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479939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家口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证,商代青铜铭文的内容较简单,一般不含重要意义。到了西周,青铜铭文记载着王室的政治谋划、历代君王事迹、祭典训诰、征伐方国、政治动乱、赏赐册命以及家史、婚媾等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A. 推动了文字体系创新B. 促进了宗法分封制的形成C. 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D. 使甲骨文失去了存在价值【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记载了大量的政治及社会活动,其中包含了有关于奴隶制度、土地制度、宗族制

2、度、分封制度、军事制度、官制、周人与周围各族的关系以及其他重要问题的大量史料,反映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具有明确的书史性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铭文内容的变化,不是字体的创新;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内容及重要性的增加,与宗法分封制的形成无关;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甲骨文的相关信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汉初“七国之乱”后景帝对诸侯王国进行了调整,如对参加叛乱的吴楚等七国进行处置,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这些做法A. 使王国失去了割据的物质基础B. 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C. 使诸侯国与

3、朝廷的矛盾尖锐化D. 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依据材料“继续大力推行削藩”、“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废除诸侯王国的经济特权”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弱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有利于“大一统”局面的重建,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些措施并未触及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措施并未废除封国制,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政策的改变,不是行政体制的调整;C选项错误,这些措施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缓解了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3.据历史记载

4、,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抑商政策的松动B. 生产方式的革新C. 田庄经济的兴起D. 社会经济的转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作为等级职业制度的士农工商差别逐渐淡化,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商人也可以通过科举成功改变身份成为士人,不论是地主还是佃农都不一定专营农业,大多数还从事家庭手工业和商业贩运等,甚至进入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工商业者通过经营积累货币,也可以购买土地成为地主或自

5、耕农,也可以通过科举甚至买官进仕。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正是抑商政策的松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仍是铁犁牛耕,并未出现创新;C选项错误,田庄经济兴起于汉代,不是唐宋时期;D选项错误,此时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并未出现转型。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4.“良知”之说源于孟子,指“不虑而知”的天赋道德观念,王阳明把“良知”二字看得很高,将“良知”说成儒家文明最精华、最具永恒性的观念,能让人超脱患难生死,在此基础上,王阳明逐渐形成“致良知”的主张。由此可见,王阳明的“致良知”说A. 推动了儒学思想世俗化B. 尊崇了儒学的传统风尚C. 显著

6、提升了“四书”地位D. 背离了理学的基本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王阳明心学思想。依据材料可知,“良知”之说源于孟子,王阳明在孟子“良知”之说的基础上形成了“致良知”的思想,这说明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推崇儒学的传统风尚,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它没有改变天理的超越性质,无法消解“天理”与“人欲”固有的紧张与对立,仍然是以“天理”的神圣性来否定“人欲”的合法性,不利于儒学思想的世俗化;C选项错误,“致良知”的思想虽然源于孟子,但这与提升“四书”的地位无关;D选项错误,王守仁的心学属于理学的分支,并未背离理学的基本思想。故正确答案为B选

7、项。5.1884年点石斋出版的石印本申江胜景图,将吴淞火轮车(如下图所示)作为新上海的一大胜景,并认为“维车之利,无间华夷,使人使马各有所宜。自通泰西,独出其奇,以电运轮,其捷难羁”。这反映出当时A. 经济结构渐趋优化B. 民众的出行方式发生巨变C. 上海成为经济中心D. 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可知,该评论感慨:中国传统上也有使用人力或马力牵引的车,但自与西方相通后,“以电运轮”的火轮车传入中国,快速便捷,尤为奇特,这反映了当时新文明与旧传统的碰撞交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并未涉及经济结构;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火

8、车对当时中国民众出行的影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上海的经济中心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6.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A. 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 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C. 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D. 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教育的发展。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一系列近代图书馆的设立具有较强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普及教育,扩大教育范围,提高广大民众的文

9、化水平,增强国民素质,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国立图书馆和省立图书馆都是清政府设立的,其宗旨不是宣传共和主义;D选项错误,科举制度的废除是190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也与图书馆的设立没有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7.下表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法规、规章、命令统计表。内容政权建设、选举、公安、司法土地、劳资兵役制、人民武装拥军优抗、荣军抚恤婚姻、妇婴社会管理抗战勤务农工商业、贸易、合作财政、货币、金融教育、卫生件数941917339294304430由此可知,晋察冀边区A. 成为抗日

10、根据地的总后方B. 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C. 意在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D. 以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为工作的重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以政权建设、选举、农工商业、贸易、合作等活动为工作重点,结合所学可知,在政治方面,晋察冀根据地建立了包括各党、各派、各阶层及各种民族分子的新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民意机关和政府人员中实行“三三制”原则,使抗日民主政权更能代表广大抗日阶级、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经济方面,为了最大限度的团结各阶级抗日,晋察冀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地的土地政策及“奖励富农发展生产和联合

11、富农”的原则,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所以晋察冀根据地重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是陕甘宁边区,不是晋察冀根据地;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意在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D选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以政权建设,选举、公安、司法为工作的重心,不是以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为工作重心。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出台政策积极鼓励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专业户、经济联合体和乡镇企业,扶植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等第二、三产业,使农村经济逐步向专业化、商品

12、化、现代化转变。据此可知,当时A. 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B. 农村仍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C. 农民生产自主权得到保障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国家继续完善农村的所有制结构,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扶持和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农村经济逐步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了农民的自主权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障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农村土地仍为集体所有,所有权并未发生变化;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80年

13、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已经转向城市;D选项错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9.据历史记载.古代希腊城邦很少存在独立的私人团体,雅典法律就规定,凡是在城邦陷入纷争时不拿起武器跟随某一派别的人都将被剥夺其公民资格并且不得参与城邦事务。由此可知,古代雅典A. 城邦政治凸显集体意识B. 民众个人自由遭到否定C. 人民主权原则遭遇挑战D. 公民权利得到法律保障【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雅典城邦制度。依据材料“古代希腊城邦很少存在独立的私人团体”、“凡是在城邦陷入纷争时不拿起武器跟随某一派别的人都将

14、被剥夺其公民资格并且不得参与城邦事务。”结合所学可知,希腊公民是“属于城邦的人”,每个公民融合于城邦整体之中,城邦政治凸显集体意识,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雅典重视集体,但不等于否定个人自由;C选项错误,集体政治与人民主权原则并不冲突;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雅典城邦政治对集体意识的显现,并非体现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可以用来说明A. 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 近代

15、大学成为了新思想的摇篮C. 近代自然科学常识逐渐普及D. 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相互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这反映了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可以用来说明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的相互交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并未涉及启蒙运动的社会基础;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并非主要体现近代大学成为新思想的摇篮;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学观念对学习过它的人的影响,不能体现自然科学常识的逐渐普及。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1.下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A.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 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C. 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D. 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赫鲁晓夫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措施却并未使玉米产量持续提高,他的改革措施严重脱离了实际,忽视了客观规律,所以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