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81207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人教部编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课题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进一步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2、 学会并掌握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为自主习作提供写作指导。3、 掌握正确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事物的变化。4、 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能够有重点地对事物或场景进行观察。难点:能够用流畅、具体的语言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回顾导入、引入学习1、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两篇课文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呢?预设发言:生1:我从搭

2、船的鸟这一课认识了漂亮可爱、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师:对,翠鸟不仅色彩鲜艳、样子美丽,而且还有高超的捕鱼本领,难怪你喜欢它。生2:我从搭船的鸟及金色的草地这两课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动物、植物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师:是的,人只有与动植物、自然之间和谐共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2、复习“交流平台”,重温“观察”的重要性(1)师出示课件师:在搭船的鸟中作者因为留心观察而认识了漂亮可爱、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在金色的草地中,作者因为留心观察而发现草地的奇妙变化。那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新的发现。)师: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

3、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师:那你们又从中明白了什么呢?(只有深入细致地持续观察才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是啊,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细致的观察。这个单元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任务课件出示教材63页单元“提示”中的话:“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2、 探究交流,感知观察方法 (一)过渡引入:好的文章总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更来源于对生活中事物的认真观察和细心品悟。老师这里有两篇美文想分享给大家,一篇是写动物的有趣文章我家的小狗,另一篇是经典美文我爱故乡的杨梅。这节课我们就来认真读一读我家的小狗这篇,看看作者是如何通

4、过细致观察写小狗的。 (二)学习我家的小狗1、自由朗读我家的小狗,说说:你觉得“王子”是一只怎样的小狗?(板书:淘气、可爱、勇敢) 2、围绕“王子”的淘气可爱,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展开描写的?请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生交流:文章主要写了“王子”的可爱样子,跟“我”学习的情形以及同火车赛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表现小狗的淘气可爱。(板书:三个方面) 3、细读例文,理解“王子”的“淘气、可爱”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王子”的“淘气、可爱、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师生讨论交流。 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王子”的“可爱”呢? 师根据回答,出示第

5、一段并相机标红句子:是我们村里长得最花、毛色最漂亮的一只狗。它跑得特别快,我总也追不上它,不过”王子“很乖,它总是在前面等着我。这一自然段中,作者除了介绍了“王子”的外形,还有什么呢?生接答:性格。(板书:外形、性格)学生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第二段和图片(狗学认字的样子) (适时标注重点词语:“连一个字母也没学会”“挺爱上课的” “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 当学生讲到“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时师可适时引导:从这一句话,你还可以看出什么?(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小狗学其他字没有兴趣,只是学习“狗”字才最认真、最有兴致,而且,作者不仅观察得仔细,还认

6、真揣摩“王子”的想法,使“王子”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谁能把“王子”的这种可爱的样子用朗读表达出来呢? “挺爱上课”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狗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试一试,读出你的喜爱来。 .从哪又能看出狗很“淘气、勇敢”呢? 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狗和火车赛跑的图片) (学生交流:预设:“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感觉这样的“王子”像个小朋友一样不服输,输了比赛还会沮丧发脾气,很有意思。师:小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所以作者抓住它叫声、动作、神态的变化,来表现出它的淘气可爱。(板书:行为的变化)师:如果只客观地描写“王子

7、”的动作、叫声等,去掉作者对小狗想法的揣摩,你们觉得读起来怎么样呢?是的,可能会减少许多的趣味,也让“王子”的一举一动失去明确的用意。让我们读起来有点犯糊涂。当然,作者之所以能看懂“王子”的一举一动,还是源于他对“王子”的细致观察、耐心陪伴以及浓浓的喜爱。 想一想,“王子”还有可能和什么赛跑呢?4、总结写法教师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小狗写得这么可爱、有趣呢?师总结: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具体生动、亲切感人,是因为作者对小狗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作者不仅观察了小狗的外形,还观察了小狗行为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还用心去揣摩。因此,同学们在今后一定要注意留心观察,学习作者这种观察动物的方法。5、 课堂练

8、笔 (1)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抓住特点去写,写出它的行为的变化,观察要仔细。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再次明确要求:要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从而表达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把事情的变化写清楚。(2) 学生动笔写。(3) 写后集体评议 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好在哪里?这篇习作的写作技巧有何借鉴之处?你对习作有何建议? 交流听后感,对习作进行评析。 第二课时一、猜谜引题,趣味导入 1、出示第一则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相机出示谜底:草莓。(因为羊把草吃没了) 接着出示第二则谜语:又来了一群狼,再打一水果。 相机出示谜底:杨梅(羊被狼吃光了)老师

