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逻辑应试辅导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8013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逻辑应试辅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mba逻辑应试辅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mba逻辑应试辅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mba逻辑应试辅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mba逻辑应试辅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a逻辑应试辅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逻辑应试辅导(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MBA逻辑应试辅导 (系统班,共六讲) 本辅导适用于MBA、MPA、MPAcc联考应试,本辅导的内容 能力型标准化考试的理念和MBA逻辑测试的特点 MBA试题基本分类:B类题和A类题 如何应对B类题:“强相关”知识点及其正确应用 如何应对A类题: MBA逻辑应试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MBA逻辑试题的7种类型及解题要领 试题(均取自于历年真题)案例分析是本辅导各讲的基本形式,第一讲 MBA逻辑测试的特点 和试题基本分类,MBA综合能力测试的理念和背景 背景: 从美国的GMAT到中国的MBA 目标:测试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 理念: 能力重于知识 能力的差异可标

2、准化测试 挑战: 考生 / 命题专家 / 辅导专家,MBA逻辑试题的基本分类,知识型 逻辑试题 强相关 知识相关型 能力型 弱相关 独立能力型,强相关 知识相关型 MBA逻辑试题 弱相关 独立能力型,什么是“知识型”逻辑试题? 为什么MBA不包括这种类型的试题?,例1 高尚的话都是真话; “范跑跑”说的是真话。 所以,“范跑跑”说的是高尚的话。 以下哪项对上述推理的评价最为恰当? A推理正确。 B推理错误。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 C推理错误。犯了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D推理错误。犯了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 E. 推理错误。犯了“四词项”错误。 答案是B。,例1这样的“知识型”试题不出现在MB

3、A的考试中。因为此种试题只测试知识,对于思维能力的区分度极低,不符合能力型考试的宗旨。 以下只讨论MBA要应对的能力型逻辑试题。,什么是“(知识)强相关型”逻辑试题? “(知识)强相关型”逻辑试题有什么特点?,例2 不可能有人会不犯错误。 以下哪项最符合题干的断定? A. 所有的人都可能会犯错误。 B. 有人可能会犯错误。 C. 所有的人都必然会犯错误。 D. 有人必然会犯错误。 E. 有人必然不会犯错误。 答案是C,不必然 = 可能不 不可能 = 必然不 并非所有 = 有的不 并非有的 = 所有不,“”表示否定(不、并非): 必然 = 可能 可能 = 必然 所有 = 有的 有的 = 所有,不

4、 可能 有的 人会 不犯错误。 = 必然 所有 的人都会 犯错误。,例2涉及“算子和量词的对偶”。 且 ;必然 ;所有 或 可能 有些,例3 甲、乙、丙和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四人分别做了如下陈述: 甲:如果我作案,那么丙是主犯。 乙:主犯是丙。 丙:甲参与了作案,但主犯不是我。 丁:甲参与了作案。 已知只有一人说真话,可推出哪项结论? A. 说真话的是甲,但甲没参与作案。 B. 说真话的是甲,并且丙是主犯。 C. 说真话的是乙。 D. 说真话的是丙。 E. 说真话的是丁。,答案是D。 解答此题的思考切入点是:四人中哪两人的断定互相矛盾?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已知只有一人说真话,则说

5、真话的必在互相矛盾的两人中,则其余两人说假话。至此不难推出结论。 问题是:互相矛盾的是甲和丙,还是乙和丙? 乙和丙的话互相冲突,容易被认为是互相矛盾,但实际上不互相矛盾。乙和丙的话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这样的两个断定称为互相反对。互相反对的两个断定必有一假,但不必有一真。因此,说真话的人不一定在乙和丙两人中。,四人所说的话的结构是: 甲:如果甲,则丙 乙:是丙 丙:是甲,不是丙 丁:是甲 相关知识是:“如果A,那么B” 和 “ A并且非B”互相矛盾。因此,互相矛盾的是甲和丙,其中必有一真。因此,乙和丁说假话。由此, 得丙说假话,甲说真话。答案是A。,【例】某电路中有S、T、W、X、Y、Z六个开

6、关,使用这些开关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l)如果W接通,则X也要接通; (2)只有断开S,才能断开T; (3)T和X不能同时接通; (4)如果Y和Z同时接通,则W也必须接通。 (5 )S和Z同时接通。 从以上条件能推出什么结论? AT是接通状态并且Y是断开状态。 BW和T都是接通状态。 CT和Y都是断开状态。 DX是接通状态并且Y是断开状态。 E以上结论均不能从题干的条件推出。,什么是“(知识)弱相关型”逻辑试题? “(知识)弱相关型”逻辑试题有什么特点?,例4 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致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

7、,我们只应该要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 A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 B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C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 D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E底细伦理是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答案】B 【解析】问题是诸选项中哪项作为“伦理底线”这一概念的定义最为确切。A、C和D项都不正确,因为都违反了相应的定义规则。A项和E项不符合“定义必须相称”的规则,A项“定义过窄”,E基“定义过宽”;C项不符合“不得以否定句给

