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738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行政学公共危机管理课件(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危机管理,Public Crisis Management,一、公共危机管理的背景与意义,1.公共危机管理的背景 1)高速发展与社会转型 根据国际社会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发展阶段时,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瓶颈凸显,容易产生经济失调、社会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道德和规章制度需要调整重建的状况,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容易引发各类突发事件,社会进入危机频发的时期。 黄金发展期,问题凸显期:应注意研究高速发展及社会转型时期的常发性公共危机形态。,2)公共需求剧增,公共议题凸显 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公众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的高需求与政

2、府及各类公共组织满足公共需求能力之间的矛盾。 公共价值分配的瓶颈:公平与正义;发展与平衡;两极分化;权力腐败;人权等公共问题凸显,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暴露。社会公共意识在不断增强。 市场与改革释放的能量,对传统的公共治理框架构成压力: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社会保障系统不完善,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不足,制度化的社会减压系统不灵,各种社会矛盾激发出来的群体性事件剧增。公众力量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张。,3)公共危机管理是现代中国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人员流动频率的增加,疫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不断变化,给公共卫生和人群健康带来日益严重的挑战。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城市中人口拥挤和环

3、境污染等因素使得对传染病的控制更为困难。 中国已经进入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通过对一些国家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1000美元3000美元)这个区间,是公共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年7月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04年15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366159起,死亡52719人,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5164起,死亡5693人。,城市社会内部发展、失衡和社会分裂,以及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得城市发展面临整体性风险。总体上看,中国城市社会的风险具有人为风险特征,很多城市安全事故的出现是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根本原因是

4、: 第一,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密度高,突发事件容易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的安全事故; 第二,城市流动人口多,不容易管理; 第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很大。,最突出的五大社会安全问题: 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食品质量低劣致病; 高强度传染病暴发和流行; 生态恶化及灾害应对机制落后; 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2.公共危机带来的影响 1)在当代社会,公共危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根据全球灾害统计所提供的数据,19962000年,各种灾害危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50亿美元,并且使425,000人死亡。在过去10年中,仅自然灾害所引起的各种危机,每年所

5、影响的人数达211百万。在发展中国家,因各种灾难和危机死亡的人数占死亡人口的95。在过去30年中,世界上近乎一半以上的灾难和危机发生在亚洲。结果亚洲是世界上各种灾害多发的地区,占世界灾难受影响人口的80,占死亡人数的40,占经济损失的46。,2)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公共危机会给整个社会发展所造成巨大影响。 第一,造成资源的损失。危机会直接造成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破坏基础设施;由于破坏正常的生产和服务以及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成本而导致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损失;间接的损失包括增加债务的负担、增加财政的支出、减少储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速度降低和发展计划的延缓。 第二,发展计划的打断。危机打断了政

6、府和社会正常的发展计划,使发展的资源从所计划的领域转移到危机的回应和重建方面,从而使发展从长期的考虑转到满足近期的需要。,第三,影响投资的气候和环境。危机,特别是在短时间不断出现的危机,以及时间持续较长的危机都会对投资产生负面对影响。投资者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确定性程度较高的投资气候和环境以降低投资的风险,而危机会引起失业、抑制消费的需求、导致经济的滞胀等,这些都增加了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第四,政治的不稳定。危机的出现无疑是对国家政治和政府治理的挑战,不适当的政府政策、政府管理的失误、政府对危机缺乏有效的回应、政府和民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政府责任的丧失等等皆会造成政府与社会大众之间的紧张关系

7、,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从而对政治的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3.加强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 1)危机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决定因素。 众所周知,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导致政府管理系统内部的无序和系统失衡,从而影响政府的管理绩效。实施危机管理可以保证政府组织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运行也可以使政府组织实现渐进式的管理变革,促进社会兴旺发达。 2)危机管理是提高政府组织管理水平的必需。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缺乏危机意识,必然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目前缺乏一种能够预防、察觉和化解危机的内在机制。危机管理包容了政府组织在顺境、逆境之中以及发展过程各阶段的管理内容,是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管理思

8、想,因而它是目前较合适的管理模式。,3)危机管理是防止政府组织老化,使政府组织之树常青的关键所在。 在经济学中,有个“帕金森”定律,即政府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日渐倾颓,这也就是说,政府组织存在的最重要职能便是防止老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组织的生存威胁越来越大,遇到的危机越来越多,因此,要防止政府组织老化,就必需实施和加强政府组织危机管理。,二、公共危机的定义、特点与类型,1.危机的定义 1)危机即“决定”。 crisis”这个字在希腊文中是“crimein”,其意义即为“决定”(to decide)。故危机是决定性的一刻、关键的一刻,是一件事情的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是一

