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206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组织理论专题教材(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组织理论专题,陈艳莹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系,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教材,斯蒂芬.马丁,高级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杨建文,周冯琦.产业组织:21世纪理论研究潮流,学林出版社,2003 丹尼斯.卡尔顿.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刘易斯.卡布罗,产业组织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产业组织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产业组织理论的前沿问题,1. 什么是产业组织学,1.1 产业组织学的定义,产业:生产同一类商品(紧密替代性)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以生产为特征(市场以交换为特征) 从供给角度研究经济。,组织,产业

2、内企业之间的垄断、竞争的不同程度的结合形态。 产业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的具体的组织形态,产业组织学可以被广泛定义为与市场联系着的不易以标准教科书上的竞争模型来分析的经济学领域。-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 产业组织学是微观经济学中主要关注于企业行为、其与市场结构和市场演变进程的密切关系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广泛领域。 -产业组织学手册。,1.2 产业组织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组织学的基础。 George J. Stigler 曾指出,产业组织学有时也可称为价格理论,而价格理论几乎可以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同义语。,联系,微观经济学侧重于研究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情况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问题;

3、 而产业组织学则研究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 产业组织学直接为政府政策服务。主要是政府制定的与企业有关的政策:反垄断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区别,产业组织学与产业经济学,在英美等国,产业组织学也称产业经济学(Industry organization economics,Industry Economics) 在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产业经济学除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之外,还包括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 在英美国家,产业结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而产业关联理论是投入产出经济学的核心内容。,2.1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1959年,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

4、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哈佛学派 贝恩指出,产业组织所研究的产业是生产某种具有高度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不考虑金融产业,也不涉及非金融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买者的问题。,2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框架,贝恩最大贡献提出了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S,企业行为C,买者与卖者的数量和规模 产品差异 进入(退出)障碍 垂直一体化 多样化经营,定价行为 R&D 投资 广告 竞争行为 购并 串谋,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 利润率 效率 增长 股东价值,不良的市场绩效(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不良的市场行为(垄断行为),不良的市场结构(垄断),哈佛学派在政策上倾向于由政府干预来改变不良的市场绩效,从形成和

5、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入手,买者与卖者的数量和规模 产品差异 进入(退出)障碍 垂直一体化 多样化经营,定价行为 R&D 投资 广告 竞争行为 购并 串谋,产品质量 技术进步 利润率 效率 增长 股东价值,1970年,谢勒(Scherer,F.M),哈佛学派开创了持续20余年的以跨部门研究为主的经验性产业组织分析的时代。 集中度、进入条件与利润率假说(贝恩),市场结构和赢利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进入壁垒的提高是否会导致利润的增长? 什么是最重要的进入壁垒? 市场结构如何影响进入进步的水平? 什么是与有效串谋相联系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如何影响经济效率? 合并对效率有什么影响? 市场支配力与广告

6、的关系? 法律应当允许合谋吗? 政府应当规制垄断吗?,从20世纪60-70年代,SCP范式研究的主要问题:,缺乏坚实可信的理论基础 过于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无法解释企业之间的策略性行为 跨部门经验性研究在数据采集和模型设计方面存在缺陷。,SCP范式遭到的批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分析范式成为理论界和经济界批评讨论的热点。主要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包括施蒂格勒(.)、德姆塞兹(.)、波斯纳(.)等人, 该学派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大学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就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生存检验”的过程。 该学派特别注重市场结构

7、和效率的关系,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关心竞争的程度,故被理论界称为效率主义者。,在芝加哥学派形成的过程中, 应用价格理论对反托拉斯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推动了法学经济学的诞生。 施蒂格勒、德姆塞兹和佩尔兹曼(.)等人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作为对传统的范式的批判,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在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于1982年合作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所谓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该理论对贝恩的进入壁垒理论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而在于是否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 在政策上该学派主张政府的竞争

8、政策与其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更应该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2.2 新产业组织理论(NIO),NIO:20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的以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为主旨的与以往有着根本不同的产业组织理论。 最大贡献:理论研究方法的统一,搏弈论成为统一的研究方法。 不再高度关注公共政策,关注正统的经济理论分析,以及对各种假设的验证,古诺-伯特兰悖论 Cournot的双寡头模型 企业选择各自产量 产量之和决定价格 均衡价格界于垄断价格和竞争价格之间 Bertrand的双寡头模型 企业选择各自价格 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竞争价格),考察逆因果关系,发

