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行为概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866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组织行为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公共组织行为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公共组织行为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公共组织行为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公共组织行为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组织行为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组织行为概述(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公共组织行为,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公共组织行为的发生机制 第三节公共组织行为的发生机制,第一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与特征,一、含义: 公共组织主体基于公共组织自身的角度,为实现公共组织的目标,对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第一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与特征,二、公共组织的类型 按其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政府组织行为、公营部门组织行为和非政府组织行为; 基于公共组织行为的主体构成,分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基于公共组织行为的发生范围和影响力所及,可分为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第一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与特征,三、公共组织行为的特征 1. 公共性 2. 公益性

2、 3. 源法性:包括主体资格、规范和结果的源法性 4. 功能性,第一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与特征,四、影响公共组织行为的因素 1 组织目标 2 组织规范 3 组织规模 4 组织压力 5 组织领导 6 组织成员的相似性,第二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发生机制,一、领导、决策和参与 在组织内部,在组织活动的领域里,领导与服从、决策与参与是最常见的组织行为。 1. 领导行为 领导是指基于领导权力,发挥着组织、决策、激励和协调等功能的角色,领导行为即指领导者对追随者施加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促使组织、群体、个人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1. 领导行为,(1)领导的合法性基础 领导的合法性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

3、:一是领导的权力和领导行为如何以及能否以价值观念或建立在价值观念基础上的规范所认可的方式实现有效的运行;二是这种有效的范围、基础和来源。,(2)领导行为模型,领导行为的连续一体模型:这种模型认为领导者的权力同追随者的自由度形成一种此消彼长的互补关系。,领导风格模型:,由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和穆顿设计的描绘领导风格的两维图表,用以表示领导者对生产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的关系。,(3)领导与服从,米尔格姆的“权威服从”试验认为,影响服从的因素有:权力支配者的合法性、行为责任的归因、行为结果的反馈、行为的情境和个性特征。 公共组织领导与服从行为基于不同的组织类型有一定的差异,政府组织行为明显带有强制

4、性。多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规范性较强的委员会制等领导制度。非政府组织由于其灵活的人事制度和组织目标的事务性等特点,带有参与性,多采用董事会、理事会等领导制度。,2. 决策行为,决策行为机制:决策的触发阶段、决策的决定阶段、决策的组织化阶段 决策的触发阶段受到决策主体的个性、气质、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决策主体面临组织需要的强度、决策动机的强化程度、对决策主题的感知态度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决策主题对组织的重要性不同,决策者面临的决策压力就会不同。 决策组织化过程,就是要实现决策影响对组织成员的内化过程。个人可能对决策有三种态度:顺从、认同、内化。,(3)公共组织中的决策,一般考察发现,个体决策与

5、群体决策在决策的速度、准确性、创造性、效率和风险上有一些差别。个人决策速度快,准确性差、创造性较高、风险性也高,群体决策则反之。当然,具体到某一项决策,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3. 参与,(1)治理与参与 (2)决策民主化与参与:由于决策参与者的利益分化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一致,决策中的参与可能出现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因决策意志的分散而贻误决策需要的速度;因各自价值的差异使决策的客观性丧失等。,二、竞争、冲突与合作,1. 竞争机制 (1)社会竞争行为的条件:竞争是指遵循一定规则的合作性竞赛。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中,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比打败竞争对手更重要。竞争形成的条件是有一相同的目标;其次,目标必须

6、是比较少的或比较难得的;最后,竞争的目的是获取目标物,而不是竞争者。 (2). 激励与竞争机制:激励常常被组织的决策层用于促使竞争机制的形成。他们设置有限的竞争资源,以使竞争机制得以运转而实现决策目标。当然,竞争机制的有效程度还受竞争者对竞争资源的期望值的影响。,(3)博弈与竞争,在竞争过程中,任何一方均希望自己获得最终的胜利或取得尽可能好的结果,为此必须在考虑其他各方可能采取的对策的基础上来制定自己的对策。博弈论认为,有四种基本情况: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合作对策;非合作对策。,2. 冲突机制,(1)冲突是指行为关系的一方意识到另一方将要或者正在发生的行为危及到自己目标的实现,从而作出对抗性

7、反应的过程。 第一、冲突更为直接的目的是打倒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 第二、冲突的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 第三、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 第四、冲突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它往往破坏了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2. 冲突机制,冲突是经常性的组织行为,冲突管理就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冲突管理技术有: 协商 调解 仲裁 激发合作,3 合作机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一般来说,合作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第一、目标一致,合作总要有某种共同的目标,至少是短期目标,否则无法合作,即使竞争对手之间,也可能存在合

8、作。第二、对于如何达到目标能够取得一致的看法。如果合作双方对怎么样做事都没有相近的理解,即使目标一致也无法合作。第三、行为配合。第四、要讲信用。,第三节 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一、自矫机制与公共组织的更新 公共组织行为中的决策、参与等行为过程 均有复杂的因素和相当长的进程可能会面临组织目标的调整、组织结构的改革和组织环境的变迁等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有效的组织自矫机制来制约组织异化力量,保证组织行为的健康发展。,1. 自矫机制,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是指公共组织通过学习塑模、目标调整、规制监督、制度创新等方法和手段纠正偏离的组织行为,使组织行为较好的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结构功能体系。,2. 公

9、共组织的更新,公共组织的更新,即指公共组织通过自身有效的控制机制、人员流动、功能替代和制度创新等方式恢复或保持公共组织的组织活力的过程。公共组织的更新包括人员、技术和组织制度三个基本方面的更新。它要解决传统的科层组织表现出的集中决策低效、专业分工扭曲、制度结构僵化、学习成长障碍以及与民主价值的冲突等等弊端,这些弊端仍将在现代公共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它将伴随着科层官僚化、寡头统治以及腐败等等问题。,自矫机制更新的作用,自矫机制对公共组织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1)自矫机制能通过公共组织的开放渠道完成组织机体的修复。(2)自矫机制可以根据公共组织组织环境的变迁,激发公共组织的适应功能及时进

