时间里工人实际上班的时间。 出勤工日:是报告期每一制度工作日实际上班人数的累计。 不管是否够一个规定工作日长度,都按一个出勤工 日计算。 出勤工时:是按制度工作小时的实际上班人数累计

16、的,即报 告期每一工人累计上班小时的汇总。 出勤工日=制度工作工日缺勤工日 出勤工时=出勤工日规定工作日长度一非全日缺勤工时 =制度工作工时缺勤工时,(六)停工时间 在制度规定工作时间内,工人出勤后,由于企业或单位的原因,如材料供应中断,动力不足、检修设备、任务安排不足或等待图纸和设计更改等,无法从事生产作业的时间,谓之停工时间。停工时间有全日停工和非全日停工等。,停工工日:是工人在整个出勤的一个工作日都未从事生产作业 活动的累计。 停工工日=报告期工人出勤工日中的全日停工工日 停工工时:是工人在出勤时间中的全日停工与非全日停工的时 间总和。 停工工时全日停工工日规定工作日长度+非全日停工工时,(七)非生产时间 在制度规定工作时间内,工人出勤后,企业或单位安排从事非生产作业活动的时间,如占用生产时间的选举,党团组织活动,开会、参观和各种公益活动等,称之为非生产时间。 非生产工日,即全日非生产工日。它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