9、段极不稳定的时间和极不稳定的状况,是一种迫切需要立即做出决定性的变革的状态。 2)芬克(FINK)的定义 危机是事件即将发生决定性变化的一段不稳定的时间,或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危机不必然是负面的,只是前途未卜与具有相当程度的风险,其变化具有不同的可能性。,3)韦氏大字典之定义 “危机是事件转机与恶化间的转折点”。面对日益增多的危机事件,如何在“危难”、“危险”中寻找“生机”、“转机”,这是危机管理与危机传播所要解决的问题。 4)研究危机的先驱C.F.赫尔曼 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讶的方向发展。,5)其他 公共

10、管理理论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企业管理学认为,危机是一种决策形势,在此形势下,企业的利益受到威胁,任何拖延均可能会失控而导致巨大损失; 组织行为学认为,危机是组织明显难以维持现状的一种状态。 一般认为,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速决策等不利情景的会聚。 危机是对组织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利益构成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紧张状态。,2.危机与突发事件、紧急事件 1)突发:强调事件发生的不可预测性。 2)紧急:强调对事件处理时间的

11、迫切性。 3)危机:强调事件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危机 事件,突发 事件,突发性 危害性 紧急性,3.公共危机的定义 公共危机指由于突发事件引起、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4.公共危机的特点 1)破坏性:对组织或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突发性、不确定性:出乎决策者意料之外。 3)紧迫性:应对和处理行为具有很强的时间限制。 4)公众性:影响公众的利益、公众舆论高度关注。,5.公共危机的类型 1)按起因分类 危机事件从起因上可以分为人为的危机事件和非人为的危机事件,前者如恐怖袭

12、击、集体骚乱、重大事故等,后者如流行病、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 2)按可预知程度分类 从发生之前人们对危机事件的预知程度方面,可分为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危机事件(如灾害性天气)和难以预测的危机事件(如恐怖袭击、重大事故等)。,3按可避免性分类 从其发生的必然性方面,可以分为有避免可能的危机事件(主要指人为的危机事件,如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群体性过激行为等)和无法避免的危机事件(主要指非人为的突发事件,如地质灾害、洪水、飓风等)。 4按影响范围分类 从危机事件的规模和影响范围的大小上,可分为全球性危机事件,地区性危机事件和局部性危机事件。,5按复杂程度分类 根据危机事件形成的冲击的复杂程度,可以分

13、为单一型的危机事件和复合型的危机事件。前者指某一危机事件的影响局限于事件本身,没有引起继发性的危机事件;复合型的危机事件指由于其涟漪效应又引发了新的危机事件。 6按发生顺序分类 按照危机事件的发生顺序,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危机事件和继发性危机事件。前者是指最初发生的危机事件,后者是由最初的危机事件诱发出来的新的危机事件,原发性危机事件与继发性危机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7按危机事件发展的速度分类 龙卷风型:指事件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问题解决了以后不留什么后遗症。 腹泻型:这类危机事件是逐渐发展而来的,但爆发后很快就结束了。 长投影型:这类事件是突然爆发,其后果却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文火型:这

14、类危机事件在爆发前会经历一个酝酿的过程,爆发后也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逐渐化解。,8按危机事件的来源分类 按照危机事件的来源,可以分为内生型危机事件与输入型危机事件。内生型危机事件是指其发生是由于系统内部某些因素发展失衡造成的,而与系统外部关系不大。 输入型危机事件是指其产生是由于系统外部的输入造成的,而主要不是系统内部的问题。 内生型危机事件与输入型危机事件显然是相对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有时会发生转化。,9按事件所涉及人群的倾向分类 按照危机事件所涉及的人群的态度和倾向是否一致,可以将危机事件划分为利益一致型危机事件和利益冲突型危机事件,也可以称为冲突型与非冲突型危机事件。 利益一致型危机事

15、件是指危机事件所涉及的所有人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存在强烈的冲突,所有人都会为应对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而共同努力。 利益冲突型危机事件是指在突发事件所涉及的人群中存在着利益不一致的两个或多个群体,他们各自对事件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10按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领域分类 按照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领域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许多类型。如政治危机事件,经济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危机事件,事故型危机事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群体冲突危机事件,环境生态危机事件。这种分类方法没有强调危机事件某个特定方面的性质,但具有比较直观、具体的优点,所以很多时候会被用到。,5.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四级响应机制,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16、条例中的规定:,(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中国转型期危机的特点及原因,1.中国目前危机事件的特点: 1)频次增加 各种安全事故、群体事件、自然灾害等发生的次数在不断增加; 2)规模变大 重大生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等; 3)暴力性加强 分子暴乱事件、分子袭警事件; 4)波动方式多元 单一领域多元领域;地方国家区域; 5)国际化程度提高: SARS、禽流感、吉化事故、拉萨暴乱、汶川地震,2.中国转型期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1)人与自然关系失调 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