9、话锋一转:“你们可真厉害呀,全都猜出来了!说到杨梅,是南方的一种水果,由于它色鲜、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杨梅。有一位名叫王鲁彦的作家,他的故乡盛产杨梅,他也特别喜爱杨梅,就特地写了一篇赞美杨梅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课题),要求学生书空。齐读课题。2、抓文眼师:从题目看,你觉得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是什么?”学生很准确地找到了“爱”这个词。师: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的?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文章,思考问题:围绕着“爱”,作者描写了杨梅的哪些方面?预设交流结果:颜色、味道、形状,教师相机板书2、师:这

10、些都是写杨梅果的,课文还写了什么呢?(杨梅树)那文中是怎么描写杨梅树的(板书:杨梅树),谁给大家读一读?(相机出示第二段)指名读,师趁机总结:这一段写的是杨梅树。(出示杨梅树图片)三、品词析句、理解内容1、默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并用笔把这些词语画出来。学生交流预设:(1) 根据回答“贪婪”“吮吸”“甘露”,相机标红“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老师相机正音,强调“吮”的字音,师在黑板的右侧板书音节“shn”教师和学生讨论:吮吸一词常用来形容小孩子喝奶的动作,在这里是指谁吮吸什么?(是杨梅树吮吸春天的甘露)教师启发学生:“作者为什么用吮

11、吸来形容杨梅树呢?”(因为作者很喜爱杨梅树)关于“甘露”一词,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这里指春天的雨水。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这种写法表达作者对杨梅树的喜爱。教师继续追问:“这一段还有运用拟人或者类似的修辞方法吗?”(2) 根据回答再适时标示“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这也是拟人。(3) “细雨如丝”是比喻的修辞手法。(4) 找准这些词句之后,教师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提示要重读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师评:“大家读得很有感情,真是太棒了,如果声音再放开一些,就更令人陶醉了!”(再次齐读,有所提升)(5) 教师总结:“作者准确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板

12、书)表达了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那么,他又是如何描写杨梅果,表达对杨梅果的喜爱之情呢?我们继续往后学习。” 2、体会对杨梅的喜爱自主研读4-6自然段,并完成表格,体会作者是如何按照“形状、颜色、味道”的顺序来写杨梅的?(出示表格)学生自读,然后完成表格内容。可与同桌交流答案。交流填写内容、出示答案(1)外形: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教师适时强调:对,杨梅表皮长有小刺,这是它的外形特点,不管描写什么水果都要抓住特点来写。教师追问:如果现在描写的是香蕉的外形,还能写小刺吗?(不能,应该写香蕉像弯弯的小船,它的外皮很光滑) 老师:如果来描写西瓜的外形呢?(应该写西瓜很大很圆)西瓜像什么?

13、(皮球、橄榄球等)老师:那葡萄呢?(像水晶球,像宝石等)教师总结:同学们很聪明,你们在刚才的描述中不仅抓住了水果外形的特点,还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让你们的表达更准确,这就是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说着教师板书:抓特点比喻(2)颜色:淡红、深红、黑色、新鲜红嫩、鲜红理清层次:师:哪是表皮的颜色?(生答:淡红、深红、黑色)哪些是果肉的颜色?(新鲜红嫩)汁水的颜色?(鲜红)梳理顺序:教师再采取引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按顺序描写颜色的变化的,如下:师:杨梅先是()生:淡红的,师:随后变成()生:深红师:最后几乎变成()生:黑的了。师:它不是真的生:变黑,师:因为生:太红了,师:所以生:像黑的。师:你轻

14、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生:新鲜红嫩的果肉,师:嘴唇(ch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生:鲜红的汁(zh)水。师总结:第五自然段从杨梅果的外表写起,先用上“先是-随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描写表皮颜色的变化,然后从外到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这就是写作顺序。(板书:按顺序 由外到内)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喜爱的水果的观察,用上“先-随后-最后”说一句话。(3)味道: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 师:为了具体说明自己爱吃杨梅,作者写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请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2-4句话。教师:我们去掉事例,再读一下第一句话吧(全班读)有什么感觉?(这样写感觉不到作者很喜爱吃杨梅,减少了说服力。)师:那加上事例再齐读。感受有变化吗?(这回就具体地体会到作者真的很爱吃杨梅。)师:你们也举一个例子说说自己爱吃的某样水果。预设生1:很小的时候因为吃香蕉吃多了拉肚子。生2:自己很爱吃草莓,妈妈买了两兜都被自己吃光了。教师小结:作者在这一自然段中为把杨梅味道的特点写具体,用自己小时候贪吃杨梅,牙齿被酸倒的事例加以证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运用事例来表达情感。(板书:先总说,再举例) 3、 回顾全文从课文内容、情感升华、写作方法进行总结:围绕“爱杨梅”,课文的主要写了杨梅树和杨梅,而写杨梅的时候依次写了它的形、色、味。(根据板书回顾)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杨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