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610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库专用,1,设 计 概 论 本课程:产品设计中的理论及方法。 -概念设计、形体设计到制造过程 按教学大纲要求,主要讲解六方面的内容: 1功能分析及产品构思设计 产品的机构设计方法学; 2机构的组合方法; 3设计评价; 4柔性制造系统的建模设计 柔性系统中的求解算法。 包括资源规划、机床规划、精良生产及并行工程 5. 模糊理论与模糊规划 6. 机器人构型设计中的模糊优化建模,文库专用,2,第一章 绪 论 1.1设计概念 人类的社会活动:物质财富创造 财富的分配 设计-物质财富创造-最基本的概念 1狭义的设计概念: 设计-客观需求-满足需求的技术系统活动。 技术系统活动 :产品创新设计或产品开发

2、设计中的一切活动。 包括:机构设计-结构(功能结构与工艺结构)与精度设 计-装配设计-维修与运输及安装-报废回收设计-制造规划设计-等。 2广义设计概念: 例1,设计是一种针对目标问题的求解活动; 例2,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而有益的东西。,文库专用,3,例3,设计是“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 一定的手段转为视觉化的活动过程”。 涵盖面更广的概念:对发展过程的安排 对发展过程进行的活动 发展过程:发展方向、程序、细节、要达到的目标。,涵盖面更广的,3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设计目标产品赢得市场,产品的竞争力 : 性能使用户满意; 开发周期最短; 成本最低; 无污

3、染或污染被降低到最低的限度。 “创新” 的含义:A.原创新: B.新产品创新 :非圆齿轮:凸轮与齿轮的组合; 手机: 新型手机= 手机+电子记事本+网络。,文库专用,4,1.2设计过程及产品的开发过程 1.设计的四个过程阶段: 需求分析 构思设计 结构与精度设计 制造过程设计。 2. 现代产品制造的特点: A. 创造设计过程长,制造过程缩短; B.由原来的满足精度,经久耐用的特点现代 的个性化、流行化的特征发展。 3.产品设计的模式:反馈闭环的模式,文库专用,5,2.1 功能概念及分析方法 2.2 功能原理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2.3 运动规律与机构组合的关系 2.4 制定运动规律的原则和步骤

4、 2.5 创新技法 2.6 机构组合时的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 2.7 按功能结构矩阵设计运动简图 2.8.按机构的结构特性作机构组合,第二章 功能分析与机构设计,文库专用,6,2.1 功能概念及分析方法 1功能概念: 效能 用途 作用 目的 2功能定义的方法: 动词+名词 3功能分析法 (1)总功能确定 (2)功能树作功能分解 功能分解获取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控制简图,文库专用,7,(3)功能分解的方法(目的手段),2.2 功能原理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板材送料机构都有三个操作:供料,取料与送料。但不同的机构,原理不同,结构也不同;原理相同,结构也不同; 功能原理: 推力 摩擦 吸力,文库专用,8

5、,文库专用,9,归纳:功能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对应关系 A功能与运动规律之间有对应关系,这个映射关系实现机构构思中由功能设计向运动规律设计的转化。 B功能与运动规律之间为1 n的关系,即:单对多的关系。,文库专用,10,文库专用,11,(2)直线往复运动的机构(水平),图2-7往复运动的机构,文库专用,12,归纳:运动规律与机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A 运动规律与机构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种关系能实现由运动规律到机构设计的转化。这种转化实现了由设计构思到实体产品之间的联接。 B运动规律与机构之间为1n 的关系,即:单对多关系。,文库专用,13,2功能原理、运动规律与机构综合之间的关系 (1)功能与运动规律

6、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运动规律与机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设计活动 从功能分析运动规律分析机构设计 过程转化的有序性、逻辑性 (2)两个 1 n(单对多)关系,文库专用,14,2.4 制定运动规律的原则和步骤 1步骤 (1)功能分析 (2)运动规律分析 (3)型选择 a. 原理类型 b. 结构类型 (4)运动协调分析及协调设计 a. 能完成要求的操作动作,满足使用性能; b. 动作协调,无碰撞、干涉、过程平稳。,文库专用,15,2制定运动规律的原则 运动最简原则及规律集最小原则 减少冗余环节 规律集最小 运动规律为简单运动 II结构最简原则 采用新机构、新技术 采用简单轮廓结构,文库专用,16,

7、2.5 创新技法 1分析综合法 例1:设计方形罐头瓶自动贴签的机构,文库专用,17,(1)分析成熟产品: 取签 上胶 压签及贴签 贴签瓶的输入与输出 (2)提取特征机构,组合成设计机构,文库专用,18,图2-10 纸张分离机构,图2-11邮票上胶机构,文库专用,19,文库专用,20,图2-12带式上胶机构,文库专用,21,图2-13 方瓶自动贴签的机构,3) 组合与调整,最后形成方瓶自动贴签的设计机构,文库专用,22,2思维扩展性 在已有成熟产品的机构上作扩展设计,获取新机构 例2:要设计实现大行程的复杂运动规律的机构,图2-14 大行程复杂运动机构,文库专用,23,大行程用线性函数Sk实现,