10、行组织目标的调整。(3)自矫机制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的组织文化整合行为主体的行为反应。(4)自矫机制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的制度创新来匡扶公共组织成员的一些“临界行为”。(5)自矫机制可以通过公共组织的规制阻止组织行为的偏离,实现对组织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二、自矫机制的基础,1. 制度基础 (1)公共组织中的制度 公共组织行为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发生、发展的,制度为公共组织行为提供了一系列的规则,以约束公共组织行为主体可选择的空间。公共组织中的制度包括三个基本内容:A. 国家正式约束体系及其实现机制,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甚至意识形态等方面。B.社会非正式约束体系及其实现机制,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行业

11、风气等方面。C. 组织约束体系及其实现机制,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方面。正式的方面包括组织的章程、职业程序等,非正式的方面包括群体纪律、职业道德等。,(2)公共组织制度基础对自矫机制的意义,公共组织的制度是一些积淀下来的规则,这些规则抑制着公共组织行为主体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公共组织制度为公共组织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可以贯彻和追诉的选择空间;制度的秩序价值是通过其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的约束机制将公共组织的行为导入一个可合理预期的轨道,使公共组织行为变得可以预见;公共组织行为的这种可预见性是人们选择竞争对策、合作方式的可靠基础,也是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12、,2. 环境基础,(1)G瑞尼将公共组织环境分为:(A)技术条件。(B)法律条件。(C)政治条件,如政治稳定程度。(D)经济条件。(E)人口条件。(F)文化条件。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观、态度、信仰、社会风俗,涉及诸如性别分工、家庭结构、工作意向、宗教和政治运作等的社会化进程。,(2)公共组织环境对自矫机制的影响,比如,政治体制决定了公共组织行为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公共政策决定了各类公共组织行为的活动范围,政党制度决定了各种是政治社会力量表达意志的合法途径和弹性程度,因此也就决定了公共组织自矫机制实现的制度空间。,3. 主体基础,(1)公共组织行为主体即指公共组织行为的发出者,它可以

13、指个体、群体或组织自身。公共组织行为主体的自身素质是公共组织自矫机制得以实现的主体性因素,它包括依附于主体的主体结构、合法资格、智力基础、应变能力、情绪的稳定性、责任感和态度反应倾向等等。,(2)公共组织主体对自矫机制的影响,公共组织主体既是公共组织自矫行为的主体,又是自矫行为的对象。公共组织行为主体的主体构成、行为动机、行为能力、对行为环境的认知、对奖惩方式的认可等均会对偏离组织行为的矫正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公共组织整体发生越轨行为时,外在的监督者将通过规制手段约束着组织自身实施矫正措施;当组织中的个人、群体发生越轨行为时,组织约束着个人、群体实施矫正措施。公共组织的自矫机制受主体的影响

14、情况很复杂。如果被矫正的对象不是个体,而是公共组织中的群体,那么因为群体的聚合性及群体性格的影响会使矫正者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三、自矫机制实现的途径与方法,1.学习 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就是通过学习的这种能引起内隐的心理和外显的行为比较持久变化的功能发生作用的。对公共组织行为的自矫机制而言,首先,学习是一个能力获得过程。其次,学习能形成稳定的反应倾向。再次,学习是行为主体的自身评价过程。评价是针对一定的行为判别标准的,人们通过学习可以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行为反应,认同组织的价值观,接受组织的行为模式。最后,学习是以下自矫机制实现的基础性途径。无论塑模、规制、监督、评估、创新,都必须借助人的学习

15、能力来建立自矫机制的目标行为。,2 塑模,塑模:即指通过学习、认知、互动等行为主体的基本活动方式,使行为反应符合某种文化模式的过程。 公共组织行为的塑模可以通过目标行为的确定、进行行为测量等来分析行为的因果,然后以正性(如绩效评估、组织学习等)或负性(如禁令、惩戒等)的方式来实现公共组织行为的矫正。,3. 规制,即指公共组织通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章程等制度性因素对组织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的方式。规制有别于公共组织通过指挥、命令等非制度性因素对组织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的方式。规制方式是传统公共组织“人治”理念向现代公共组织“法治”理念转变的表现。强化规制和放松规制均可实现对公共组织行为的矫

16、正。,4. 监督,即指公共组织通过设立内部监督部门直接负责对公共组织行为的监督、检察(如行政监察部门、质量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或通过建构公共监督机制的方式(如信访制度、会议制度、第三部门的介入等)实现对公共组织行为的约束。 在公共组织行为的管理过程中,评估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有效的、技术性很强的监督手段。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公共组织设置激励手段的重要依据。,5. 强化,强化作为公共组织行为塑造的基本手段,是以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方法论基础的。强化理论认为,行为依赖于结果,即个体总是倾向于重复那些会导致有利结果的行为,而不重复那些会导致不利结果的行为。公共组织在采用强化手段的过程中,如果每一次行为之后即伴随相应的强化手段,称之为连续强化。如果一些行为被施以强化手段,一些行为不被施以强化手段,则称之为间断强化。,6. 创新,创新作为公共组织发展的重要方面,亦可作为公共组织自矫机制的一种途径选择。创新,即指公共组织通过组织观念的更新、组织制度的发展、管理手段的吸纳、重新安排组织结构等方式实现公共组织自身发展的质的飞跃的过程。公共组织的创新可以表现为观念创新、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