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1156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培训(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 忠 教授,第九章 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的含义,一、企业国际化的概念,主流的企业国际化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1,企业国际化是企业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的渐进演变过程,公司随着知识与市场投入的增加,而提高国际参与度。,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参与国际产品及要素市场竞争的一种行为表现。,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跨国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产品出口、直接投资、技术许可、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等。,2,3,4,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方面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第一节 企业国际

2、化的含义,二、企业国际化的特点,全面推进产品标准及质量体系,专业化程度提高,规模经营和品牌经营同步突破,良好的市场机制和产品营销体系,激励机制不断升华,积极完善研发创新机制,特点,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多元化的产权主体,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的含义,三、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中小企业国际化比较优势理论,(一)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认为产品按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发期、成熟期、衰退期 。,开发期,成熟期,衰退期,发达国家投入技术研发创造新产品,新产品以高利润进人市场,此时是开拓国内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外销为辅。,此时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在国内(一般

3、是发达国家)进入成熟期后,企业战略目标开始转向国外市场,开始着重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该产品,随后发展中国家也逐步仿制。,发展中国家用更低廉的成本仿制并大量生产该产品,同时也自主研发类似产品,因此逐渐成为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供应者,直到这一产品为更新的产品所替代。,2.内部化理论,3.国际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邓宁在其撰写的经济活动的贸易区位与多国企业:一种折衷理论的探索中提出。该理论要求,企业在实施国际化经营时必须考虑三种因素:所有权特定因素、内部化因素和区位因素 。,内部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面临内部和外部各种市场障碍。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障碍或弥补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必须付出

4、高昂的交易成本。为了保障自己的经济利益,企业不得不将交易改在公司所属各个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来取代外部市场。当内部化过程超越了国界,跨国公司便产生了。因此,出于将成本内部化减到最小的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国际化战略,形成国际化企业。,(一)传统企业国际化理论,(二)中小企业国际化比较优势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小规模生产技术 物美价廉 民族产业海外生产优势,小规模、标准化、劳动密集型 更适应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提高与其对外投资的累积增长直接相关 技术能力的积累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三)新兴的中

5、小企业国际化理论,5.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互联网影响理论,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渐进理论,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知识经济竞争力”理论,3.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网络资源依赖理论,4.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源基础理论,(三)新兴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1.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渐进理论,(1)企业逐步扩大国际化的市场范围,从国内小区域到全国范围,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外区域到国外全国地域再到全球国家,即“由近及远,由熟悉到陌生”。 (2)企业国际化方式的渐进式演变,在国际化方式的演变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如“先易后难,逐步升级”;或者经历“不规则的出口活动通过代理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从事海外生产和制造”等

6、。,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市场环境和时代信息等因素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三)新兴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不再完全是企业的生产规模,而企业的专业知识、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均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知识经济竞争力”理论,(三)新兴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网络模型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程度决定了其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 约翰孙和麦特森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1)早行动企业;(2)孤独的国际化企业;(3)晚行动企业;(4)全球企业。,3. 中小

7、企业国际化的网络资源依赖理论,(三)新兴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之所以可以赢利,是因为它们拥有一定的社会稀缺资源,可以生产出成本更低或质量更高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于企业的内在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是企业难以模仿的特性;同时,这种内生的优势存在路径依赖。,4.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源基础理论,(三)新兴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中小企业国际的经营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企业改进与海外顾客的沟通方式,便于企业接近他们的目标顾客,说明企业克服在国际营销中遇到的障碍。,5.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互联网影响理论,第二节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目的和过程,一、

8、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中国战略的新取向是客观条件,走向国际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成长和扩张的必然路径,加入WTO后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国内市场状况及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要求中小企业走出国门,1,2,3,4,第二节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目的和过程,二、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目的,开拓更广阔的产品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充分获取各种资源,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增强企业活力,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学习先进管理经验,锻炼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人才,1,2,3,4,第二节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目的和过程,三、国际化的过程,一般而言,企业的国际化阶段会经历

9、从初级(出口)、中级(设立海外贸易机构)到高级(设立海外生产基地)的逐步深化和高级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二节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目的和过程,三、国际化的过程,第四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间接的、被动的非经常性进出口阶段,直接或主动的、经常性的进出口阶段,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全球导向型阶段,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一、全球战略,全球战略 是指当降低成本的压力很高而当地市场压力较低时,企业提供标准化产品和服务,并在少数地区从事集中化经营,通过全球规模的集权管理和规模经济来建立成本优势。,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一、全球战略,风险,1. 公司高层在很大程度上集中