8、即: Sk = K(t) 复杂运动用非线性函数Sf实现,即:Sf =f(t) 机构系统:机械(丝杠)机构+电磁控制 综上所述:思维扩展法有两个特点: (1)将多种技术综合应用; (2)在原有的机构上,根据产品的新要求,延续构思,创造出新机构。 2.6 机构组合时的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 1) 结构最简原则 选取的基本机构,减小加工误差与加工累积误差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文库专用,24,图2-15直线机构,文库专用,25,2)机械效益最大原则,图2-16曲柄滑块机构,(2-1),(2-2),不计摩擦,瞬间输入功应等于输出功,(2-3),(2-4),文库专用,26,3)机构效率最大的原则,图2-17 高

9、副低代的机构,文库专用,27,4)获得较大的传动角 原则,图2-18 机构的传动角,图2-19 高副机构的传动角,文库专用,28,在一个周期中,传动角是变化的,总存在一个最小的传动角,作机构综合时:,0 且, ,要有越过死点措施,通常应用惯性力越过死点,= 0,文库专用,29,5)机构动力源因素 动力源有多种形式:电能、电磁能、气能、液压、 波能 量能转换形式电动机、气、液压机构 6)动载荷最小原则 高速机构,力争平衡惯性力 重载机构也要有平衡惯性力 措施是: 机构取对称结构,重力矩自行平衡 机构最有利于重力平衡,文库专用,30,2.7 按功能结构矩阵设计运动简图 一、设计原理与过程 1.原理

10、 功能运动规律机构之间存在的映射关系 分解与组合完成 矩阵的手段 2功能结构矩阵设计过程 1)功能分类,用图形符号表示 2)作功能分解 按关联树组成功能结构矩阵; 3)作原型选择,即:基本机构选择; 4)组合成机构,并构造多个方案; 5)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文库专用,31,图2-20 关联数图,文库专用,32,二、示例 设计一个锻压设备,它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要求锻压部件(锻头)作上下往复运动,锻造出高精度的毛坯。 (1)功能分解 分析:电机旋转,锻压头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应有: A. 运动形式变换功能,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 B. 驱动力放大功能,C. 锻压头作上、下往复运动 方向变

11、换的功能,文库专用,33,(2)建立功能机构矩阵,文库专用,34,(3)构造机构方案 构造机构注意三项原则: a. 组合的可能性原则,相关点的运动要一致; b. 组合的有效性原则 组合后运动不干涉,保证运动范围,满足运动精度要求; c. 构件的轮廓应有可加工性。 (4)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结论:依据设计要求,选出方案A,文库专用,35,图2-21 运动简图筛选方案,文库专用,36,2.8.按机构的结构特性作机构组合 1.单自由度机构中构件数与运动副的配置 1)不同运动符的构件类型及构件数代号 二极杆:一个构件上有两个铰接点; 三极杆:一个构件上有三个铰接点; 四级杆:一个构件上有四个铰接点

12、; 若:n2 :二极杆的构件数 n3:三极杆的构件数 n4 :四极杆的构件数 nn :n极杆的构件数 N :机构的总件数,文库专用,37,2) 单自由度机构中不同运动副的构件的配置,(2-5),四杆机构 :只有一种配置方案;n2 = 4 ;,六杆机构 :有两种配置方案 n2 = 4 ,n3 = 2 有效配置案一种,构成两种运动链 即为:瓦特链 斯蒂芬链 :,文库专用,38,八杆机构 :具有三种配置方案 构成16种运动链图,图2-22 六杆机构的运动链图,文库专用,39,图2-23 八杆机构的运动链图,文库专用,40,2运动链图及机构的生成法 运动链图:去掉机构中构件的工程(功能)含义,只保留构

13、件之间的联接关系,所构成的连接结构图称为运动链图。 例4. 按步行机构的轨迹,用6杆机构设计步行机构,图2-24 步行机构轨迹图,文库专用,41,图2-25 瓦特链的倒置机构,图2-26斯蒂芬链链的倒置机构,文库专用,42,图2-27 选出的步行机构,图2-28 机构变异,3基本结构变异 (1)转动副变异成移动副 演化原理:构件杆长变为时, 构件:转动副移动副。,文库专用,43,(2)低副变异为高副 变异原理:变异前、后各构件之间的拓扑关系保持不变。 二极杆高副配合面,图2-29机构变异(4杆机构的低副变高副),文库专用,44,4.瓦特链的代换过程,图2-30瓦特链的低副变高副,文库专用,45,5.斯蒂芬链的代换过程,图2-31斯蒂芬链的低副变高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