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861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公共管理伦理决策模式,*本章重点: 公共利益;伦理决策模式,伦理案例,私了还是检举私情与责任 保密还是泄密忠诚的冲突 服从还是坚持对组织的责任,第一节 作为一种行动过程的伦理学,所有行政人员都会遇到具体的伦理问题,选择是必然的宿命。 行政人员在处理具体的伦理难题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界定各自的责任范围与界限,都会拥有一种“伦理身份”,这种伦理身份认同形成了他们的道德品性。,一、伦理思考层次,表达层次 自发的未经深思熟虑的情感表达,虽然是无意引起回应也未想劝人,既不提供有关事态的证据也不提供详细的相关事态描述。但,根据此情感的强烈程度,演变成更为系统而理性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道德规则层次

2、开始根据道德指导准则去思考行为过程以及可能的后果。 (参见教材20页) 大多数时候,问题就在这个层次得到解决。当可利用的全套实际的道德规则无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进入下一个更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层次。,伦理分析层次 对自己的道德规则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 公正 “一视同仁”? 如果所有的成年公民在政治上是平等的,他们就都应该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诚实 “永远说真话”? 除非会严重伤及无辜的第三方,否则永远说真话。 自由 如果没有非常公正的理由,不应该去干涉他人的任何理性的选择过程或强行给他人的独立选择活动设置可能的防碍条件。,权利 第一个要素是利益。 一项权利之所以成立,是为了保护某种利

3、益,是由于利在其中。 第二个要素是主张。 一种利益若无人提出对它的主张或要求,就不可能成为权利。 第三个要素是资格。 提出利益主张要有所凭据,即要有资格提出要求。 第四个要素是力量,它包括权威(power)和能力(capacity)。 一种利益、主张、资格必须具有力量才能成为权利。 第五个要素是自由。 在许多场合,自由是权利的内容,如出版自由、人身自由。,后伦理层次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为什么我应该遵守道德规范? 大多数行政人员不会达到这一层次是最为基本的哲学思考层次。 在这一层次中的努力就是为了找到那些在伦理分析层次 界定出来的我们所珍视的东西的基础。 要求培养和巩固建立在哲学和宗教之上的世

4、界观。,欧洲有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告诉她的丈夫海因茨,只有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药可以救他的妻子。但该药价钱十分昂贵,要卖到成本价的十倍。海因茨四处求人,尽全力也只借到了购药所需钱数的一半。万般无奈之下,海因茨只得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儿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坚决不答应他的请求,并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为了挽救妻子的生命,在夜间闯入药店偷了药,治好了妻子的病。但海因茨因此被警察抓了起来。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

5、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型,水平A.前道德 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 阶段2朴素的工具性享乐主义 水平B.服从习俗角色的道德 阶段3维持良好关系、受他人赞扬的好孩子的道德 阶段4维护权威的道德 水平C.自我认可的道德原则的道德 阶段5契约的、个人权利的和民主地接受法律的道德 阶段6个人良心原则的道德,功能 解释情境 决策 善始善终 善始善终 (道德判断)( 非道德技能) 认知,道德判断的 社会观点采择,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关系模型,道德亚阶段,道义选择,

6、责任或 义务判断,自我控制、 智商、 注意、 满足延迟,道德行为,二、公共责任冲突的伦理决策模式 第一环节:描述或分析事实真相 第二环节:定义伦理问题 第三环节:界分可替代的行为过程 第四环节:设想可能的后果 第五环节:寻找最适合的方法,描述情形 定义伦理问题 寻找方法 设想后果 答辩彩排 伦理准则,库珀的行政责任冲突的决策模式:, 准备阶段,道德规则,预期评价, 关键阶段,决策,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服从上级决定。 得到上级的赏识,并能安稳地工作,但良心受到谴责。 尽量找机会避免继续参与此事,保持“中立”。 如果运气好,上级不会追究此事,同样能正常工作,但良心仍会受到谴责。 向上级的上级反映

7、情况,以求得更高层的支持。 能够对上级的决策残生巨大影响,而且如果上级的上级保密,则不会直接影响工作。 将实情诉诸人大常委。 维护了公众利益,但很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上级的信任。 将实情诉诸于媒体。 维护了公众利益,但无疑会令上级十分反感,从而严重影响现有工作。,四、行政伦理困境中的伦理妥协,定义:所谓行政行为选择中的伦理妥协,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行政行为选择中,有时不得不放弃甚至牺牲某些行政伦理价值以维护更高的行政伦理价值和社会利益准则。 从本质上讲,行政行为选择中的伦理妥协是行政行为选择中目的与手段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即以最小的恶,实现最大的善 妥协性的行政伦理选择,必须是选择所谓“迫不得已的手

8、段”,即非如此就不能解决利益冲突和伦理冲突的手段。,第二节 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要想给出一个能得到理论界或实际工作者认可的公共利益定义,是不可能的。” p68,一、公共利益的概念的产生,研究公共利益(the public interst)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之前用的是共同善(public weal)概念。 基本精神:个体的、局部的、特殊的利益应当服从大范围的普遍的整体利益。,“公共”的词源学含义,“公共”一词的古典含义有两个来源 一是希腊语“pubes”或者“maturity” (成熟),表示一个人在身体上、情感上或智力上已经成熟。因而,公共(public)一词就意味着一个人业已进

9、入成年,能够理解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能够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是是希腊语“koinon”。英语中的“common”一词也来源于此。而“koinon”一词则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另外一个词语“kom-ois”,意思是“关心”。“共同”和“关心”都暗含着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认为除了可以由私人利益相加所得出的利益之外,并不存在什么公共利益。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市场人,每个人都会把所有己身之外的一切换算成自我利益,然后据此决策行动。公共利益只是借口,是骗人的幌子。 古典经济学 公共选择理论,二、应该如何理解公共利益,1、公共利益绝不限于物质利益,而是包括

10、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等价值成分。 2、公共利益作为规范公共政策伦理取向的“基石”,是一种理念,是精神诉求。,公共利益:指的是一个社会中事关所有社会成员个人利益、至少事关这个社会中最大多数人个人利益的共同利益。 进一步地说,公共利益作为与私人利益相对的所有社会公众主体欲求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以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公共权利为内容的公众主体对客体的主动关系和客体对于公众主体的某种好处和意义。,公共利益包括:社会的公共资源、公共财产、公共产品和公共福利; 包括,诸如各种公共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各种社会公共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 还包括,诸如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通讯,三、公共利

11、益的深层内涵,第一,公共财富与公共福利之间的关系 公共利益包括公共财富和公共福利。 二者之区别在于是否已转化为人们可以共同享用的社会财富。 社会公共财富很多,社会公共福利也很多 社会公共财富很少,社会公共福利也很少 社会公共财富很多,社会公共福利很少 社会公共财富很多,社会公共福利很少,第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问题 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所获得的利益 个人利益 由社会公共福利而分享到的个人福利 1、在良好的制度安排下,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生关系。在不良制度安排下,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就成为一种相抗相损的互克关系。,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 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

12、益的叠加,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 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而是共享性的受益,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2、公共利益不论多么重要,它不是最终目的。相对于个人利益,它总是手段与工具,个人利益才是目的。,3、“社会公共福利比”更能本质地界定国家与政府的职能与功能。 “社会公共福利比”=分享到的公共福利份额/个人福利总量 (个人劳动收益+分享到的社会公共福利),4、公共利益是政府活动的目标,而非副产品。公共管理者必须致力于建立一个社会共享的公共利益概念。,复习与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利益? 2、概述库珀的行政伦理决策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