9、现企业之间的策略性影响是解释很多经济现象的基础。 策略性相互影响是影响企业行为选择的更主要因素。 70年代开始,运用搏弈论建立特定的策略性模型,分析寡占市场,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风尚。 引发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革命。 经验研究的方法日趋多样化。,2.2.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领域,解释古诺-伯特兰悖论 Kreps and Sheinkman,1983;Davidson and Deneckere,1986;Herk,1993),(1)静态搏弈理论,解释古诺-伯特兰悖论 卡特尔和串谋(价格战) 多角化企业之间的串谋难度,(2)重复搏弈和寡占理论,Hotelling模型(1929) 纵向差异

10、化或横向差异化的寡占模型分析,(3)产品差别化,哪些行为可以成功阻止进入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4)进入壁垒和进入阻止,(6)信息不对称,(5)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动态演变,2.2.2 新产业组织理论存在的问题,博弈论的复杂推演夸大了现实世界企业的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 博弈论模型的假设过于精细,结论严格依赖于假设。 博弈论模型的出的结论难以获得足够的经验性分析的支持。,产业组织学是一个经验性分析的领域,应用性是鉴别产业组织理论价值的首要标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存在多个不同学派的争论 新产业组织理论貌似正统,严谨,实质上却是许多个难以一般化的特定模型的堆砌。 新产业组织理论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取代传

11、统产业组织理论的程度。 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3 产业组织理论的前沿问题,产业融合问题 企业网络的边界和治理 新实验产业组织理论 市场竞争秩序与中国的产业组织演化 垄断产业的改革、重组和民营化问题 企业的非市场竞争行为,产业融合,产业之间的传统边界日益模糊 计算机产业、电信业和广播电视业 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具有了相互替代的关系,而使两个产业或市场当中的企业有了竞争关系。(植草益)。 反垄断法的挑战 对规制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网络迅速发展。 日本的产业分包制:金字塔型,大型制造业 台湾的中小企业网络:家族关系,弱组织,强关系,服装、鞋帽、电子。 美国的联合

12、企业体制: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企业联合网络。,产权独立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和合作关系。,1.企业网络的定义,具有长期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Thorelli,1986)。 企业网络是对企业与市场的替代(Anna Grandole,2005)。 企业网络是建立在关系契约基础之上的,拥有互补能力和资源的参与者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关联、长期存在的关系网(Peter Smith,2003)。,有关企业网络的不同定义:,企业间网络 (inter-network),企业内网络 (intra-network),横向网络(Horizontal network),纵向网络( Vertical network),战

13、略联盟,产业链,纵向关系,中间性组织,企业集群,产业链: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产业A,产业B,上游厂商,下游厂商,消费者,厂商A,厂商B,消费者,消费者,产业链类型取决于产品特性和纯技术因素。 产业链的效率基准?,纵向关系(纵向关联厂商):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关系。进入退出、定价、合作研发 Vertical related firms 注重企业行为的分析,企业集群(clustering): 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聚集.,中间性组织(inter-firm organization, re

14、lational contracting) : 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纯科层企业之间,兼具纯市场和纯科层企业双重属性的组织形式。 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团,2 企业网络的特征,多个企业,企业之间是独立的。 成员企业具有互补性。 生产环节 能力 网络内部的企业交易是非市场的,很多产品在交易之前并不存在。 项目、意向或需求。,成员企业之间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合作。,每一个任务会有一个发起企业(Hub-firm)。,很多时候资产存在高度专用性,但企业并没有选择一体化.( Dyer, 1996; Powell, 1998; Dyer and Nobeoka, 2000; Sobrero and Toula

15、n, 2000)。,交易成本理论为什么失效了?,?,网络中的企业如何避免套牢问题?,?,3 企业网络的边界与规模,科斯:市场与企业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制度安排。 “威廉姆森”交易成本说,“互补”说:不同企业从事的生产活动具有互补性,需要协调。 “协作网络”说:协作是为了取得更大业绩的前提条件。 “种群生态学”理论: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种群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是合作性的分工。 分工的优势是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 分工的成本是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行为。 当合作机制足够强,能够降低分工的成本时,企业网络就有可能产生。 企业网络的规模将主要取决于合作机制的张力。,合作机制的张力是企业网络研究当前

16、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非正式基础上的人际信任 以亲缘、姻缘、地缘、业缘和学缘等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 内外有别,“差序格局” 缺点:企业间合作半径小,网络关系不稳定,容易受小集团狭隘观念的束缚。,4 企业网络的治理,制度性(非人际关系,社会性)信任 信任在没有家庭关系及类似关系的非人际的经济环境中也能产生。 制度性信任的纬度:公开的监测机制,公开的鉴定机制,公开的法律约束,公开的反馈机制,公开的合作规范,制度性信任能够提高企业网络的效率和竞争力。,企业网络的治理不能光靠信任。 林闽钢(2003),代理人俱乐部,当事人套牢,虚拟化企业,合作伙伴的竞争市场,股权、专用性资产作抵押,通过信息的共享形成粘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