8、正概念”下定义的规则;D项不符合“定义不得运用比喻”的规则。,【例5】 莫大伟到吉安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公司职工自由散漫的表现所震惊,莫大伟由此得出结论:吉安公司是一个管理失效的公司,吉安公司的员工都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当领导不在时,公司的员工会表现出自由散漫。 B. 吉安公司的员工超过2万,遍布该省十多个城市。 C. 莫大伟大学刚毕业就到吉安公司,对校门外的生活不适应。 D. 莫大伟对吉安公司的规章制度并不了解。 E. 莫大伟在学期间是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解析】答案是B。 谬误:以偏概全 试对比【例2】、【例3】和【例4】、【例5】。 这两

9、类题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什么是“独立能力型”逻辑试题? “独立能力型”逻辑试题有什么特点?,【例6】 一个部落或种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灭绝了,但它的文字会留传下来。“亚里洛”就是这样一种文字。考古学家是在内陆发现这种文字的。经研究,“亚里洛”中没有表示“海”的文字,但有表示“冬天”、“雪”和“狼”等的文字。因此,专家们推测,使用“亚里洛”文字的部落或种族在历史上生活在远离海洋的寒冷地带。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专家的推测? A “亚里洛”中有表示“天”的文字。 B “亚里洛”中有表示“鱼”的文字。 C “亚里洛”中有表示“热”的文字。 D “亚里洛”中没有表示“山”的文字。 E“亚里洛

10、”中没有表示“云”的文字。,【解析】答案是E。 题干专家进行推测的假设是:一种古文字中出现某个词,则这个词所指的对象在使用该文字的古人所生活的环境中一定存在;反之,就一定不存在。 E项如果为真,则推翻了这一假设。因为生活在任何环境中的人都不可能没见过云。,例7 在桂林漓江一些有地下河流的岩洞中,有许多露出河流水面的石笋。这些石笋是由水滴长年滴落在岩石表面而逐渐积累的矿物质形成的。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过去漓江的江面比现在高。 B漓江的岩洞中大都有地下河流。 C上述岩洞内的地下河流是在石笋形成前出现的。 D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深。 E上述岩洞内地下河流的水比过去浅

11、。,答案是D。 石笋 岩石 露出河流 水面的 石笋 现在的水平面 过去的水平面,思考与总结: 知识相关型与独立能力型试题的区别 强相关与弱相关试题的区别,MBA逻辑测试中,不出现“知识型”,只出现“能力型”试题。 “能力型”试题按其和逻辑知识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试题的应对只依赖逻辑思维素养,不需要涉及逻辑知识的有意识运用。日常逻辑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过程。这类试题不妨称为“独立能力型”。另一类试题虽然不以测试逻辑知识为目的,但掌握与运用相关逻辑知识有利于正确迅速解题,这类试题不妨称为“知识相关型”。,“知识相关型”逻辑试题只涉及与人的日常逻辑思维及其能力素养相关的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这些知识中,

12、一部分与解题“强相关”,即这些知识可提供一种确定的甚至程序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实质性地减少解题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另一部分与解题“弱相关”,即这些知识虽然不能提供确定的操作性解题方法,但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正确迅速地解题。 依此,“知识相关型”试题分为两类:“强相关”和“弱相关”。,知识型 【例1】 逻辑试题 强相关 【例2、3】 知识相关型 能力型 弱相关 【例4、5】 独立能力型 【例6、7】,强相关【例2、3】 B型 知识相关型 MBA逻辑试题 弱相关【例4、5】 独立能力型 【例6、7】 A类 A类题是MBA逻辑试题的主体;A类题对考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区分度高于B类题。 考前准备与考前辅

13、导的意义:B类题比A类题重要。,应对B类和A类题有不同的方略,如何应对B类题? B类题 = 强(知识)相关 强相关知识点有哪些? 理解强相关知识点并恰当运用于解题,如何应对A类题? 弱(知识)相关 A类题 独立能力型 MBA逻辑应试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MBA逻辑试题的7种类型及解题要领,MBA逻辑试题的7种类型 论证分析:理解 / 确定假设 / 加强 / 削弱 逻辑推断:直接推断 / 复杂推断(分析性推理) 语义理解:理解 / 解释 / 概括 / 识别 / 评价 / 确定争论焦点 谬误辨析:强置因果 / 倒置因果 / 诉诸无知 / 以偏概全 / 样本不当 / 自相矛盾 / 不当两不可 / 集合体误用 / 窃取论题 / 定义不当 / 混淆(偷换)概念 / 不当类比 / 形式谬误 类比分析:结构类比 / 方法类比 / 谬误类比 / 类比评价 / 确定类比对象 因果关系: 数字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