10、控制着公司的战略规划。 2. 标准化导致规模经济和低成本。 3. 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统一的质量标准。,1. 单一区位可能导致较高的关税和运输成本。 2. 活动集中化可能增加对单一设备的依赖。 3. 适应当地市场的能力有限。,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二、国际战略,国际战略 是指当降低成本压力和当地市场压力都比较低时,企业将其具有价值的产品与技能转移到国外的市场,以创造价值。,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二、国际战略,优势,劣势,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三、多国本土化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 又称多国战略,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实施多国

11、本土化战略的公司首先在其自己的国内市场开发产品,然后把产品提供给国外的子公司进行销售或改造。,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三、多国本土化战略,风险,1. 能够使产品和服务适应当地市场条件。 2. 便于发现既定市场中潜在的有力吸引力的市场空位。,1. 缺乏利用规模经济以实现成本节约能力。 2. 无法向外国市场转移独特竞争能力。 3. 由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过度适应”或“适应不足”。,第三节 中小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四、跨国战略,跨国战略 是指当降低成本压力和当地市场压力都很大时,企业对各地市场划分大类,为不同大类市场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第三节 中小

12、企业一般的国际化战略,四、跨国战略,跨国战略,风险,1 .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并适应当地市场。 2. 能增加知识流动和学习。 3. 能将活动定位于最有区位。,1. 在决定活动的最优区位时面临独特的挑战。 2. 在培育知识传递时面临的独特的管理挑战。,第四节 中小企业国际化进入方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划分:,企业依靠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企业国际化发展速度,企业之间的关系,内向型 / 外向型,渐进型 / 跨越发展型,跟随 / 纳入 / 集群型,品牌,OEM品牌战略/混合品牌战略/品牌共享战略,第四节 中小企业国际化进入方式,一、国际市场的进入方式,渐进与跨越发展战略,中小企业联合协作战略,(一)内向型和外

13、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进口,引进技术,与外商举办合资、合作企业,内向型,(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进入国际市场是依靠企业的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这是打开国际市场的钥匙。高质量的产品除了需要高素质的工人外,还需要高质量的原料及高质量的机器设备。 通过进口,中小企业可摆脱由于某些原料或机器设备被国内企业垄断而被迫承受高价、或冒使用劣质材料而使自身信誉受损的被动局面:通过进口,中小企业可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从而为下一步将自己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中小企业的技术引进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先进

14、性原则。引进的技术应是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技术,先进技术往往能开发出新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抢先占有市场。 第二,适用性原则。引进的技术应考虑中国国情和地区特色,特别是应符合中小企业的所面临的实际市场环境。一切不切实际、超越自身生产能力和资金能力、一味引进最世界先进技术不但不能帮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反而容易使其陷入新的困境。 第三,引进与消化、吸收及创新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准,积累技术优势。,(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指未来的较长时期内,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参与外资在华的投资活动,与外资在华举办合资、合作企业。,(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

15、化战略,2、外向型国际化战略,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实施市场缝隙战略,外向型,(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出口是中小企业实施外向国际化战略的最简单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拥有者最小成本的优势。中小企业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保证成功地出口: 第一,树立长远的战略目标; 第二,确定出口产品的设计原则; 第三,选择出口市场; 第四,选择出口方式。,(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第一,区位选择。 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在区位选择上应采取逐步推进的战略, 选择按照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先周边国家后相距较远的国家的顺序逐步推进,这样的区位战略是符合中小企业特点,

16、且是可行的。 第二,投资产业的选择原则 一是以商务部颁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准绳;二是从中小企业实际出发。,(一)内向型和外向型国际化战略,1、内向型国际化战略,市场缝隙战略的实施要求中小企业避开跨国公司的强势领域,选择市场缝隙实施经营活动。,(二)渐进与跨越发展战略,1、渐进发展战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渐进性,国际化方式选择的渐进性,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指的是中小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遵循“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和全球市场”的路线,也就是“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中小企业国际化方式选择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先易后难、逐步升级”上,一般说来,采取渐进发展战略的中小企业其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往往都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即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